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体育课上“挫折感”的产生与疏导①

2017-11-27闫彦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挫折感挫折体育课

闫彦峰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64)

中学生体育课上“挫折感”的产生与疏导①

闫彦峰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6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亟待提高。该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体育课堂上“挫折感”的产生与疏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体育课上“挫折感”的产生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遇到挫折时中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理应对,对有“挫折感”的学生要开展及时、合理的疏导,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体育课 挫折 疏导 中学生

常言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只是不同的人面对的挫折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有些时候,挫折战胜了人;有些时候,人战胜了挫折。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很少面对挫折,但在学校中,在学习方面尤其是在体育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方面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挫折感”往往会油然而生,导致中学生心理出现不应有的压力和消极的情感体验。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强弱标志着我国未来的发展状况[1]。因此,对中学生体育课堂上“挫折感”的产生与疏导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1 中学生体育课堂上的“挫折感”及其两面性

“挫折感”是指人们遭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叫心理挫折[2]。中学生在体育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往往会遇到挫折情境,甚至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从而出现不高兴、烦闷、焦躁的心理体验,甚至出现痛不欲生的挫折感受。从主观上看,中学生遇到挫折、产生挫折感、体验到消极的情感不是好事,但从客观上看,中学生毕竟年龄小,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少,挫折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坚韧,更能吃苦耐劳,能忍受更大的挫折。也就是说,学习上的压力有时可以转化为动力。比如在学习800 m跑时,有些同学就会在跑的过程中特别是“极点”出现时半途而废,看到别的同学能完成或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挖苦、奚落时,就会很郁闷、很伤心。此时,如果老师能够及时送上鼓励的语言,教给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这些同学可能就会产生愈挫愈勇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非要练好800 m的强烈的争胜心,从而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由此也可促进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和掌握。所以,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挫折感”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教师的疏导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3],让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今后人生的逆境。

2 体育课堂上“挫折感”产生的原因

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掌握某些体育运动技、战术的过程中,遇到难处、挫折,产生“挫折感”的时候较多,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还有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妨碍中学生体育课堂上完成学习目标的限制性条件或意外发生的情况,一般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师生和同学关系等。内部原因主要是学生个人生理、心理方面,往往学生在身体受伤、患病,心理受到打击出现失调、失衡,产生强烈的失衡与冲突,就会产生烦躁、痛苦等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挫折感的情感体验时,则往往是内、外部原因相互叠加的结果。中学生上体育课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身体的意外受伤,如打篮球时脚踝关节扭伤,投掷铅球时指腕关节扭伤,投掷标枪时肩关节扭伤,跳木马时摔倒等。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有些学生就会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情绪,就会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畏惧心理,就会因自我评价的失衡而出现自我怀疑与否定,就会产生心理阴影和强烈的挫折感受,更会担心别的同学嘲笑,出现自尊心受挫,不想或不敢再向预定的学习目标迈进。影响挫折感的因素很多,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主观感受,即目标的价值判断和对挫折情境的理解、感受、认知状况。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中学生在开展每一运动项目的学习与锻炼时,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情境与体验,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对待方式和应对策略。所以,中学生就要学会分析体育课堂上挫折感产生的原因,学会正确去对待。

3 中学生体育课堂上遇到挫折的积极心理应对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心理活动水平、增长智力,形成良好品质和完善个性的过程[4]。因此,当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挫折时,要教育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心理应对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当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挫折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2种应对方式,即积极性应对或消极性应对。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挫折时去消极性应对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事情变得更严重、更复杂,积极性应对才是理智、正确的选择。积极性应对的方式包括:面对挫折不轻易放弃,继续刻苦努力争取实现目标;调整心态,调整期望值,重新确定新的目标,减轻心理损伤;升华自己的行为,正确看待挫折并将挫折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对待困难、挫折的方式,采用积极性的心理应对方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4 中学生体育课上“挫折感”产生后的疏导

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挫折感”后,如果不能正确应对,不进行及时疏导,就会影响中学生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影响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进而影响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在对中学生进行疏导时,可发挥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合力,特别是体育教师和父母要主动承担疏导的责任。在对有“挫折感”的中学生进行疏导时,首先就是要鼓励中学生勇敢面对所有困难与挑战,不要轻易放弃目标,要学会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努力使自己变为勇敢、坚强的人;其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及时调整,另辟蹊径,适度降低不适当、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去完成目标;再次是要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协助中学生辩证看待困难与挫折,帮助中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恢复心理平衡和自信性;再有就是要教会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将困难、挫折当作自己成长的财富,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自己愈挫愈勇,养成不服输、不气馁、不放弃的性格;还有就是教会体育课堂受挫折的中学生学会自我解压、自我宣泄,学会正视困难现实,慢慢消化淤积的消极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学会向同学、老师、家人倾述自己的感受、体验,多听取他人的意见、看法,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础[5]。总之,疏导对体育课堂上产生“挫折感”的中学生很重要,及时、正确、合理的疏导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5 结语

中学体育课堂上许多学生都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有学习不如意或受挫折、被嘲笑的时候,此时往往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挫折感受,面对此种情况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阴影,甚至产生畏惧感。所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正确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提高抗压和应变能力,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学会正视现实,学会坚持不懈,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这样,体育课堂上的挫折就转变为了他们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丁欣力.中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挫折感的研究[J].科技风,2011(22):64.

[2]刘芳,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3]陆胜兴.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1(6):23-24.

[4]李风婷,刘淑梅.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挫折及其消除[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3-94.

[5]侯海朝.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3(27):3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ustra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Guidance

Yan Yanfeng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Zhengzhou He`nan,450064,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ed of talent train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tion and guidance of frustra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frustration" is a result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frustrated students to maintain a positive coping,on the "frustration"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timely and reasonable guidance,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Physical education; Frustration; Persuas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80-051

:A

:2095-2813(2017)03(c)-009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090

闫彦峰(1982—),男,汉,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挫折感挫折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Holism in Education
体育课上的“意外”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习惯挫败
体育课
挫折
中职院校学生挫折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犯罪动机探析
终身不遇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