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加减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促炎因子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2017-11-29史萍慧
史萍慧 温 翔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 个旧 661000)
白头翁汤加减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促炎因子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史萍慧 温 翔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云南 个旧 661000)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对比柳氮磺胺吡啶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促炎因子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结肠黏膜的出血、糜烂、水肿、溃疡等的变化情况,以及黏膜组织中白介素细胞-8(IL-8)和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3.65%,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都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的更多(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病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组织内NF-κB mRNA和IL-8表达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织内NF-κB mRNA和IL-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头翁汤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通过降低患者黏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以降低促炎因子和IL-8产生与释放,从而治疗UC患者。
白头翁汤 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溃疡性的结肠炎(UC)是炎症性质的肠病,其病症变化多样,包含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黏液脓血便和腹泻等,还伴随有其他系统的病变。主要的病变部位在粘膜及下层中,以直肠与远端结肠的表现最为突出,还会伤及到全结肠和横、降结肠。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UC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2]。西医对于UC的治疗一般包含对症支持的疗法、皮质类的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近些年来介入的疗法、干细胞的移植等技术也得到应用,这些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多,治疗后的复发率亦很高,特别是对于重症型的UC和复发型的UC仅依靠西医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而中医治疗的白头翁汤具有毒副作用少、疗效更显著的特点,因此,本文对比研究白头翁汤和柳氮磺胺吡啶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促炎因子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的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 《炎症性肠病的诊疗共识意见》[4],结合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和内镜综合诊断。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准则》[5]和《溃疡性的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共识》[6]。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5~76岁;符合中医证候和西医的诊断准则;患者为轻、中度程度的病情,分期是活动期;患者临床的类型是慢性的复发型或初发型;发病的部位在左半结肠或直肠;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8]:有较重并发症,比如肠穿孔、直肠息肉、肠梗阻和直肠癌等者;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心等原发性疾病者;处于怀孕期或哺乳期者;患有感染性的结肠炎、缺血性的肠炎和放射性的肠炎等者;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者;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使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进行治疗,其配方组成:生黄芪18 g,白头翁13 g,枯矾8 g,黄柏 8 g,五倍子 8 g,黄连 5 g,儿茶 8 g,秦皮 8 g,煅石膏 8 g,地榆 8 g,白及 8 g,红藤 8 g,人中白 8 g,槐花6 g,制乳香8 g,没药8 g,三七粉5 g。先将药物进行浸泡30 min以上,每剂药物煎熬2次,每剂100 mL,每晚睡觉前灌肠1次。对照组予1 g柳氮磺胺吡啶(由上海三维制药公司生产)加入100 mL 1.0%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灌肠,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安全性指标检测:包括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和不良的反应等。结肠镜的检测:察看患者结肠黏膜的出血、糜烂、水肿、溃疡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肠的黏膜组织内NF-κB mRNA表达的情况:使用RT-PCR的方法[9]察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结肠黏膜组织内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情况:使用免疫组化法[10]察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织中IL-8的表达情况。
1.5 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为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指数≥90%;显效为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65%≤疗效指数<90%;有效为患者症状有好转,35%≤疗效指数<65%;无效为患者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疗效指数<35%。黏膜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依据Mayo肠镜的分级发。Ⅰ级为0分:没有活动性的病变。Ⅱ级为3分:轻度的病变,如出现红斑、轻度的易脆等。Ⅲ级为6分:中度的病变,如糜烂、红斑明显等。Ⅳ级为9分:重度的病变,如形成溃疡、出血等。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情况 两种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和心电图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
2.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黏膜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4。结果示观察组患者黏膜病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下同。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 3 2 2.9 4±6.2 1 5.3 4±5.9 7**△对照组 6 3 2 1.9 3±6.7 2 1 0.9 6±5.8 2**
表4 两组黏膜病情改善情况比较(n)
2.5 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组织内IL-8表达比较 见表5。结果示两组治疗后黏膜组织内IL-8表达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组织内IL-8表达比较(n)
2.6 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组织内NF-κB mRNA表达比较 见表6。结果示两组治疗后黏膜组织内NF-κB mRNA表达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组织内NF-κB mRNA表达比较(±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组织内NF-κB mRNA表达比较(±s)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 3 0.5 3 7±0.3 0 4 0.2 4 8±0.0 9 3**对照组 6 3 0.5 0 3±0.2 4 1 0.2 6 7±0.1 0 5*
