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五腧穴对老年神经性失眠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7-11-28薛文雄张金媛葛玲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神经性腧穴针刺

薛文雄 张金媛 葛玲玲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针刺五腧穴对老年神经性失眠睡眠质量的影响

薛文雄 张金媛 葛玲玲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目的探究针刺五腧穴治疗老年神经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神经性失眠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五腧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lt;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老年神经性失眠患者针刺五腧穴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脑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神经性失眠;针刺;五腧穴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1〕。神经性失眠是失眠的常见类型,因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紊乱,不仅影响日间功能,还会增加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如眩晕、胸痹、脑卒中等。目前,西医对神经性失眠方法为药物治疗,但存在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多、停药复发等问题。中医认为失眠属“不寐”范畴。针灸注重人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根据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法,针刺五腧穴治疗神经性失眠效果显著。本文观察针刺五腧穴治疗老年神经性失眠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80例老年神经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1~79岁,平均(69.02±2.1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87±0.34)年。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69.01±2.15)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1.86±0.3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患者主诉有失眠症状:难以入睡、多梦、早醒、日间困乏,每周失眠≥3次,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2〕制定的有关神经性失眠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型,主证:轻者入寐困难,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次证:心烦,健忘,潮热,盗汗,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入组前2 w未使用精神药物;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晕针、不能耐受针刺治疗;②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引起继发性失眠;③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④全身严重感染或针刺部位皮肤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48)1~2 mg睡前口服,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针刺五腧穴治疗,针刺双侧神门、复溜、腕骨、太溪、太冲、水泉、大钟、照海,复溜、太溪、水泉、大钟、照海行补法,太冲、神门、腕骨行泻法。留针30 min,隔日1次,共治疗2个月(治疗第5周时中断治疗,休息1 w)。

1.3疗效判断 参考《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3〕有关神经性失眠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夜间睡眠时间≥6 h,入院时间lt;30 min,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时间延长,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睡眠时间增加lt;3 h;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中。

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表明睡眠质量越高。

1.5颅多普勒检查 检查前休息10 min,在检查椅上经枕窗获得不同深度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频谱信号。椎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正常范围40~80 cm/s,基底动脉Vp:50~90 cm/s。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Plt;0.05)。见表1。

2.2PSQ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gt;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见表2。

2.3椎-基底动脉Vp比较 两组治疗前椎-基底动脉Vp无显著差异(Pgt;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n=40)

与治疗前比较:1)Plt;0.05;与对照组比较:2)Plt;0.05;表3同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Vp比较

