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实习生培养模式研究
2017-11-28罗斯琪
罗斯琪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普遍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充分地将知识理论应用在生活工作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高职院校要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新形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实习生;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的教育本质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实习生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在专业教育中完成职业化训练,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将国家提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落到了实处。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高职实习生找到了实习地点。本文分析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并对此提出相应策略,希望可以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
首先,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很多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没有深化改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缺少真正为了企业服务的理念。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模式提留在形式上,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少,大大降低了高职实习生的实习机会,不利于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此外,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传统,较难适应企业需求。高职教师习惯了在课堂教课的教学方法,习惯性地讲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教学经验。高职教师突然到企业进行现场的实践教学,会由于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手忙脚乱,在教学中出现一些状况,使学生质疑教师的专业程度。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大多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主动和学校合作的意识有待提高。企业只会在某个岗位确认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新聘用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熟悉程度有限,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所以工作会有较长的适应过程,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储备人才,让高校实习生在企业实习阶段,了解企业的运营状态和工作的相关内容,较快地进入企业的工作状态中。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而校企之间的合作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企业效益。因实习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企业中需要有人带领,慢慢掌握工作内容,企业会认为实习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速度。
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建议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般都是学校主动,由高职院校组织发起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需要遵循以另一方为中心的理念,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组织互惠互利的结构,与企业共享资源,促进企业的积极参与。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体系
因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机密,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会让高职院校的实习生涉及真正的企业机密,所以高职实习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少,无法达到真正的实习目的。因此,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侵害。首先保证学校与企业在法律中处于平等地位,建立合作的管理机构,在双方合作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以免影响双方合作的关系。其次,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可以通过给企业减税、降息的方法,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充分了解实习生在企业的实习状况。教师通过系统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帮助高职实习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难题。
(二)建立校企双赢的机制
学校传授知识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企业的运营是为了经济需求。为了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需要实现双方互补。主要体现在互相引进、互相培养与互相服务三个方面。互相引进指的是高职院校应该引进企业的生产设备与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引进学生,使其进行车间实训,利用高职院校的科研理论知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互相培养体现在高职院校定期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和骨干指导校内的生产实训教学,学院利用自身的场地和师资举办各种培训班,为企业培养大批一线技术员工,从而降低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互相服务指的是企业及时共享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动态,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并主动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高职院校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管理方面出现的难题,并主动宣传企业,使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校企合作
在授课理念方面,教师在课堂中需渗透企业的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向企业的实践方向延伸。教师应该在企业中实践,提高自身实践的经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用自己实践的经验教授实习生,使其掌握在企业中实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将工作情境带入课堂中,为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打下基础。
人才培训方案制订的角度从封闭于校内转向走出校门看社会发展。学校邀请企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研究。专业设置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刚性需求;课程设置要根据培养目标,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教学计划的制订视学生实际水平,考虑差异化,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从注重理论知识向注重实际操作和当前就业趋势转变。根据教学计划,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在企业资深专家及企业一线员工的指导下编写教材,内容与企业岗位相对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为主,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修改、更新。
(四)以企业化思想和氛圍培养学生
首先,与企业合作,形成校中厂、厂中校。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和人才优势,把相关企业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或体验企业的文化和SOP(标准作业程序);反过来,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学生实习实训生产车间,合理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或者技能培训。
其次,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创办公司,以培养学生为前提,与实习生学习的专业有密切联系,校方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请专业的企业与技术人员进行实际的指导工作,用全新的现代化企业理念,指导实习生更好地完成实习过程。教师在此期间也增加了实践机会,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的经验。
最后,以专业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创办虚拟公司。所谓虚拟公司,是参照公司的机构管理、日常管理和公司的运行模式虚拟开设的。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就要在政府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找准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三、结语
为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教学应改变教学方式,建立真正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建立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实现双方互利互惠。
参考文献:
[1]吕静锋.企业校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视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2]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3]苏勇.强化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4]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