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在中国的分析研究综述

2017-11-27冯倩昀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歌剧综述

冯倩昀

摘 要: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一部歌剧中,演唱,尤其是咏叹调的演唱十分重要,所以对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歌剧研究的重要部分。《晴朗的一天》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首经典女高音咏叹调,是众多女高音必唱曲目之一。本文对《晴朗的一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概括。

关键词:晴朗的一天;综述;歌剧;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82-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10

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中最為重要的一种,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歌剧的研究一直是音乐人所热衷的,研究的方法、方向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对一部经典的歌剧咏叹调唱段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从而让大家更加了解歌剧的魅力所在。

普契尼是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歌剧《图兰朵》《蝴蝶夫人》等,都是歌剧界的经典之作,《蝴蝶夫人》中的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是整部歌剧最精彩的段落之一,也是普契尼歌剧中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目前在中国,也已经有了对这首咏叹调的一些研究,本文将结合近年来中国对这首作品的研究现状、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分为演唱方法与技巧、情感的表达、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三个类型,做以简单的梳理归纳与分析总结。

一、创作背景

贾科莫·普契尼,1958年12月22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歌剧《蝴蝶夫人》是他根据贝拉斯科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的一部爱情悲剧作品,是他创作的最著名的歌剧之一。这部歌剧于1904年2月17日在意大利进行了首次公演,但以失败告终,随后,普契尼将作品大幅度地修改,并于1904年5月28日再次公演,取得了成功。

二、剧情简介

《蝴蝶夫人》描写的是日本艺妓乔乔桑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的爱情故事,“巧巧桑和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两人互相产生爱情。两人结婚后平克尔顿便要回国,此时巧巧桑已有身孕,平克尔顿安慰她说当玫瑰花开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他一定会回到她身边的。可是三年后女主人苦苦等来的是,男主人另娶新爱要与自己断绝夫妻关系,并要回他与巧巧桑生的儿子。巧巧桑悲痛至极将儿子交给平克尔顿后,刎剑自杀身亡。”

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是该剧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出现在该剧的第二幕,是剧情演变的转折点。是女主人公乔乔桑在幻想着爱人归来时的幸福场景所演唱的。“它在剧情的演变上做了衔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用虚幻的幸福做了前半段的结束,还拉开了下面的悲剧性的序幕。”

三、演唱方法与技巧

在对《晴朗的一天》这首咏叹调的研究中,演唱方法与技巧的研究最为常见,如肖静的《歌剧<蝴蝶夫人>中乔乔桑的咏叹调<啊,晴朗的一天>演唱技巧析》、谢卫东的《歌剧<蝴蝶夫人>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赏析与处理》、刘星华的《歌剧<晴朗的一天>作品演唱分析》和高慧杰的《歌剧<蝴蝶夫人>中乔乔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音乐特征及演唱要点探究》等。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

(一)作品结构

一个完整的声乐作品,一定包含了歌词、旋律和曲式结构这三个方面,其中歌词和旋律是作者本人思想情感的体现,而作者创作的逻辑性则是靠作品的曲式结构来体现。马新涛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通过音乐的曲式结构来展现出音乐的逻辑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曲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从而使音乐内容更具有规律性。”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演唱者能够更加正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所以在研究咏叹调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好作品中每一个乐句和每一个乐段之间存在的关系、每一个旋律走向和每一句歌词的表达,除了细节之外,对整体上的把握也不可或缺。

咏叹调《晴朗的一天》从曲式结构上来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段(1—8)是降G大调,四个乐句是全曲的主题句,歌词描写的是在遥远的海平面上,女主人公乔乔桑一心期盼的军舰正在缓缓驶来,旋律呈波浪式下行,由高音走向低音。所以在演唱时声音和气息要平稳而连贯,在演唱的开始要采用弱起的方式,然后逐渐平稳地加重音量,最后又结束在弱音上,声音既温柔又坚定,在表达期盼心情的同时还要给人一种军舰从遥远的海上慢慢靠近,最后平稳驶进港湾的画面感。

