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2017-11-27王永才程功鹏邓俊锋

科教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学科建设高等院校

王永才+程功鹏+邓俊锋

摘 要 学科的水平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双一流”方案明确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探讨一流学科的内涵和标准,分析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历程和现状,提出高等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旨在为高校创建一流学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一流学科 高等院校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02

学科是高校发展和建设的龙头,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已成为大多高校的发展理念和措施。学科建设的成效,从根本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层次和质量,一流学科是高校知名度的体现,是高校美誉度的象征,是高校“我是我”的标志。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可追溯到1986年的首次国家重点学科评审,“211工程”、“985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国内高等院校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提升。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要求,明确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三步走”的戰略,为各高等院校指出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一流学科建设再次成为被社会各高度关注。在此,笔者试就我国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谈些认识。

1 一流学科的内涵和标准

1.1 一流学科的内涵

一流是现代性话语体系的重要特征,用来形容事物的等级,有第一等之意。一流学科的提出已有时日,但没有明确定义和概念,大学对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理解和评判还比较模糊。[1]阿特巴赫认为卓越的研究、顶尖的教授、学术的自由、规范的管理、先进的设施和充足的资金是一流学科必备要素。[2]国内有学者认为一流学科应有大项目、大平台、大师、大成果、大奖等。实施“985工程”的文件提出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明确一流学科既能按国际通用评价标准达到一流,又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尽管对一流学科的认识不统一,世界公认的“一流学科”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例如,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和法学,牛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和古典文学,剑桥大学的物理和化学,康乃尔大学的农业及农业科学、医学和旅游管理等,誉满全球,举世公认。

1.2 一流学科的标准

大学作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组织,现代以前大学之间、学科之间很难进行直接比较彼此水平的高低。伴随着各国大学的迅速崛起,在功利主义和绩效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主导下,各类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应运而生,大学和学科的水平被指标化。从层次结构角度理解,一流学科可以分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和区域一流。从形成原因角度可分为三类:一是因为国家的重视或需要重点建设成为一流,这是一流学科的初级阶段;二是国为不同评价机构排名结果优秀成为一流,这是一流学科的中级阶段;三是因为学科本身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学术声誉自然成为一流,这是一流学科的高级阶段。

网络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也使得在以科研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学科评价成为可能。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WR)、基本科学指标(ESI)学科排名和我国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等的排名,是学科评价中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教授把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3个档次:某学科排名前1%(含1%)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的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的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3]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开始于2002年,至今已完成三轮评估。一般认为,能够进入全国前5位的一级学科可视为全国一流的学科,尤其是全国排名前3位的学科。ESI是现今较权威的科学计量和评价工具,从科研论文的角度相对客观地反映研究机构(大学)的学科水平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4]ESI学科排名只公布进入前1%的学科,能够进入ESI前1%的学科都具相当高水平,排名前1‰的学科是共认的世界一流学科。

当然,现有关于一流学科的各种评价及排行榜,只是反映了某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于学科发展水平的一种评判,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每个评价体系都有其相对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纵然不尽完美,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评价学科水平的平台,也让我们认识到一流学科应具有的某些共性特征,如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引领前沿的科学研究,极具影响的学科团队,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等基本要素。

2 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历程和现状

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2001年)以国家重点学科首次评审为起点,管办评一体,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快速发展;第二阶段(2002-2013年)以教育部学位中心首次学科评估为起点,引入第三方评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第三阶段(2014年-)以国务院取消教育部重点学科评审权为起点,管办评分离,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进入内涵发展之路。

2.1 以国家评选为主,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中央文件中首次正式明确提出建设重点学科。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1987年开展第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要求所选重点学科能够解决四化建设中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能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科学根据。至2001年,国家共进行了三次重点学科评选,第三次评选出国家重点学科点963个,其中一级学科286个,二级学科677个。期间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都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心进行。endprint

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基本构建了能够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两个战略性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学科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拉开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帷幕。

2.2 评选与评估相结合,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健康发展

200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以自愿申请参评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评估。这是我国首次由权威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开展的学科排名,结果公布后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介入,改变了我国学科建设管办评一体的管理体制。为了改变重点学科由重点大学垄断的局面,支持部分特色高校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提升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实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2010年实施的“特色重点学科项目”,设立财政专项支持非“211工程”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划目标。2011年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增高校,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一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中遴选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以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介入,竞争机制的引入,改变了管办评一体的格局,推动了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科脱颖而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

