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7-11-27王秀平
王秀平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体育院校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模式
调查得出体院培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模式有以下几种,体育院校自主培养模式、学校与各地区各单位合作培养模式、高水平运动员挂名培养模式。这三种培养模式并不是单一实施于某所体院中的,在具有羽毛球学校队的体院中每一所体院都有一些运动员是学校独立自主进行培养的,其中和地方专业队进行合作培养有北体大和天体学院,其中沈体学院、首体学院及哈尔滨体育学院除外其他体院都存在高水平运动员挂名。
1.1 体育院校自主培养模式
体育院校独立自主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利用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包括场地、生源、师资等)自主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模式[1]。该模式的优势是有利于解决学训矛盾,然而操作起来有一些的困难,对学生来源有一定要求,得确保有完善的场区、器械,及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教师素质,不然该院校的独立自主培养模式的操作实施起来会非常困难。
学校独立自主培养模式第一点得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各体院学校队的基本练习状况如下,各体院的练习时间、练习次数、每周的练习量都有差距,然而在比赛前每次都要进行集体训练。其中北体大羽毛球校队有一线和二线区分,在每周操练次数上一线的运动员明显多于其他体院的校队,同时二线运动员的操练次数也多,在5次/周左右;其余院校训练次数在3次之间。在练习时间上也有较大差距,北体大和上体学院在练习时间上相比其他院校最长,每次大于120min;武体学院和沈体学院操练训练时间上属最短,每次仅有40—60min。
1.2 学校与各地区省体训队合作培养模式
学校与各地区省体训队合作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地方队之间利用资源交互达到互利双赢的方式来培养优秀运动员[1]。合作培养模式的采用较另外两类普遍较少。该模式有助于体院和地方专业队在专项技能方面的促进,但运用起来则离不开有关工作人员、有关单位的互相配合,同时不能有效解决学训上存在的问题。
该培养模式在各体院中没有普遍地运用,只在北体大和天体学院这两所体院中运用。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组合与组合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彼此相互协调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2],在合作模式方面这两个体院与地方专业队之间也稍有区别。北体大向地方专业队的校队提供培养的学生,让其代表该地区专业队参加地区赛事,然而该地方专业队向该学校给予资金上的协助。天体学院给地方专业队的在队练习运动员预留进修名额,地方专业队为学校进行相关技能上的辅导。
1.3 高水平运动员挂名培养模式
高水平运动员挂名培养模式是指运动员直属单位是专业队,但挂名在体育院校学习(和训练)并代表院校比赛的模式,即学训分开进行管理[1]。该模式的长处即创造一个进修专业学术知识的条件给专业队在队训练的运动员。
该模式倾向于学生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有挂名的体院中,学生在所属单位操练的有4所,在学校和所属单位之间互换训练的有5所。学校会实施相应的术课,但课程不多,课程组织的方式主要有函授、学生来学校随堂或单独上课、老师去专业队给运动员讲课等。
1.4 三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这三种培养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自主培养模式指出学校应具有完善的场区、器械设施,师资支持,以及医护等保障。只有存在这些标准,才可以不依靠其他组织的资源。自主培养模式主要在教学管理上有优点,一个单位管理下的运动队,避开了多单位一块指导下出现的重复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等现象。
资源缺乏的体院适合用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合作培养,一定是要运用学校自身以外的团体所拥有的,学校所缺少的资源,同时,学校也要反馈于对方。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各取所需的方式,然而各取所需达成明确交往关系要相互调和,同时此模式不能解决学训矛盾。
合作培养模式的另一个演化即优秀运动员挂名培养模式,两者不同的是合作培养对象是在读学生运动员,挂名培养模式对象是在训的专业运动员。此培养模式有助于在训运动员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同时能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水平,还能够获取文凭,提升就业机会。
所以,以上三种培养模式不存在硬性的优劣之分,每个体院都可以依据周围的现实情况和自身发展,从而采取适宜的培养路径,而这个路径也必须要适合自身发展和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理想技能水平实现。
2 现行模式下体育院校培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1 现行模式下体育院校培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1 近几年来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项招生情况分析
(1)部分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项招生数量、质量对比
专家访谈得出,抽取出几个体院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招进学生的数量状况,有:首体学院、北体大学、成体学院、广体学院、武体学院。在北京的北体大和首体学院这两所院校生源数字走势很相似,这两所院校的数量走势能够代表北京地区的综合生源情况。在2011年都达到一样较高趋势,此后在2015和2016年这两年一直下滑达到低趋势。然而华东地区的唯一一所招羽毛球专项学生的体院一上体学院这几年来的生源数量趋势线较稳,都在23人上下。东北地区的哈尔滨体院的招生数量则每年都在减少,从2011年的7人减少至2016年的5人。华中地区的武体学院在扩大招生的影响下从2011年16人起招生人数连续下跌至2016年的14人。
生源质量也从另一面表现出体院生源的可挖掘性,招收学生再多,也得需要质量的确保,才可以训练出高水准的羽毛球学生运动员。从这几年几所体院羽毛球专项生源质量情况看出,近几年中,后面三年的招生质量很明显不如前三年。健将和一级的数量都在锐减,只有二级的数量有上升趋势。
(2)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原因
有太多因素会对招收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有影响,除学校自主招收学生制定的变化,主要原因还有:扩大招生,地理因素,经济生活提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下的家长干涉等。
