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穴位刺激辅助西医对症干预对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及相关电位的影响

2017-11-29张海英朱碧宏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电针西医

张 宇 张海英 朱碧宏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电针穴位刺激辅助西医对症干预对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及相关电位的影响

张 宇△张海英 朱碧宏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刺激辅助西医对症干预对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及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55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支持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穴位刺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oCA评分、ADL评分及记忆诱发电位水平等。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ADL评分、记忆诱发电位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辅助西医对症干预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促进记忆诱发电位恢复正常。

脑梗死后遗症 记忆功能障碍 MoCA评分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患者以记忆、工作执行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0%~15%[1-2]。该类患者可见短时记忆功能明显损伤,易出现时间、空间记忆错误及理解学习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病情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改善[3]。目前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西医对症干预治疗效果不佳尽理想,笔者以近年来收治的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西医对症支持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穴位刺激辅助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6年)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基础MoCA量表总分≤26分;辨证属痰浊蒙窍;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组前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及其他精神系统疾病;严重失语及无法交流;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全、脱落及失访。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中医组男性40例,女性15 例;年龄 51~72 岁,平均(58.50±10.74)岁;病程 4~19 周,平均(11.65±3.35)周;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33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13例;年龄50~72岁,平均 (58.24±10.70)岁;病程 4~18 周,平均(11.59±3.32)周;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对症支持干预,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及肢体功能锻炼等;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穴位刺激辅助治疗,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神庭及本神,周围皮肤常规医用酒精消毒,电针规格选择0.35 mm×40 mm,针刺时以平针刺入15~20 mm,捻转连接神经电刺激仪,神经电刺激仪参数设定为连续波形,频率200次/min,频率20 Hz,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行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记忆功能评价[6];生活质量评价采用ADL指数评分[6],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两部分,总分8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低;记忆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

1.5 疗效标准 按文献[6]执行。依据《老年呆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基本痊愈为中医老年呆病评分≥64分;显著进步为中医老年呆病评分增加>16分;进步为中医老年呆病评分增加9~16分;无效为中医老年呆病评分增加<9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和ADL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ADL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M o C A评分 A D L评分中医组 治疗前 1 4.1 7±4.8 5 6 5.3 3±6.7 4(n=5 5) 治疗后 2 1.3 4±6.9 8*△ 3 5.2 7±2.1 0*△对照组 治疗前 1 4.2 6±4.9 0 6 5.1 4±6.6 5(n=5 5) 治疗后 1 8.3 5±5.5 2* 5 3.7 5±4.1 9*

2.3 两组治疗前后记忆诱发电位水平比较 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后记忆诱发电位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记忆诱发电位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记忆诱发电位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 P 3 0 0潜伏期(m s) P 3 0 0波幅(μ V)中医组 治疗前 3 7 5.9 0±2 0.3 7 5.0 6±0.6 5(n=5 5) 治疗后 3 4 4.1 4±1 2.4 3*△ 7.3 7±1.3 0*△对照组 治疗前 3 7 7.5 3±2 0.8 5 5.1 4±0.6 9(n=5 5) 治疗后 3 6 6.9 5±1 5.7 2* 5.8 6±0.9 4*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及人们饮食习惯改变,脑梗死发病人数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安全主要病因[7]。记忆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后出现概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类致残性症状,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额叶、颞叶、扣带回及丘脑等多种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8-9]。

中医学将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归于 “善忘”“呆病”范畴,病机多为痰浊血瘀于脑神经痹阻,损元伤神,或体衰虚精亏血所致,其本为气肾双虚、瘀血痰阻[10]。治疗应以开窍醒神,补肾通络为主[11]。本观察所选电针刺激穴位中,百会属督脉要穴,为各经脉会气之所,针之有通络养神,止痛活血之功效;四神聪是经外奇穴之一,针之有升阳补脑、充髓宁神之功效;神庭穴为督脉穴位之一,针之有清目安神,宁志镇痛之功效;而本神穴则属足少阳胆经要穴之一,针之有祛风安神,解痉止痛之功效。研究显示,百会穴针刺后可有效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量及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和本神穴在扩张脑血管、改善缺血区血供氧及调节脑部神经电生理学异常等方面作用亦被广泛证实[12-13]。

本观察中,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治疗后MoCA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在改善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方面优势明显;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记忆诱发电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穴位刺激有助于促进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记忆相关电位水平恢复,这可能是其具有更佳临床疗效主要治疗机制。事件相关电位(ERP)是大脑对接受刺激进行识别、分辨、判断并做出运动反应的一种脑部电活动,而P300则应用应用最为广泛的ERP之一,其潜伏期水平代表脑部对于外界信息进行分类及识别速度,而波幅水平则反映大脑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动员强度。已有研究证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见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而波幅则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电针穴位刺激辅助西医对症干预用于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记忆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促进记忆诱发电位恢复正常。

[1]马小董,詹佩娟,奚振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91-292.

[2]梅海霞,王朝森,蔡天进.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484-485.

[3]廖世英,刘健,樊小农.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研究述要[J].河南中医,2011,31(12):1446-1448.

[4]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7.

[6]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77-679.

[7]熊嘉玮,倪光夏.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61-863.

[8]Wu YC,Chai L.Effect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fomlula on the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 in post-stroke patients[J].J Acupunct Thina Sci,2011,9(5):315-318.

[9]张洁,蔡华珠,张六通.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222-1223.

[10]覃波,段晓东,余茜.电针对脑梗死大鼠患侧海马CA3区GAP-43和c-fos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2):33-37.

[11]林栋,吴强,李成,等.电针及主动运动对卒中患者脑电地形图的即时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10):709-711.

[12]原淑娟,张志雄,邱虹,等.电针对半乳糖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突触改变的干预应用[J].江苏中医,2001,22 (7):39-41.

[13]王秋烨,谢道俊.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2):192-194.

R743.3

B

1004-745X(2017)11-206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1.057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411570862@qq.com)

2017-04-06)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电针西医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不同剂量肌松剂在听神经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婴幼儿耳聋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