B段(9—48)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9—18)是降b小调,歌词描写的是军舰伴随着礼炮声缓缓停靠在岸边,旋律是温柔同时又明亮的。对于这部分的演唱处理,谢卫东在他的文章中说道:“在演唱的处理上B1的起句仍用弱声唱出p的力度,然后逐渐向f层层推进,注意15小节处是B1段的高潮,演唱要有热情。在17小节情绪转换温柔的表情,同时力度减弱。把握从p-f-p的力度强弱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好情绪转换时的对比会增加戏剧性的效果。”可见,这一段的演唱要注意声音强弱的对比,情绪转换要自然而灵巧。第二段(19—37)仍是降b小调,歌词更多的是描写乔乔桑的内心表现,有许多精短的语句。前8个小节描写的是她满怀期待又焦急等待的心情,后11个小节描写的是看到熟悉的身影后,激动、兴奋的心情。旋律上,前8个小节较为平稳,后11个小节开始逐渐活跃起来,透露出一种明亮的色彩,有了生机和希望。在演唱时首先要注意由于短句较多所带来的换气位置处理,换气位置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情感的表达;其次要注意前后两部分的力度、速度等的变化对比。第三段(38—48)是降D大调,节拍从2/4拍变为4/8拍,以16分音符居多,是乔乔桑在讲述一个她幻想的故事。这一段音乐“是一个宣叙性的段落,这种写法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表现出蝴蝶夫人边说边唱,在幻想中自言自语的状态,速度也由sostenendo molto(稍慢)变化为Lento(慢板),表现出蝴蝶夫人幻想中即将见到丈夫时的心理活动。”同时,这一段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全曲的高潮部分而做的准备,是累积能量的阶段,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对弱音的把握,唱出既激动又平稳的感觉,与后面的高潮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endprint

A段(49—56)是A段的变化再现,旋律与A段基本相同,但情感却完全不同,“在a段的重复演唱中情绪更加激动,也更有力量,这里完全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很有戏剧性。”因为这一段完全是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宣泄,所以“在演唱的处理上,要做到淋漓尽致,用足够的音量来表现音乐的完整性、辉煌性。”

尾声(57—70),这一段是本曲的最高潮部分,从A段就不断推强的音乐,到了尾声部分,几乎是一瞬间力度就到达了最强,在最后高音的延续处,情绪到达顶峰,女主人公用嘶吼的声音呼唤着远方的爱人,在表达思念之情的同时,也隐喻了后面美梦即将破灭的一幕。

(二)语言

“语言是进行歌唱的前提准备,而歌词则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部分……《晴朗的一天》歌词是意大利语,这就需要演唱者掌握正确的意大利语发音,了解发音规律,从而唱出完整的歌曲,把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的情感都传递给观众。”对于意大利语的发音,应该要注意的有以下四种:元音的发音、二合元音的发音、辅音的发音和双辅音的发音。元音的发音要饱满圆润、纯正清晰、自然连贯;二合元音就是两个元音组合在一起,要把两个元音都说清楚,同时强调和延长第一个元音;在演唱中,元音占主导地位,所以辅音的发音一定要短,但不可以不发音;双辅音是指两个相同的辅音连在一起,这时只用读第二个辅音,但第一个辅音也占时值,所以要有一个发音的过程,但不出声,然后将第二个辅音与后面的元音连读。

(三)气息和共鸣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影响歌唱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学习的基础,”武静在《灵活运用呼吸技巧提高歌唱水平》一文中把呼吸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胸式呼吸,利用胸腔控制气息;第二种是腹式呼吸,用小腹和横膈膜来控制呼吸;第三种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就是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结合起来,前两种呼吸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要么气息太浅,保持不住,要么气息太深,缺少灵活性,而第三种呼吸方法被人们认为是最科学的一种。”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整体旋律是以悠长、婉转为主,演唱时气息首先要保持平稳的状态,除两个高潮部分外,不能有急促的呼气和吸气,其次吐气要缓慢而连贯流畅,不能一顿一顿的,想要做到就必须使用前文说到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用腹部保持住气息,用横膈膜和胸腔来控制气息,让气息缓慢、连贯地呼出。

如果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那共鸣就是歌唱的美化师,“是决定音色好坏,特别是音色的不同变化的重要因素。”被共鸣美化过的音色才是丰满圆润,明亮动听的。那么,共鸣都有哪些?歌唱时应该如何来使用共鸣技巧?张歌在《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技巧》中给出了答案:“他将歌唱的共鸣分为三种,一是头腔共鸣,二是口腔共鸣,三是胸腔共鸣。‘头腔共鸣处于硬腭以上的共鸣腔,主要共鸣器官包括鼻腔、鼻窦和鼻咽腔。头腔共鸣的做法就是打开口腔、鼻腔和咽腔之间的管道和开关,就像人们在打哈欠时的动作,通过这一管道将声音送入头腔中,就能发出好听的泛音。‘口腔共鸣的器官包括口腔、口咽腔、喉腔、喉咽腔等。它是唱中声区各音的主要共鸣。口腔共鸣的做法就是打开喉咙,抬起笑肌,下腭放松,气息通过时,引起喉、咽、口的共振,产生共鸣。‘胸腔共鸣是喉头以下的胸部共鸣腔。它是唱低声区各音的重要共鸣。胸腔共鸣的做法是打开喉咙,下腭自然下垂,让气息在喉咙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共鸣是整体的,必须完整地看待共鸣。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三种共鸣缺一不可。”《晴朗的一天》中有很多表达期盼和希望的地方,运用好共鸣,才能让声音更加空灵,达到演唱的效果。

