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2017-11-28李川
李川
摘 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关鍵组成部分。新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虽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系,但工作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境。本文通过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经验,分析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实现高校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提出建议,旨在建立健全高校资助体系,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资助育人;工作实践;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不仅为高校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够精准、资助体系结构不够健全、资助育人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因此,身为一名战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来说,如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
一、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存在和实行的资助体系是“奖贷助勤补”,即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以及校园地贷款)、贫困补助(临时补助)、学费减免以及校内各类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其中,奖学金评定主要以学习成绩为参照标准,而其他资助的评定在满足“家庭经济困难”条件外,还必须符合资助方针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因此,只有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才能得到相应的资助,而成绩相对落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无法获得资助,从这方面来看,资助机制已经转换为激励机制。
高校资助的原则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资助政策,真正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确保他们在上学前不用愁,上学中不发愁。随着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的实施,且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不断发挥应有的资助功能,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资助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资助覆盖面逐渐拓宽。同时,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在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经济上的资助,帮助他们解决物质困难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是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够精准
现有政策规定中,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可认定为贫困生。”这项规定看似简单明了,操作性却比较低,为精准认定工作带来了麻烦。
目前,除了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受助学生在毕业后若干年内还清以外,其他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等项目均为无偿补助,学生仅需在申请时出具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励志奖学金评定取决于综合测评成绩)即可。这在简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程序的同时,也为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在当地民政部门盖章认定,而学生早早通过关系盖好章把材料交给学院,学院在认定的过程中主要以调查表为准,因此,为认定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出现这一问题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变化之中,高校难以准确掌握这一情况;二是高校之间,甚至是相同地域,其学生生活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三是个体对“贫困”的概念理解不一样,具有相对性。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有限的资助资源,会谎报、瞒报真实的家庭情况。
(二)侧重经济资助,忽视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多数高校侧重于在经济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而培养和提升其综合能力。譬如:现在高校的资助模式主要是将资助费用分批发放给困难学生,通过经济和物质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学习、生活问题,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忽视了该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资助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资助育人考评标准,甚至少数高校存在岗位缺编,没有专门资助机构等情况;第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的需求条件有了更高的时代标准,不仅要掌握广泛而精细的知识体系,更要具备创新而多元的思想。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于边远山区等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助学金都用于维持基本的学习生活,缺少多余的资金来锻炼、培养综合能力。
(三)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感恩意识的培养
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单纯以资助为主,突出育人功能不够,有关资助育人活动主题不突出、内容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资助育人成效不够明显,在发挥学生励志、诚信、感恩和成才教育方面不够。而且随着大学生入学年龄的降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思想和心理问题,如自立自强能力缺失、诚信感恩意识淡薄,心理抗压能力较弱、性格敏感等。部分学生对奖助学金产生了依赖,但对如何摆脱自身贫困的考虑很少。因此,在注重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开展相应的思想指导和心理抗压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人文关怀。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路径选择
(一)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合理认定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总结经验的不足,创新方式方法,制定、修订有关资助制度,组建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状况,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按照各类资助项目的要求,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学生综合测评情况,以及辅导员日常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各类资助名额分年级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和条件确定各类奖助学金的人选。
每一学年开始之际,学生资助工作小组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从生源地、家庭条件、个人生活实际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着重掌握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有重大疾病患者、家庭遇到突发事故等情况的学生信息,以此为精准资助的基础。此外,自新生入学起就为每个学生建立了电子资助档案,及时登记和更新学生在奖、贷、助、勤、减、免等方面获得奖助的情况。同时,及时跟踪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动态,了解掌握受资助学生的学习情况、诚信度、平时表现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依据。endprint
(二)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核心
首先,经济资助仍是整个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现阶段经济资助的进一步完善可以通过运用新媒体使资助工作活起来,即利用QQ、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学生对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切实保障各类资助信息能够覆盖到每一名学生。
其次,提升被资助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民众、了解国情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逐步探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形式和内容,强化效果,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诚信感恩教育
身为一名辅导员,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职责,同样也是考验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要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资助工作质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整个资助工作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熟练掌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培养感恩、诚信精神,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第一,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历程和心理反应,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谈心谈话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也是拉进师生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辅导员要加强与班级学生,尤其是重点帮扶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利用“共情”,收获信任,在学生信赖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经济上解困、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
第二,注重班级力量,创新学生活动载体。开展心理健康和诚信感恩教育要注重发挥班级和班委的力量,积极动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参加班级活动或其他校园文化活动,感受集体氛围,健全人格培养。要积极引导班级组织开展主题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助育人主题活动,通过座谈交流会、主题班会、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主题党日或团日活动等形式,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成才意识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品格修养,增强心理抗压和受挫能力,努力锻造成才。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寻求精准资助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个体的个性需求,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同时要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精神心理脱贫与物质经济脱贫相结合,加大对受助生的后续教育工作力度,强调引导教育,培养受助生的健全人格。资助是基本手段,育人是最终目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高校以及社会各方的一致努力,才能构建出一种多元的资助育人体系,才能将育人的目的发挥出最大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武,楊文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2(7):70-71.
[2]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4).
[3]杨红波.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效性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4]贾明超,范正祥,陆斌.“育人为本”资助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0-72.
[5]张武,杨文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2(7):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