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荆轲刺秦王》
2017-11-28刘雅涵
刘雅涵
摘 要:《荆轲刺秦王》源自于《战国策·燕策》,文章结构安排合理,语言描写生动,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读者引入情景,更为荆轲的悲剧命运而动容惊心。笔者经过反复研读,为文章的行文流畅而感叹,更加为悲剧人物荆轲的命运而感慨,多次陷入沉思。荆轲的人物形象最为悲情,其勇可赞、其智可传、其忠可叹。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地域文化色彩,人物荆轲的功过还要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本文依据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及探索,深层次分析荆轲的英雄形象和功过得失。
关键词:英雄观;悲剧;深远影响;历史背景
一、引言
唐代的骆宾王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于易水送人一绝》,诗句如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此诗句中的“壮士”指的就是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从古至今,不乏文人骚客对荆轲的评价,东晋陶渊明评价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然而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对于荆轲刺秦则持否定态度,评价如下: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是英雄之气也好,是匹夫之勇也罷,最令读者感怀的还属荆轲的悲壮之气,其行为应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分析。
二、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为战国末期,秦国实行纵横术,六国混战,燕国已处于寸步难行的处境。在战国末期,韩、赵、魏、楚、燕、齐先后灭亡,其中燕国虽然弱小,但是位于各国灭亡顺序的倒数第二位。在《荆轲刺秦王》的文章中,其最先叙述了荆轲刺秦的大历史背景,文中写到“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可见,本就比较小的燕国早已在秦国的谋算之中,之前,韩、赵、魏、楚已灭,可以说唇亡齿寒,燕国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但是,燕国虽然小,但是不能束手就擒。在此背景下,进而引出了燕国自救的计谋。但面对纵横之秦,燕之计谋犹如以卵击石,更加能够体现出荆轲刺秦的悲壮之气。其背景二则为燕国计策,燕王恐秦激荆轲。苏洵《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在苏洵的笔下可见,燕国岌岌可危的残酷现实,面对强秦,弱小的燕国战败已成定局。但是,作为战国七国之一,尽管面临严峻的形势,也不愿放弃,不能够束手就擒。由于燕太子丹的恐惧,已经无法再正面面对强秦,所以提出重用刺客的计谋,可以说是无路可通、剑走偏锋。但刺客救燕属于无稽之谈,一个刺客怎么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拯救孤危之国。因此,荆轲刺秦注定是失败的,燕国的灭亡也是避免不了的,可见荆轲刺秦王,具有足够的悲情。燕太子丹缺少谋略,不够睿智及沉稳,其意气言语刺激更增加了荆轲的悲剧气氛。
三、悲壮的英雄情怀
在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时,笔者不时会被其中的英雄情怀所动容,从内心深处发出良深的感慨。荆轲用刺杀秦王的行动来表达对太子丹知遇之恩的感激,其心可鉴。文中“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明其等同于主动请求,不顾自身安危。怒叱太子,“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其言语坚定有力,志不可辱,宁折不弯,坚不可摧;易水送别,引座中豪英瞋目发冲冠,同仇敌忾,悲壮感人,荡涤人心。在秦国的朝廷上,荆轲表现出睿智沉稳,没有丝毫的胆怯之意,一次次扭转了不容乐观的局面,将一个刺客该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荆轲在刺杀秦王时,也出其不意,文中用词如下:“把袖”“揕之”“逐秦王”“引匕首提之”。可见荆轲出手迅速,势不可挡,并且有不达目的不放弃之势,另秦廷上的众臣惊慌失措,文中用词:“尽失其度”。可见群臣失态,惊心动魄。在其刺杀期望失败后,荆轲视死如归,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将英雄之壮举表现得淋漓尽致。至此,荆轲的形象可用光彩夺目来形容也不为过,视死如归以报燕太子恩,情感真挚打动人心,可谓是“义薄云天赴秦廷,图穷匕见君臣惊。”,深入研读,可见荆轲的英雄情怀与骨气。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刻画,运用对比等写作手法将荆轲的大义、大爱的英雄形象凸显出来。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的英雄故事,读者们可以以《荆轲刺秦王》为初始,感受燕赵文化的英雄情怀。
四、审视传奇色彩
作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年,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积累,至今已家喻户晓。历数古今,对于荆轲的争论褒贬不一,如上文中提到,陶渊明的《咏荆轲》就是赞颂荆轲的代表之一。苏洵在《六国论》中则指出,荆轲刺秦为秦国攻燕提供了借口,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古今名人且争论不休,并无具体结论。只能够说对于荆轲刺秦,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见解,谁对谁错不必追究,以下为笔者的个人见解。
荆轲刺秦,是出于对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其主要的出发点并不是出于拯救岌岌可危的燕国。因此,私心大于公心,则不属于是高义之士,可以归结为报效君王的忠义之士。存忠,但并非是心怀燕国子民的安危。因此,笔者认为,荆轲的爱属于狭义的爱,而非心怀天下的大爱。
五、荆轲的悲剧色彩
荆轲在易水送别中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首慷慨悲歌激励着有志之士为国家挺身而出。但在《荆轲刺秦王》文中,除去荆轲的悲壮的英雄情结外,则是悲剧的无奈。
其一,无法担此重任。据《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述,荆轲本来自魏国,秦国灭卫后,逃到了燕国。史料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可见荆轲是属于有学问的沉稳之人,并非擅长打斗的武士。燕太子丹命其刺杀秦王时,荆轲回复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此时荆轲已经拒绝秦王。但燕太子丹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荆轲不得不才接受。出发秦国之前,其等待真正刺客同行,但“太子迟之”,所以不得不同市井混混秦武阳同行。但秦武阳胆小怯懦,秦廷之上,荆轲不得不独自刺杀秦王。其二,未有好的筹谋。文中提到,荆轲“图穷匕见”刺杀秦王,但并未能达到目的。虽然刺杀秦王是燕太子丹给予的神圣使命,但在强秦面前,并未得到秦王的信任,以卵击石,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其三,初衷有误。笔者所指初衷有误,是指燕太子丹的主要目的在于劫持秦王,威逼其立约归还已占有的土地,如不从,可杀。故在秦廷上,荆轲只能先劫持秦王,但发现无法劫持时,已经失去了刺杀的先机。因此,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初,已经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几率。其四,未等到真正的刺客。前文中提到,当时“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但太子丹嫌他动身迟缓,“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据此可见,荆轲想等一个具有刺杀能力的刺客一同前行,但太子怀疑其反悔,故意激怒他。秦武阳本是一个市井小恶人,秦廷上色变振恐,胆怯无能,提前行动导致其没有助手相助,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以上几点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即使荆轲具有一身英雄气魄,但客观条件也注定了荆轲刺秦王的失败。
六、结语
每个时期的历史都具有局限性,荆轲刺秦王功过与否,应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以启迪我们的思维与心智。现今,荆轲刺秦王的意义及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已经成为了历史长河中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与光荣传统之中。
参考文献:
[1]耿志民.感受燕赵英雄情怀 审视千古传奇色彩——《荆轲刺秦王》赏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
[2]陈玉海.荆轲刺秦 悲壮古今——《荆轲刺秦王》之荆轲悲剧形象赏析[J].中学语文,201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