3 讨 论
中药的灌肠是中药外治的一种类型,是治疗急性期UC很有效的一种手段。其治疗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很小,有以下几个特点:UC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而且急性期的主要是湿热瘀毒,使用中药灌肠可以直接作用在发病的部位,祛瘀解毒、清热化湿,加速病情的缓解,是溃疡得以愈合[11]。灌肠一般可入肛门30 cm,特别适合治疗左半结肠的患者,对中轻度UC患者一般使用中药灌肠就可痊愈。中药灌肠可以绕开肝脏首过的消除作用,减低药物的损失,使药物直接作用在发病部位,维持一定血药的浓度[12]。
本配方由生黄芪、白头翁、枯矾、黄柏、五倍子、黄连、儿茶、秦皮、煅石膏、地榆、白及、红藤、人中白、槐花、制乳香、没药、三七粉组成,其中白头翁是主药,具有苦寒降泄的功效;黄柏和黄连味道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功效;秦皮性寒,具有收涩止痢的功效;地榆味道苦且酸涩,有解毒凉血的功效;红藤和槐花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13-14];人中白性寒,具有化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白及味道较涩,有消肿、收敛止血的功效;煅石膏和五倍子都有收湿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枯矾和儿茶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功能;生黄芪性温,可以托毒生肌、益气健脾。本方针对患者的病机与病理,共同作用具有祛瘀解毒、清热化湿和敛疮生肌的效果,使用中药灌肠可以让药物直接作用在患病部位,加速溃疡的好转[15]。当前,关于UC的发病机制不太明确,可能有遗传、环境、免疫和感染等多种原因,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不正常,致使细胞的因子失去平衡,炎症细胞开始活化,黏附的分子表达出现异常,不断产生、释放炎症的因子,致使肠道的慢性炎症的反应。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但试验组降低的更多,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达93.65%,远高于对照组的74.60%,说明在改善患者溃疡方面,试验组效果更好。研究显示,在患者的黏膜病情的改善方面,试验组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关于患者黏膜组织中IL-8和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来看,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和NF-κB mRNA表达均有降低,治疗后两组关于IL-8和NF-κB mRNA表达的降低情况对比无差异。
综上所述,白头翁汤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通过降低患者黏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以降低促炎因子和IL-8产生与释放,从而治疗UC患者。
[1]Wang X,Fan F,Cao Q.Modified Pulsatilla decoction attenuates oxazolone-induced colitis in mice through suppression of inflammation and epithelial barrier disruption[J].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16,14(2):1173-1179.
[2]Zhao G.Wenyang jiedu and huay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ulfasalazine pyridine in treatment of 80 cases of ulcerative colitis[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26(3):1-8.
[3]Wang GQ,Wei WH,Yang J.Effects of gancao xiexin decoction on serum levels of IL-17 and IL-23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15(1):125-131.
[4]Tao M,Wang X,Wang A,et al.Effect of jiaweiwumel decoction on regulatory T cells and interleukin-10 in a rat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 [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5,35(3):312-315.
[5]Liu Z,Gu H,Yang L.An approach of ionic liquids/lithium salts based microwave irradiation pretreatment followed by ultrasound-microwav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for two coumarins preparation from cortex fraxini[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5,89(7):1417-1420.
[6]Yang L,Meng X,Yu X,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nemoside B4, phellodendrine,berberine,palmatine, obakunone,esculin,esculetin in rat plasma by UPLC-ESI-MS/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normal and ulcerative colitis rat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Biomedical Analysis,2016,13(4):284-291.
[7]Zhao YI,Lai XD,Zheng-Rong YE,et al.Study on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y,2016,47(6):85-92.
[8]Yang Z,Sun X,Xiang MU,et al.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ulsatilla decoction on glycocalyx sugar chains of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2016,10(1):347-385.
[9]Xie F,Li W,Jin Z,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enteritis with modified paste pulsatilla decoction enema[J].Journ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2016,20 (3):47-50.
[10]Zhang Y,Yang G,Qiong LI,et al.Study on pharmacodynamics of radix pulsatillae compound oral liquid[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2016,66(8):211-221.
[11]刘建华.美沙拉嗪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129-131.
[12]张炳群.白头翁汤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92-93.
[13]刘长生,张后振,木合塔尔·阿尤甫.加味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5,33(1):17-18.
[14]戴高中,陈晨,范先靖,等.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左半结肠型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17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1):1862-1866.
[15]冀文敏.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79-80.
R574.62
B
1004-745X(2017)11-2059-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1.056
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