四、情感的表达

人们常说演唱时要“以情为本”“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因为情感的表达是声乐表演的重要因素。好的技巧能发出美丽动听的音色,好的情感表达才能让歌唱更吸引人、更具感染力。如何在歌唱时更好地表达情感,罗仙泗的《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秦国保《歌唱艺术中的技巧应用与情感表达》和李秋霞的《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分析》等文章中都有论述。想要做到好的情感表达,首先要真正地了解作品的背景,理解作品的意思,从歌词、旋律等不同角度来深入地分析作品内涵,明确在演唱时应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晴朗的一天》主要描写的就是女主人公美好的幻想,所以在演唱时表达出的情感就應该是美好的、期待的、迫切的、激动的和有希望的等。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所以好的情感表达一定要做到“真”。在明确了情感的种类后,演唱者要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演唱时自己就是主人公本身,要做到真切地体会到主人公的感受,情感是自然而真实地流露,歌曲才能更生动形象,更富有生命力,“唯有情动于衷,充满感情的演唱,才有艺术魅力、才最感人,才是有生命力的演唱 ”。

五、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歌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必须了解整部歌剧的背景,和里面人物的性格特征。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大都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蝴蝶夫人》就是一部爱情悲剧,剧中的女主人公乔乔桑就是一个成功塑造出的悲剧女性形象。乔乔桑本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日本艺妓,她单纯、善良,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随着歌剧进入第二幕,她成为了一位母亲,这时的她依旧单纯,依旧相信爱情,但多了一份稳重和坚韧,她等待着爱人归来,心中充满了期盼和希望,然而现实却无情地伤害了她,她被最爱的人抛弃,还被抢走了孩子,绝望中的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发生在第二幕, “蝴蝶夫人由天真无邪的少女到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的母亲,她的思想还依旧单纯和幼稚。” 她守着孩子,痴痴地等待爱人的归来。所以,在表演这首咏叹调时,需要塑造一个单纯善良,内心有着母亲的稳重和坚韧,同时心中又充满了期盼和希望的女性形象。

六、结语

通过以上简单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目前对歌剧女高音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分析研究已较为全面,已经将这首作品和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三点(演唱方法与技巧、情感的表达、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结合起来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演唱方法与技巧这一方面,还缺少更加细致化、细节化的分析,比如每一个乐句应该使用哪些方法与技巧,每句中的重点词语应该如何处理等;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更多的是对整部的歌剧《蝴蝶夫人》进行分析,中间穿插着一些对《晴朗的一天》这首作品的分析,对作品单独的分析这方面还稍显薄弱,因此,在今后对这首作品的分析研究上,应更重视对这首作品本身细致化、细节化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弦,申文凯,徐国弼,等. 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 肖静. 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咏叹调《啊,晴朗的一天》演唱技巧析[J]. 黄钟,2000(s1):43-45+42.

[3] 谢卫东. 歌剧《蝴蝶夫人》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赏析与处理[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5):125-127.

[4] 许晖.浅谈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4-56.

[5] 马新涛,王冬梅.《晴朗的一天》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探析[J].大舞台,2013(9):38-39.

[6] 姜晓.歌剧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音乐分析及演唱提示[D].中国音乐学院,2011.

[7] 武静.灵活运用呼吸技巧提高歌唱水平[J].黄河之声,2012(1):112-113.

[8] 刘星华.歌剧《晴朗的一天》作品演唱分析[J].北方音乐,2013(12):77.

[9] 高慧杰.歌剧《蝴蝶夫人》中乔乔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的音乐特征及演唱要点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10] 张歌,王朝辉.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技巧[J].黄河之声,2014(3):85.

[11] 彭小爽.《晴朗的一天》中的演唱技巧[J].音乐时空,2015(21):52.

[12] 李秋霞.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探析[J].艺术教育,2016(1):94.

[13] 秦国保.谈歌唱艺术中的技巧应用与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

2010(6):122-123.

[14] 罗仙泗.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J].戏剧之家,2016(19):96.

[15] 易凯.《蝴蝶夫人》咏叹调《晴朗的一天》体现的人物形象及艺术地位[J].戏剧之家,2011(3):31-32+40.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歌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歌剧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