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学会亲力亲为
2017-11-27张建国
张建国
翻阅一本近期出版的某教育杂志时,看到“管理敘事”栏目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两处出现了老师“叫学生拿”的情况:一处是“你可以在后天下午上课之前叫学生拿到我办公室”,另一处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叫学生拿上来”。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此类“叫学生拿”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几乎成为了常态,好像谁也没有觉得其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只要细细想来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叫学生拿”的思想、行为,着实多有不妥。
一、这样做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
在学校里,老师与学生虽然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任务不同,但是在人格上应该也必须是平等的,没有也绝对不可以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叫学生拿”所显示出来的是老师的高高在上,其似乎应该享受学生的劳动;学生似乎低人一等,应该听从老师的驱遣。在这样的潜意识里,老师怎么可能真正做到切实尊重每一位学生呢?
二、这样做容易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活动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可以说,老师与学生应该各司其职。对老师来说,如果该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亲自动手去做,而“叫学生拿”,就等于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而对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学习、活动期间经常被老师“叫学生拿”,就意味着他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必然减少,他们用在学习、活动上的实际时间自然得不到保证,学习、活动的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比如,如果是早读时间“叫”学生打扫老师的办公室,参与打扫办公室的学生就没有了晨读的机会;如果是出操的时间“叫”学生打扫,学生则失去了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
三、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也许有人会说了:“你这是小题大做,想多了!”“不就是叫学生拿一下东西嘛,怎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呢?”乍一听还真是的,似乎没有必要危言耸听。可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师本来以为“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为了“可能”,成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而一旦成为了事实,老师大多处于非常被动的窘境。比如叫学生到办公室里去为老师倒水,学生就有被开水烫到手的可能;如果茶杯是玻璃或者是瓷的,万一不小心被其他同学碰到而掉在地上摔碎了,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捡拾,就很有可能割破手指;万一有些碎片没有被处理掉,又很有可能扎伤碰巧路过的学生的脚板。都说“无巧不成书”,当一些碰巧的事情相遇在一起的时候,事故也就发生了。
四、这样做不利于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教师无小事,事事皆楷模。优秀、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假如老师将“叫学生拿”看成是小事情,而且长期习惯于“叫学生拿”,就必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老师可以“叫学生拿”,班干部就可以“叫组长拿”,组长就可以“叫组员拿”……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枷锁”,到时候要想解开非得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不可。所以,只要是老师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地亲力亲为为好,千万不能动不动就“叫学生拿”。说得实在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为学生着想,也是对老师自己最好的保护。
想到了这些,我们做老师的就会觉得对不起学生,感到脸上火辣辣的。诚如是,就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