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巴爷

2017-11-29李勇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烟袋婆娘娃儿

李勇

稀里哗啦。喝完便大喊,那声音哀怨而凄凉,飘荡在夜空的上方,被夜风撕扯得支离破碎,直至嗓音沙哑,开始呜咽,最后倒头大睡。

村里人夜晚害怕经过巴爷的老屋,他们害怕他鬼嚎般揪心的喊叫。这多多少少也是苦闷的日子把他熬扯得疲惫不堪的结果。我曾经想过,巴爷在静谧的夜晚的狂喊,也是酒精刺激他,苦度寂寞的一种方式吧。

巴爷是喜欢娃儿的。他总是站在远处,呆呆地看着疯闹的孩子。要是看到农妇怀抱婴儿,他的眼里就会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咧着嘴傻笑,满嘴焦黄的大牙暴露无遗。农妇看着他的样子,就会奔将出去,离他远远的。但巴爷还是讨村里娃儿们喜欢的。巴爷手巧,娃儿们就愿意让他制作枪啊、爬犁……虽然巴爷一天学堂也没有进,但他能用铅笔笨拙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还能在烟盒上绘制出精巧的图案。找木板,钉钉敲敲,在如蝶翻飞的木屑中各种家什被他用得游刃有余。嘴还是咧着,憨憨地笑……孩子们总是讨好地塞给他从家中偷出的几支烟。

村里人大都是不讨厌巴爷的。

村里逢上红白事,巴爷是每每必到的,劈柴、担水、倒泔水,忙前忙后,乐此不疲。夏天一到,大片大片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空气郁闷而燥热,帮忙的婆娘都借机躲着、藏着,只有巴爷蹲在院中支起的大锅前守候着,火红的焰火舔着锅底,散发出的热量让人透不过气来。上晒下烤,不消片刻巴爷早已汗流浃背,上身的挎篮紧贴在他结实的身体上,下身穿着大裤衩,衣服浸满汗渍,圈画得斑驳凌乱。大家都笑着,他也跟着傻傻地笑。

一杯小酒就是他唯一的要求。

也有时候,爱疯闹的婆娘们把他围拢来,口里溅着唾沫比画给他找个女人做老婆。巴爷先是急忙避开众人偷着笑,后来就跺脚拍手,像个孩子偶然捡到块八角儿钱一样兴奋,脸上还泛着红光,眼里流露喜悦的光芒。

一年又一年,巴爷的老屋像风雨中飘摇欲坠的小船,慢慢地坍塌下去。巴爷渐渐更老了,可是腰间还是挂着早已看不清颜色的荷包烟袋,村人常见他会从烟袋中摸索出一沓烟纸,撕扯出一张,再捏些烟丝撒在弯折的烟纸上,左右手互相配合捻着捻着,舌尖敏捷地舔着重合处,用宽厚的指甲挣断烟蒂,颤抖的手摸出一根火柴。“哧啦”,纸烟已点燃,刺鼻的烟雾从口和鼻中喷薄而出,又游离在他杂乱的头发和身体左右。

去年初春,我回了趟故里,在村口我见到了巴爷。他的胡子更浓了,两只干涸的眼睛像久旱的河床一样枯燥,龟裂的嘴唇爆裂開几个血口子。他还是靠在那棵柳树干上吸着烟,只是咳得厉害,手颤得也厉害。烟雾在干燥的空气中升腾,稍有风吹便会像一根软绵绵的鞭子一样缠绕在巴爷的身上。他的眼眶深陷,头发更乱了。

我突然感觉巴爷是如此的可怜,他好像活得轻松自在,但寂静的夜晚来临,又有谁曾想过这样的一个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是如何地抽着闷烟、喝着闷酒打发无聊的日子呢?

春节回家时,村口却没有了巴爷的踪影。一打听,村人告诉我巴爷已于初冬时死去了,我的心陡然一颤,酸楚漫卷全身每个细胞,决定去趟巴爷的坟地吊唁一下。

一抔黄土覆盖着白雪,几簇荒草也只剩下枝干,周围孑立几棵孤零零的楸树,连片叶子都没有。坟前没有墓碑,这就是巴爷的最终归宿。

哦——巴爷!

猜你喜欢

烟袋婆娘娃儿
小城打工记事杂吟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盖碗肉
奶奶的烟袋
串坟的老人
纸杯大变身
谁是真正的主人?
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
谁是真正的主人?
我替爹给娘许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