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疗效观察

2017-11-29徐青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夹脊督脉电针

朱 斌 王 策 徐青青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疗效观察

朱 斌 王 策 徐青青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外科术后8 h内接受标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2周内接受常规治疗根据脊髓损伤患者个体情况配合一定的运动疗法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每日1次,1周5次,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治疗方案要求2个疗程。结果经过不同手段的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A级、B级、C级人数减少,D级、E级人数增多,ASIA运动量表评分增加,ADL能力评分显著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干预治疗脊髓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疗效切确,明显优于传统脊髓损伤治疗手段。

脊髓损伤 药物穴位注射 夹脊穴联合督脉 电针 运动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在临床常见于胸椎段损伤和腰椎段损伤,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风险性的特点,虽然医学不断发展与进步,脊髓损伤治疗技术不断更新,只要能得到充分的治疗,患者康复可能性较大,但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昂贵的费用以及康复效果仍然严重困扰着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1],亟需探索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脊髓损伤后恢复,减轻脊髓损伤康复家庭的负担。脊髓康复的预期目标根据康复的不同程度据分为运动恢复、功能独立性、回归社会和生存质量4个维度。中医认为,针刺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针药结合康复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有确切的运动功能恢复作用[2]。穴位注射疗法是将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结合西医药物注射治疗的一种诊疗技术。督脉为“阳脉之海”,主统摄一身诸阳,在全身的经络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夹脊穴调理阴阳平衡[3]。本研究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共同干预脊髓损伤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参照2011年版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结合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4]。纳入标准:1)车祸、高处坠落或其他外伤性原因所致,并经临床确诊为脊髓损伤,病程2周至1年;2)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3)患者认知功能与年龄相符合,可正确理解本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不同的治疗方案。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及焦虑郁抑等精神状态不佳或伴合并有其他严重外伤、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病变,病情不稳定有凶险病灶者;2)晕针、甲钴胺注射液过敏、存在语言沟通、通讯障碍、有严重听力、视力障碍,不能配合临床研究;3)合并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肌肉严重萎缩或痉挛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43.62±3.75)岁;文化程度小学 11例,初中22例,中专及以上42例;职业分布农民20例,工人35例,职员11例,其他9例;根据致伤不同原因,车祸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15例,高处坠落患者46例,其他原因14例。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3.57±3.65)岁;文化程度小学 10 例,初中 24 例,中专及以上41例;职业分布农民17例,工人37例,职员10例,其他11例;根据致伤不同原因,车祸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13例,高处坠落患者47例,其他原因1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居住地、致伤原因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符合临床试验基本条件。

1.3 治疗方法 手术后,两组脊髓损伤患者都在8 h内接受标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2周内接受一定的运动疗法以及神经妥乐平、甲钴胺或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银杏叶提取物、丹参注射液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扩血管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除这些基础治疗外不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夹脊穴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75%酒精消毒局部消毒,取穴包括脊髓损伤段及相邻椎体夹脊穴以及督脉的大椎穴和命门穴,使用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740;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H12342004;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 1 mL∶0.5 mg)进行穴位注射,将已抽取甲钴胺注射液的注射器迅速垂直皮肤表面进针,得气后回抽注射器无血再将甲钴胺垂直缓慢推入穴位中,每个穴位分别注射甲钴胺1 mL,轮流注射单侧和对侧夹脊穴,每天注射一侧,大椎穴和命门穴每天进行注射。电针所选穴位与穴位注射穴位一致,采用长城 KWD-808Ⅱ电针仪,30号1.5寸或1寸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批号120189),波形选用密波,输出频率选择100 Hz,具体输出强度根据使用过程中患者实际耐受度为标准。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治疗方案要求2个疗程。评价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入院时)、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脊髓残存分级变化、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运动量表(Motor Scor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进行测定、记录及分析。1)脊髓残存分级参照文献[4],将脊髓损伤分为A、B、C、D、E共5个等级,A级为完全性损伤,骶部(S4-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B级为(感觉)不完全性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感觉无运动,并且包括骶部(S4-5);C级为不完全性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并且神经平面以下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级为不完全性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并且神经平面以下至少一半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E级为正常,所有感觉、运动都正常。2)ASIA运动量表评分[5]:运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运动评分量表,根据上下肢共20块关键肌(上肢左右各5块、下肢左右各5块)进行综合徒手肌力评分,按照Levet肌力标准(0~5级肌力评估)评分,每块肌肉满分5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即疗效越好。3)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分别从大便(0~10 分)、小便(0~10 分)、修饰(0~5 分)、用厕(0~10 分)、吃饭(0~10 分)、转移(0~15 分)、活动(0~15 分)、穿衣(0~10 分)、上楼梯(0~10 分)、洗澡(0~5分)10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0~20分提示极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25~45分提示严重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明显依赖他人;50~70分提示中度功能缺陷,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75~95分提示轻度功能缺陷,但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100分提示ADL自理,患者各项基本生活能力良好,不需要依赖他人。ADL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依赖性越小;分值越低,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依赖性越大。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入院时)、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脊髓残存分级变化、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运动量表评分、ADL能力评分进行测定、记录及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情况比较 见表1。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ASIA脊髓残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后,观察组脊髓残存分级明显好转,A级、B级、C级人数减少,D级、E级人数增多,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ASIA运动量表评分、ADL能力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2。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ASIA运动量表(Motor Score)评分、ADL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后,观察组随着疗程的延续,运动评分、ADL能力评分逐渐增高,观察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ASIA运动量表评分、ADL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ASIA运动量表评分、ADL能力评分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ASIA运动量表评分、ADL能力评分情况比较(分,±s)

