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2017-11-27

解放军健康 2017年1期
关键词:肌细胞冷敷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杨 磊/ 摄

发生急性肌肉损伤后为什么首先要进行冷敷?

因为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限制出血和体液的渗出;同时还有减慢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达到减轻疼痛、减轻肌肉痉挛的目的。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冰袋、凝胶袋、冷水浸泡等,冷敷在急性损伤的24小时内最为重要,每次持续时间15~20分钟,时间过长有可能引起反射性血管扩张和出血。伤后几小时内可以每小时应用1次,随后每2小时1次即可。

宋洪光/摄

伤后何时热敷和理疗?

热敷和理疗是两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慢性软组织的劳损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愈合,但急性损伤、肿胀明显、有持续性出血者均不宜应用,一般在伤后24~72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急性韧带损伤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急性韧带损伤是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多因关节扭伤所引起,一般无明显关节症状,仅为局部轻微肿痛;严重时可发生韧带完全断裂,并有关节囊部分破裂,关节出现明显不稳。此时应及时根据具体损伤情况予以制动和手术修复。急性韧带损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踝关节的腓侧副韧带,多因足踝部的内翻或跖屈扭伤所致。其次是膝关节部位扭伤导致韧带拉伤或撕裂伤,因为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主要依靠其周围坚固的韧带来维持稳定,所以容易发生损伤。一旦损伤,均可使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另外,还有手指的侧副韧带和腰部韧带,多在格斗或擒拿训练时受伤。

急性肌肉损伤有何特点?

肌肉、肌腱是运动系统产生动力和力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急性损伤是日常训练中常见和多发伤(病)。训练中的急性肌肉损伤一般多系肌肉强力收缩(拉力)或不协调收缩所造成的断裂或部分撕裂,多发生于肌腹与肌腱相连处或肌腱在骨骼上的起止点处,故其特点和主要症状为断裂处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并出现该肌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温安东/摄

训练初期为什么常出现肌肉疼痛?

我们在对新兵入伍阶段的伤情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战士在训练初期常出现肌肉酸痛,有些新兵害怕是不是自己得了什么病,因而不敢继续训练。这种肌肉酸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并不是疾病,纯属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也不需停止训练,一般来说,经过几天的调整,坚持训练,身体即可适应,酸痛自然会消除。如果感到一时酸痛难忍,可进行热敷或用松节油揉擦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肌肉中代谢产物的排除。但是当出现局部较重的肿痛时,应及时到基层医疗单位检查,以接受相应的治疗。

腰肌劳损如何预防和处置?

腰肌劳损是腰背部肌肉筋膜炎、棘上和(或)棘间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小关节滑膜嵌顿等十余种疾病,而腰肌劳损则往往是它们的总称。腰肌劳损多由于急性腰扭伤迁延而来或小损伤积累所致。急性腰扭伤常造成肌细胞肿胀和筋膜撕裂,肿胀的肌细胞挤压筋膜,筋膜又反过来挤压肌肉中的血管、神经,使循环受阻,肌细胞缺氧,产生代谢障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肌细胞可发生变形、坏死、纤维化,并导致局部组织粘连和挛缩,形成无菌性炎症的慢性病理改变,临床症状迁延难愈。

对于该病患者,要根据其腰痛严重程度及训练后的反应安排训练负荷,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训练内容不能“单打一”,要通过经常改变体位的交叉训练,使不同的肌群有轮换休息的机会。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要务求一次完全治愈,以避免尚未愈合的组织反复扭伤而转变为慢性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预防和处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军事训练的常见伤病。由于官兵长期参加高强度的军事体能训练及兵种专业训练,腰部承受过度的屈曲、扭转暴力及轴向撞击力,该病亦有较高的发生率。腰背痛及放射性下肢痛是该病最主要的症状,发生率高达95%以上,疼痛性质为麻痛、刺痛、胀痛等,而以麻痛最多见,疼痛可因咳嗽而加重。

该病重在预防,应教育官兵加强科学组训,训练时在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加大负荷量,并强化安全保护措施,避免盲目负重和过度运动。平时应注意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是现代理念的训练方法,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本组稿件由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提供)

猜你喜欢

肌细胞冷敷军事训练
二维斑点追踪纵向应变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癌病人左心房功能影响
鼻舒朗冷敷凝露
冷敷热敷,各有奇效
激活素A对大鼠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缺氧易化快速起搏引起的心室肌细胞钙瞬变交替*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合理应用冷敷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