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2017-11-27颜小泳
颜小泳
【摘要】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初中的语文课本内容匠心独具,需要学生和教师仔细的推敲和品味,本文针对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64-01
前言
初中课程内容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在教材中的名著时感悟极深,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大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具有多结构多层次以及多要素的审美系统,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的過程中反应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1.当前语文审美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对于审美教学的认识度不够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由于学生处于发育生长期,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而语文又是一个由大量文字组成的文章,学生往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耐心,导致很多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限制和阻碍[1]。学生想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的提高语文成绩是不可能的,语文是一个繁杂量大的工程,是需要学生长期积累学习的结果。另外,教师在审美教学上不够重视,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1.2语文审美的教学范围过窄
由于语文教师在审美教育上不够重视,教师在审美方面没有过深的研究,提到审美,教师一般将目光停留在表面。初中语文教材往往具有优美的语言及丰富的内涵,语文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韵律美以及意境美,学会将这些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此进行深刻地体会。由于学生年幼,对词语的研究不多,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难以体会到文章深层的美感,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2.提高语文民主教学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多样化发掘教材的内含之美
初中的语文课堂大多围绕着教材内容进行展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挖掘教材的优点,体会教材中的意境美。现今的语文教材灵活性以及文学性很强,很多文章都是国内外著名且具有丰富内涵意义的作品,文章的语言朴实而又丽句清词,不仅是教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语言的金辉玉洁。
如《朝花夕拾》名著中,初读文章觉得婉约,再读文章便觉得人生如梦露,青春似花,落幕夕阳。拾起记忆的碎片,笑当年天真的无邪。整篇文章辞致雅赡,恍如身临其境。鲁迅先生笔下的生活充满了平淡以及哀伤,绘风俗写动物忆旧人,寥寥几笔却能让人回味已久。学生阅读时可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子急,总是捕不到鸟;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为非常的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蛇。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学生读起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身临其境的感受鲁迅的童年生活。
2.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段落
现今我们迎来了数字化的时代,因此教师对教材研究时可利用网络进行搜集文章的背景意义,充分的准备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如在学习《骆驼祥子》名著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篇文章进行搜集,利用音乐、带有画面感背景以及声音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悟,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起文章时对劳动者悲惨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以及有设身处地的感觉,学生无不动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2.3教师的自身影响
教材是教师学习的素材,除了教材之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将教材干巴巴的语言转化成优美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教师可将诗句中的语句进行扩展。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过去了,撒的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对语句进行相应的扩展,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残花像老去的青春般缀在繁华的枝头上,繁花也终有一日会凋零。鸟儿飞去了,鸟儿来了又飞去,撒的落红满地都是。繁华散去,只剩的落花满地。生命是否也像这般一样短暂,翩如惊鸿,只留下这短短的一瞥。学生在学习诗词中往往会感到乏味,教师要利用语言的优势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不管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艺术人格上要有较高的水准,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示范。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力,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教材中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语言美,深刻的感受到文章的优美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扩展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6,(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