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M o t o r S c o r e评分 A D L能力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6 4.7 5±1 0.8 3 6 0.2 3±7.4 5(n=7 5) 治疗 1 个疗程后 6 8.5 6±9.8 5△ 6 5.6 9±7.3 2△治疗 2 个疗程后 8 3.0 6±4.3 1△ 7 4.3 9±7.3 5△对照组 治疗前 6 4.3 9±1 0.2 5 5 9.9 8±7.6 9(n=7 5) 治疗 1 个疗程后 6 7.2 5±9.7 2 6 4.0 7±7.1 1治疗 2 个疗程后 7 6.5 1±4.5 7 6 7.3 8±8.2 2

3 讨 论

中医学中关于 “体惰”的描述与脊髓损伤非常相似,《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中也指出“伤损腰痛,脊痛之症,或因坠堕,或因打扑,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体惰病位在督脉、太阳经,病因多为外伤,病机为督脉受损,经气不利,瘀血内停,经脉不通,脏腑不利,气血难达四末,筋脉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肌肉痿废不用而发痿证[6]。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累及五脏,且可相互传变。中医治疗认为早期宜活血化瘀,疏经通脉,中后期提倡补益气血、温通经脉[7]。督脉为“阳脉之海”,主统摄一身诸阳,在全身的经络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夹脊穴即督脉之旁络,与膀胱经背俞穴相通,可调节脏腑阴阳,尤其是可改善脊髓损伤段局部的气血运行[8];电针具有针刺和电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将电针刺激作用于督脉及夹脊穴,能够促进经脉气血的运行,调整阴阳,扶正祛邪[9]。穴位注射是中医辨证论治、穴位和针灸与西医药物注射的有机结合,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穴位,药物对既定穴位产生缓慢而持久的效果,通过经络的引导及传递使药物到达既定的地方。

运动、感觉、膀胱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损伤早期偶发脊髓休克,出现脊髓功能完全缺失。目前关于电针干预脊髓损伤的机制主要集中于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对脊髓微循环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由基、内皮素和血栓素A2、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一氧化氮(NO)、脊髓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等)、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包括长相关蛋白-43(GAP-43)、层黏连蛋白、热休克蛋白70、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及Nogo-A蛋白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包括Bax、B淋巴瘤细胞因子2(Bcl-2)、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等)、对脊髓组织结构的影响。夹脊和督脉电针都可以提高受损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2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F3)的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瘢痕,减轻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10-14]。 现代药理研究[15]表明,甲钴胺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及髓鞘再生,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等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穴位注射将针刺、腧穴、药物结合起来,联系中医辨证取穴、针灸及药物治疗起到运气活血化瘀的作用[16]。

本研究采用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脊髓残存分级A级、B级、C级人数减少,D级、E级人数增多,ASIA运动量表评分增加,ADL能力评分显著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甲钴胺的营养神经的疗效与中医辨证取穴、针灸、电针等有机结合可以将药物及针灸疗效增强,穴位注射可能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及循经络到达既定病所,电针可以进一步增强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最后笔者得出结论认为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运动较常规治疗手段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MAHDI SA,VAFA RM.Hospital-based incidence of 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intehran,iran[J].IranJPublicHealth,2014,43(3):331-341.

[2]何建青,赵欣.针药结合康复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水平以下肌力恢复 20 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2):336-338.

[3]彭冬青.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金氏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4]李建军,王方永.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63-972.

[5]宁广智.天津市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6]JUAN WANG,ZE-HONG ZOU,HONG-LIN XIA,et al.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of 1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PLoS One,2012,7(3):e32695.

[7]王剑歌,李岩,徐家淳,等.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C].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4.

[8]张尧,邱有波,杨拯,等.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2):1097-1101.

[9]宋良玉.不同电针对脊髓损伤14天后大鼠再生修复的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0]张丽,林海燕,屠文展,等.电针对慢性期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11-315.

[11]蒋松鹤,林海燕,何蓉,等.督脉、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2):7-1.

[12]Liu ZS,Wang WM,Wu JN,et al.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bladder and bowe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4:1-9.

[13]张永进,丁建强,李建华.甲钴胺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19-21.

[14]Brownlee M.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a unifying mechanism[J].Diabetes,2005,54(6):1615-1625.

[15]叶水林,黄怀,沈丹彤,等.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116-118.

[16]刘金辉,易满.脊髓损伤中医病因病机及认识[J].新疆中医药,2014,32(5):116-119.

R246

B

1004-745X(2017)11-205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1.054

2017-05-05)

猜你喜欢

夹脊督脉电针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颈夹脊”源流考略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