APP下载

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管理模式探讨

2017-11-29李保连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公共管理管理模式

李保连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在对当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不仅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还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建设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教学保障。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是今后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校管理;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部门必须为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理念、思路和模式。公共管理理论不仅为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还为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提供了改革参考。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和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面对诸多的学术事务,政府在管理高校方面表现出脱力的状态,教育改革成为了比较热门的话题。政府与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权责分配和角色定位方面面临着调整,这为高校引入公共管理理论变革高校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教学保障。

一、公共管理理论的意义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发展阶段。公共管理融合了先进的现代科技,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使公共管理更富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创新了公共管理的研究主体和研究范围。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使传统管理理念被打破,以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并结合了政治学、政策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有效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得公共管理的范围得到了拓展。公共管理应用当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原则,注重公共管理服务的以及满意度,建立和完善管理方式,践行绩效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引入政策科学分析的研究结果,且将当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公共管理模式,不仅使公共管理的理论得到充实,而且使公共管理的范围得到拓展。

二、高校管理现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国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政府属于高校的管理、举办以及办学者,而高等教育则属于意识形态工具,因此,在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中,以政府为优势。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在实质上属于上下级关系,缺少办学自主权,必须对其无条件服从,然而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同时给政府带来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求,要想满足现代化市场要求,还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那就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并且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三、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融入高校管理体制中,并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和先进性科技的支持,而高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播新型科技的学术组织。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需要在重视学术管理的基础上,加速公共管理模式的改革。政府与高校的权责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充分發挥,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

(一)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部门是维系高校工作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教学秩序维持、教学资料归档、突发教学事件应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该部门的运作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诸如分工不清、人浮于事、过于形式主义等弊端。高校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合理性、高校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关系、教学资料的合理留存与归档、教务管理系统的引进及革新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构建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工作安排得更加人性化、合理化。高校要在对教学结果与目标统一衡量的情况下,测定出公共管理达到的水平。结合管理模式强调目标、过程与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强调绩效、明确主体、突出服务、划清责任、倡导规范化等。

(二)高校公共管理模式必须机制化

公共管理理论从公共选择领域提取的经验和依据表明,高校在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选择应继续保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在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个体,而是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相同步的利益保障者和理念引导者。政府采取分权的方式对高校进行管理,加之高校的自主式管理更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一线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依据各国领域内的广泛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建立权责分明,利益相关者间互利互信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政校和谐融通,管办评相结合的多样化新型机制。

(三)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组织更加趋向于复杂,公共管理工作务必要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创造能力,制定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要以学习型组织设计为原则,促使管理者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专门化知识能力体系训练;然后,建设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以及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克服管理工作的盲目性;还要正确处理高学历与专业化的关系,提高管理者学历与职称,让管理者拥有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管理综合体系知识,为教育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公共管理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理念,将理性经济人作为逻辑起点,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其主要目的就是追求管理效率,因此公共管理逐渐发展成为高校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发展中,公共管理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公共管理理论得到创新,同时使公共管理方式得到完善,利于高校公共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琴,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4).

[2]王俊,我国城市管理中新公共管理的重要意义[J]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3]万哲,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

[4]叶端丽,罗保山,郭俐,龚晓晴,高职院校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与构建[J]读书文摘2016(2)151-152.

[5]董日玺,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公共管理管理模式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