2.3 以质量评估以主,促使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入重点提高质量阶段,高校发展要从同质化走向合理定位,特色发展阶段。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特色内涵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启动实施了“2011计划”。第一批14个、第二批24个实力积淀雄厚、优势特色明显、区域贡献巨大、行业产业急需的学科脱颖而出,入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创新资源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2014年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下发,取消了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权。这意味着国家不再进行重点学科评选,但不意味国家将不进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评审权,是国家推动学科建设管办评分离的手段之一,今后国家将更加重视第三方评估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给予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动权,通过第三评估促使各学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提出“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要求,明确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双一流”建设,强化绩效评价,避免身份固化,引入滚动淘汰机制,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引导高校和学科把工夫放在日常质量提高、一流水平建设上。

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我国一流学科建设从弱到强,无论在学科规模和数量上,还是在建设质量和水平上都取得重大突破,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能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数量偏少。因此,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势在必行。当前教育部也正会同有关部委深入研究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对高等教育建设做出新的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双一流”战略,实现特色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既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需要。

3 创建一流学科的路径探析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国务院学位办总结为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三句话,后经不同学校和不同学者逐步拓宽为创新科研成果,培育优秀人才,营造学术氛围等六方面。主要涉及研究方向、人员、队伍、仪器设备、基础条件、学科文化、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社会声誉等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根本的、艰巨的战略任务,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需抓住关键元素,抓好关键环节。

3.1 凝炼方向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方向是长期凝炼积淀形成的,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围绕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积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在主流方向上寻求突破,在前沿研究上实现引领。一流学科建设要在研究方向上站居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在核心研究领域作出创新性贡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引领性影响。创建一流学科必需重视基础研究,才可能站居本学科领域最前沿,才能创造新的理论和科学思想。学术研究应具有原创性,要关注最新的学界和业界动态,对新的问题保持足够敏感。仅仅靠现成理论或者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科研思路和成果,建设一流学科无从谈起。

3.2 社会需求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动力

学科设置既要适应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进程,更要取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大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结构调整都与时代的需求密切相关,特定学科的兴衰存亡也与时代的需要息息相关。麻省理工学院(MIT)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求,建立了世界领先的航空和核物理学科,其后不断根据需要增设新的学科,逐步向多学科发展。[5]因此,大学学科应依据国家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既保持一定的系统稳定性,又符合知识体系内在规律。要依据社会和行业发展,确立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确定重点学科领域和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需求更多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这也为国内高校一流学科体系创建提供机遇。endprint

3.3 特色优势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

特色源于知识的创新和重新组合,源于科研课题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进展,任何大学都不可以拒绝走特色发展之路。[6]而我国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了体现“综合”的特征,盲目追求学科规模的扩大,最终导致既没有实现学科的均衡发展,也没有强势的特色学科。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上都占优势,即便一个学科也不可能在所有方向上都占优势。要融合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集中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打破学科的均衡发展,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一批立得住、上得去、叫得响的特色精品学科。当然,各高校必须从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教研水平、师资隊伍等实际出发,找到学校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3.4 人才队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

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和守护者。大学里,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真正大师却寥若晨星。只有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才能建成一流水平的学科。培养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造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学术声誉较好、学术影响较大的学科带头人至关重要。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灵魂,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信心。团队成员的事业感、归属感和信任合作程度,是学科团队成员能否发挥最大潜力的关键,是影响学科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科水平的体现逐步表现为学科团队成员实力的竞争。

3.5 学科交叉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摇篮

21世纪是学科交叉的新时代,学科交叉既能突破传统学科的发展范畴,又能为传统学科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途径。[7]近代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重大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MIT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和调整,已经成立6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从事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8]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也经常在多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百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三百多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共同完成的。[9]

3.6 国际交流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法宝

国际化是通向世界一流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只有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才能承担世界一流的科研和研究,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需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一方面采取“走出去”,派遣访问学者到国外访学或科研合作,支持学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交流。没有国外学习和生活经历,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教育理念,不能深入掌握科学前沿及研究动向。一方面主动“请进来”,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讲学,开拓本校教职工生眼界和思路,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校学习,不断提升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再者要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与外国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才可能创造国际性科技成果。

一流学科是建设目标,更是崇高的期望。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复杂程度高。一流学科建设非一日之效、一时之功,需要我们坚持久久为功,不懈奋斗,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明.基于大学排名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问题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52-59.

[2] 朱明,杨晓江.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之大学排名指标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7-15.

[3] 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138-142.

[4] 何培,郑忠,何德忠,等.C9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学科发展比较——基于ES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64-69.

[5] 晏湘涛.世界一流大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47-50.

[6] 李枭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45-47.

[7] 沈国际,王新峰.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学科迈向世界一流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59-60.

[8] 陈丹,宋官东.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90-91.

[9] 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中国大学教学,2004(9):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学科建设高等院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