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新型学徒制高职院校的应用模式探索
2017-11-27闫寒
闫寒
[摘要]实践表明,学徒制教学模式本来就相对比较适合职的电子商务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而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新型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原有学徒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本文从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队伍的培养、多种教学元素的融入、实践体系的评价等多方面探讨了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新型学徒制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 校企双主体 新型学徒制
一、引言
基于校企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一种新型学徒制。建立新型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因此,我们要大胆的去探索和实践。
实践课程是实现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主要教育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从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释放出来,更多的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要,不断拓展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激发。这些都需要不断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二、新型学徒制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
基于校企双主体的前提,需要根据具体课程设计方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徒制教学实践形式的多元化,构建积极向上专业实习的学习氛围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采取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学校教师可以更多的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企业教师则是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灵活的、合理的来设置我们的课程。甚至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由企业教师安排室外实践,不必一味的拘泥于课堂教学。这样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一堂室外课上,企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掌握和理解,构建更多对现实环境的认知氛围,只有氛围营造出来,学生在课下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实践教学是学生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一些高职学生在学习自觉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学徒制教学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学生实践的行为,重点还是一些日常实践纪律的制度和执行。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目的合理设计学徒制教学的管理制度,这种纪律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心中突出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一样重要,不断理解相关的实践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专业应用素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才能脱颖而出。
三、“双主体”学徒制教学的教师队伍优化
学徒制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个既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和工作经验的教师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师傅,才是学生实现学徒管理的基础,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校企雙主体即“双导师”,就是在学校内部专业教师担任导师,与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导师的“师徒式”导师制的有机结合。“双导师”规定企业导师与学生的联系由校内导师来完成,使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共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强了联系和沟通,校内导师通过与企业导师的合作,可以获得实践教学的典型案例,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结合起来就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对徒弟的完整指导。大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完整的指导下,可以不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双导师”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值得引入并加以应用。因此,构建“双主体”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尤为关键,是新型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重要一环。“双主体”教师队伍培养重点还是需要放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展上,利用课余时间校内导师也要深入企业单位进行实践,从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实现自己工作阅历的丰富,这些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成为他们教学的案例,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师傅,实现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
四、考核评价方式融入能力、技能元素
考核评价方式是实现学生参与学徒制教学学习效果的判定,这种评价方式也反作用于现代的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重建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新型学徒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要想实现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就需要将其融入实践的评价体系之中,在评价的过程中加入独立思考,实践动手以及实操技能的所占比例,设计过程评价体系的时候,不断加大这两种考核元素的比重,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学习态度,出勤率,完成相关实践任务的时间和质量进行有效的考察,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实践动手的积极性。
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建立以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相协同的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突出对学生在沟通表达能力、工作胜任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全面体现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
五、通过“双主体”,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新型学徒制的推行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分阶段、分层次地落实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由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构成“学生一学徒一准员工一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递升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