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27张桂鑫蔡静纯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青年教师

张桂鑫++蔡静纯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是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中的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希望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促进我国建设出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机制。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成长现状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27

残疾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残疾人实现小康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残疾人教育事业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心,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蓄势待发、前所未有的新局面。2017年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11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及《残疾人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其中就提到了聋校教师应该达到国家规定授予的等级标准以及聋校教师和手语翻译可享受岗位津贴,这更加提高了我国政府对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而我国特殊教育刚刚起步,老一辈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相对缺乏,这便突显出青年特教教师在我国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是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中的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特殊教育学校中的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也成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特殊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因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其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较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特殊教育的发展和需要。并且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当今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在其成长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作经验缺乏,成长劣势突出

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加上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层次低,过度理论化。导致许多作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无法提高对教学对象特殊性的认识程度和对教学的熟练度。在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成长时,他们不仅仅面临着来自特殊教育体系內的竞争,还面对着来自普通教育的竞争。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往往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培养的学生无法有像普通教育那样的进步幅度,从而导致特殊教育学校的青年教师在评比中不占优势,甚至是劣势。

(二)薪酬待遇较低,工作缺乏主动性

职业懈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工作积极性降低的感觉。特殊教育教师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和其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对他们的付出未能及时看到成果和疗效。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制度并没有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薪金奖励制度也没有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薪酬相对于工作量来说较低,所以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往往容易产生厌倦工作、害怕上课、焦急等待下班、不乐意和学生打交道等严重影响自己,产生缺乏工作主动性的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仅会导致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本人的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导致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受到影响。

(三)社会认同感低,工作压力大

现阶段我国政府和社会虽然加大重视特殊教育,但是,社会对于残疾人的认同感依然偏低,从而导致社会对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人员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也使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受到一定影响,加大了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上的压力,降低了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幸福度和职业认同。大量的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整体不佳的状况。从徐美贞教授《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的数据表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率普遍较高,其中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25.6%。专业发展水平缺乏使得特殊教育教师深感乏力。

(四)工作繁杂,学习时间短

特殊教育的职业性质要求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十分的细心和耐心,并且特殊教育事业工作繁杂,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导致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根据个体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作出不同的教学反思,需要花费比正常教学更多的时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会导致自身的学习时间太短,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得不到很好的累积,从而导致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成长受到影响。

二、加快特教教师成长的对策

(一)实施导师制度

导师制,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对于特殊教育教师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特殊教育知识的毕业生刚刚进入特殊学校,对于复杂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活动尚不太清楚,各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一些突发状况难以把握,从学生转化为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需要同伴的帮助。这个时候作为有教学经验,知识渊博,比较有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常常能对新教师起到指挥点拨的作用。实行导师制能够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也能促进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加快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

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开展针对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巡回指导,完善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考评制度,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不断提升特殊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更好提高特殊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让特殊教育事业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国家和社会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认可度以及宣传力度endprint

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关注度和投入很大。但是,在具体的学校建设和教师培养以及社会宣传上往往还存在不足。所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特殊教育事业的宣传力度,改善公众对于残疾人的理解,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程度,减少其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成长的主动性。

(四)引导教师合理工作

学校可以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使他们更合理地安排工作,确保教学进度能跟得上,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工作。并且,在教师空暇时间内可以积极开展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集体活动和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学理念,执行教学任务。青年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断地转变工作态度,完善自身,让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更好地成长。

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成长才能充分地、系统的让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理解教學内容,并且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达到特殊教育的真正目的。改善特殊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让他们也有造福自己,造福家庭,造福社会的可能。我国由于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所以能否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机制,对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可以对中国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马淑新.浅谈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J].科技咨讯,2010(18):203.

[2] 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2):64.

[3] 黄颖.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焦虑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31.2):44.

[4] 杨启富.导师制: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08(30.1).88.

[5] 李雪梅.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 16(8):18-20.

[6] 任立荣.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C].新教育时代. 2015.

[ 责任编辑 胡雅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