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2017-11-27高丽君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供求关系辩证关系

高丽君

摘 要 本文基于供求关系和边际效应理论,将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分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供求矛盾,并找到构建优质课程的经济学基础,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为解决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寻找策略依据,通过科学的分析帮助老师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供求关系 边际效应理论 辩证关系 优质课程

经济学中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供给来源于生产者,需求和供给交互作用形成供求关系[1]。边际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或生产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或生产)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2]。根据心理学研究,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时候,其产生的效用成递减趋势。上述两个概念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打破经济学学科的界限,会发现供求关系和边际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重要影响,教师的决策判断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日常总结,尝试寻找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学科交叉点,将供求关系和边际效应理论引入小学班级管理中,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获得对班级管理的启发,重新阐述小学班级管理背后的本质,并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赞美和批评的辩证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孩子的常见评价不外乎两种:赞美和批评。赞美和批评作为一对反义词,在课堂内外共生存在,此消彼长,此起彼伏,伴随存在。

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潜意识里,赞美是为了鼓励进步,批评是为了激励前进,都乃长辈对晚辈的希望,越多越好。孰不知,这样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恶性循环。下文以经济学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和边际效用理论对赞美和批评进行辩证分析。

1.赞美要适度

基于心理学研究,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认同和肯定,而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此时赞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赞美供给者的教师,怎样让赞美获得最大的价值呢?本文结合边际效应理论,从数理角度利用供求曲线进行分析。

凡事须恰如其分。对于任何人(包括孩子),第一次经历给自身带来的冲击感要比后续重复的强化体验强得多,这也就是过犹不及。生活中被骄纵惯坏的孩子以及被极度压抑、有性格缺陷的孩子不在少数,两种极端情况都反映出原生家庭对赞美的使用策略有缺陷。这种状况可用边际效应理论解释,赞美如商品,随着赞美量的增加,每一句赞美给人们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因此,赞美并非越多越好,须遵守适量原则。

那如何确定“赞美量”呢?首先,对孩子来说,他们对赞美的需求在特定时段内是基本维持稳定的。用D赞美表示孩子对教师“赞美”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在特定情况下,当一个孩子得到的赞美越多时,所带来的价值就不断降低。另外,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缓慢性的特点,他们的整体状态在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学期之内的变化是微小的,因此,本文假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赞美需求曲线D赞美在短期内不动。

与此对应,老师们作为赞美的供给者,当他们意识到一单位量赞美带来的价值越大时,老师“心甘情愿”提供的赞美量就越多。基于这种分析,供给曲线S赞美斜向上。此外,相较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老师们所提供的赞美主观可控,可以依据班级状况和孩子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精准的策略改变,促使赞美供给曲线S赞美左右平移。

具体而有指向性的赞美效果最佳,这种情况下,每一单位的赞美所实现的价值都会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最终的均衡点P11向左上方移动至P12,这时利用较少的赞美量就实现了比初始情况下更高的价值。所以,合理使用赞美,掌握技巧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批评要控制

赞美的力量不言而喻,但是否意味着教学过程不允许有指责行为呢?作为一对辩证的矛盾体,指责的供需双方不变:教师作为批评的供给者,自以为是地认为批评越多,学生改变坏习惯的概率会越大;学生作为批评的接收者,一定量的批评会很有效果,但如若数量不断增加,叛逆心理越来越强,效果则会越来越差。具体模型参考“赞美”的供求曲线图,结论可据此类比。

结果显示,批评也须采用适量原则。因此,找到可感知的临界点,避免因为刺激被冲淡而减弱管理效果。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

3.辩证处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赞美行为,赞美比批评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但对于不当行为的及时制止和批评教育也是树立规则感的不二法门,赞美和批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相济的,只有把握学生心理规律才能事半功倍[3]。

明确了赞美和批评须并行且适度的原则后,怎么确定“量”呢?如图1所示,以S教育管理表示服务供给者——老师的供给曲线,以D教育管理表示服务需求者——学生的需求曲线,P21为均衡点,表示供求平衡。经过调研分析,学生情况符合正态分布,呈钟形,两头低中间高,如图2所示,结合供求关系图可将学生分为三种类型。

(1)平均水平的学生——對应图1中的均衡点,该类学生占大多数,在课堂上能够跟上课堂节奏,课下按时完成作业,并掌握相应科目的知识,他们对老师的管理服务的需求量处于均衡点,老师们不需额外付出就能完成教学任务;

(2)特殊孩子——该类学生因为自身的不可控因素,时时刻刻需要老师的关注,需求很高,这会导致老师付出很多,但收效甚微,现实情境中不乏个别淘气包让任课老师极其头疼的现象;

(3)优秀孩子——该类学生思维活跃,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看似对管理服务的需求不高,但这类孩子会解放老师的一部分精力,让其更多地思考课程和教学,间接给学生带来更多受益。

所以,面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老师们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属于自己的方法,选择适当的管理策略,孩子们学得开心,老师们的心态、状态也舒畅,才可能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稳和谐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求关系辩证关系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电力市场营销的价格策略研究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基于供求关系视角浅析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影响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抽样调查在供求关系稳定程度中的应用
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和深远影响
供求关系视阈下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思考
理解经济基本概念,上好高一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