3 讨 论

神经性失眠与心理压力、精神紧张等有关,干扰正常睡眠心理生理过程,增加睡眠唤醒,同时失眠后加重负面情绪,出现负面情绪-失眠行为-不合理认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5〕。郭莹〔6〕调查显示,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发生原因中,心理因素占17.5%。神经性失眠通过及时治疗心理疏导,预后良好,但日久失治将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增加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西医主张采用镇静、抗抑郁药物治疗,虽见效快、疗效确切,但存在不良反应、疗效不稳定、复发率高等问题。杨玲〔7〕研究表明,慢性供血不足会使大脑出现慢性广泛性缺血,引起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如头痛、失眠等。雷正权等〔8〕采用经颅多普勒监测睡眠指标,对患者进行连续、长期动态观察,为失眠患者脑血流变化提供客观指标。心脑供血不足引起脑动脉循环障碍,增加心脑血管阻力和心肌代谢,血液黏度升高,无法濡养经络、脏腑、大脑,出现头晕头痛、气短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中医学认为神经性失眠与心、肾、脾、肝等有关〔9〕,病位在心,因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劳逸失调而发病。陶颖〔10〕采用清肝解郁汤治疗神经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具有清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功效。李爱莲〔11〕将党参、当归、山药、白术、丹参、砂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煎煮取汁,睡前药浴双侧膝关节以下肢体,可开通经脉、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改善头晕、失眠、健忘等神经系统症状。心肾不交、心肝火旺型不寐与阳气不得入阴有关,中医阴阳学认为睡眠系统为阴,觉醒系统为阳,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正常的心理过程,故调和阴阳是治疗失眠的根本〔12,13〕。针刺治疗神经性失眠,可调节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调和气血,促使阴平阳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整机体动态平衡;卢岩等〔14〕研究表明,针刺可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增加氨基丁酸水平,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改善失眠症状;针刺可刺激周围神经,促进神经反射,调控皮层-丘脑-皮层,平衡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五腧穴〔15〕即井、荥、输、经、合穴,为十二经脉各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下的重要腧穴,具有维持经络元气,保持生命活力的作用。针刺五腧穴可集中调节整条静脉经气,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曹丹娜等〔16〕研究表明,针刺足阳明胃经五腧穴组穴,可引起脑功能变化,提高治疗效果。谢洪武等〔17〕采用肝经五腧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液“高纤”状态,调节微循环。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以“调和阴阳,交通心肾”为原则。心肾不交型失眠病位在心,心经穴位为首选。本文以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法,四肢远端经络可治疗头面部及相应脏腑疾病,五腧穴为四肢部经穴中气血灌注节点,针刺腕骨、神门、太冲等以泻南,即泻心肝之火;针刺水泉、复溜、太溪、大钟、照海等补北,即滋养肾水〔18〕。神门为手少阴心经腧穴,是心气出入之门户,具有调气血、宁心神、定神志的作用。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与小肠相表里,具有泻心火的作用。太冲属足厥阴肝经腧穴,为肝经原穴,引阳气下行,达泻心火的目的。水泉为足少阴肾经郄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益肾之功效。复溜属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补其母之义。太溪属足少阴肾经腧穴,具有滋肾水、泻虚火的作用〔19〕。大钟为足少阴肾经络穴,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照海为足少阴肾经,可滋肾水。诸穴合用,共奏调和阴阳、交通心肾的作用。高静等〔20〕研究显示,温胆汤联合胆经五腧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疗效安全显著。

1Frohnhofen H,Schlitzer J.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Part 3:restless legs syndrome〔J〕.Zeitschrift Fur Gerontol Geriat,2015;47(6):379-8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

3张 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63-7.

4Curcio G,Tempesta D,Scarlata S,etal.Validity of the Italian version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J〕.Neurol Sci,2013;34(4):511-9.

5Stewart JC,Rand KL,Hawkins MAW,etal.Associations of the shared and unique asp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factors with sleep quality〔J〕.Person Indiv Differ,2011;50(5):609-14.

6郭 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及护理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74-5.

7杨 玲.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176.

8雷正权,冯卫星,杨 斌,等.调心安神针刺法对失眠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811-2.

9宋春华,付嘉明,钟 欢,等.基于调郁解虑治则针刺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倾向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4):22-3.

10陶 颖.自拟清肝解郁汤治疗神经性失眠症48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3):1563-4.

11李爱莲.中药药浴治疗神经性失眠33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80.

12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等.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466-8.

13阮经文,易玉珍,严英硕,等.针灸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8):1616-20.

14卢 岩,刘振华,于晓华,等.疏肝调神针法针刺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4):322-5.

15张知云,徐东升,崔晶晶,等.P 物质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大鼠心包经五腧穴局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J〕.针刺研究,2016;41(4):298-302.

16曹丹娜,张 帆,李晓陵,等.针刺足阳明胃经五腧穴组穴脑fMRI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6):39-41.

17谢洪武,白春艳,易 洋,等.肝经五腧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2;37(2):140-4.

18白亚平,张伟玲,刘二军,等.针刺治疗失眠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针灸,2015;35(10):1057-9.

19刘 葳,袁云庆,魏连海,等.针刺五腧穴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51-2.

20高 静,庞 敏.温胆汤联合胆经五腧穴放血治疗胆郁痰扰型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34-6.

〔2016-12-17修回〕

(编辑 苑云杰)

R256.23

A

1005-9202(2017)21-539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1.078

薛文雄(1968-),男,主任中医师,硕士,主要从事针灸康复研究。

猜你喜欢

神经性腧穴针刺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清明的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