2.1.2 学生自身训练积极性情况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对象分为两种:校羽毛球队学生和非校羽毛球队学生,尝试从这两个对象的不同运动等级中寻找其区别。
(2)学生自主训练情况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主训练的主动性与操练效果密不可分。调查羽毛球专项300名学生训练自主性得出,其中8.90%在训与不训之间,32.53%表明不想操练,58.56%表明在读时也想继续练习。
(3)学生自主训练存在原因的分析
学生练习的自主性在多半程度上受自己就读体院原因决定。在这300名学生中,就读是为了加强专业科学知识扩充的最多,有42%,选此目的的运动水平高;上学是实现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的学生为10%,然而选此目的运动水平低的比例较高。其中有达到15%的学生,来体院是因为没有其他好的出路,所以这些学生对自己所选技能的喜爱和练的自主性应该是最低的。“其他”主要原因如下:家长选择的妨碍、不喜欢英语、体院术课简单或者只有羽毛球这一特长等。
2.1.3 体育院校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参赛情况分析
(1)各院校比赛次数现状分析
中国开设羽毛球专项的十几所体育院校中,有九所院校设有校队以备参赛。通过对体院校羽毛球队参赛情况调查得出,体院每4年的比赛次数,国家级参赛次数1到2次,其中主要有全国体院联赛、全国大学生联赛等;省级比赛的有1—3次,包括有(北京市)联赛、省运会等。通过对各校教练的访谈得出,只有北体大的老师认为参赛的机会足够,首体和上体的老师觉得校队学生参赛的机会还是可以,其余体院老师都觉得参赛的机会不够,并指出缺乏比赛的机会,使学生运动员没有以赛带练的环境,对成绩的提升不利。
(2)参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此阶段的比赛体制影响下,某些体院参赛的主动性不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参赛机会不足、学校之间学生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和甲乙分组的争议。
2.2 现行模式下体育院校培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实施的相关对策
2.2.1 扩大运动员的数量和提高运动员的质量
建立羽毛球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确保羽毛球后备人才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的文化学习任务,重视文化的学习,体教共同发展。学习美国大学体育特长生的奖学金经验,建立后备人才专项奖学金,鼓励后备人才努力达到文化学习的要求,后备人才只能在完成文化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才允许进行运动训练[3]。
2.2.2 加强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要从以国家包办为主实现社会、国家合作办。在体育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转让一些权力给社会,促使财政与市场的双向推进,政府、社会和个体共同资助体育的新面貌[4]。加强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协调相结合。指明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任,完善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2.2.3 提高社会支持度
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的支持是多元的,在目前市场经济主导的前提下,加大羽毛球的影响力度、普及程度,为羽毛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促进我国羽毛球的发展,加大学校的政策投入,明确以学校自主培养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同时发展体育协会、俱乐部使羽毛球的培养更加多元化。
2.2.4 促进教练员队伍建设
对教练员不断地加强业务知识的提高,对于提升后续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应采纳针对性的培训和吸收方式,实施竞争、灵活的聘任制度。同时,完善教练员的制度建设,增强对教练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与监督[5]。逐渐使教练员面向市场,专业体育院校教练员实施“岗位聘任制”,中小学俱乐部和非专业体育院校教练员实行“兼职制”,用人单位和教练员实施双向选择[5]。
3 结论
3.1 制定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人才培养方案须秉持当代的人生观及科学的教育思想,也得根据学校情形及现实需要。在制定时应遵循“培养怎样的运动员”及“怎么培养运动员”的思路。
3.2 体育院校建设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理念要表现出“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训科学化、贯彻政策的操作和时新”的思路,不断优化和完善体院羽毛球运动员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3 体育院校应因地制宜构建新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科学组织优秀运动员的课目;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术科教师队伍;创建实用的教学活动实施机制。
4 建议
4.1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目的和课程组织一定要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依据当前阶段情况,要凸出课程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不断地优化、不断进行特色创新。
4.2 在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首先得确保其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同时促进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升。
4.3 扩大后备运动员的数量和提高后备运动员的质量,社会各单位必须做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运动技能的协调工作,达到 “宏观指导、政策引导”的职责。同时落实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1]鲁茜.体育院校优秀游泳运动员培养途径探索[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http://baike.baidu.com/view/183582.htm .
[3]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4]苗治文,李勇勤,张大庆.论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41-743.
[5]戴智俊.中国优秀运动员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