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同构性研究

2017-11-27郭玉江杨培培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同构易经阴阳

郭玉江 杨培培

(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同构性研究

郭玉江 杨培培

(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同构性进行分析,认为:《易经》作为中国哲学思想源头的同时也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本体同构的思想源头;道这一内涵丰富的万物本体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上的本真存在;气则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下的道器载体。

太极拳;中医;养生文化;本体同构

太极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精髓,它以圆转灵活、刚柔相济、阴阳相合的太极拳运动为载体,以古代哲学、医学、导引等传统文化为内涵,成为了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代表和集大成者,从而使其成为了诸多的养生方法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太极拳相关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大多数以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技术训练、心理等方面为集中点,尤其是在健身价值这一方面的研究更为突出。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在生理、健身层面能够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球蛋白活性,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等[1];而在心理层面,太极拳运动能有效降低人们抑郁和焦虑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2]

太极拳是一套符合中医医理的独特健身运动,其一招一式、一动一跳等运动特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同时,太极拳以其柔和、缓慢、轻灵的特点,符合中医理论中所要求的扶正祛邪、调节精神、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等对人体的保健作用。[3]除了这些养生方法、手段、形式以及健身功效等在形而下层面契合了中医实践,更重要的是探讨在形而上层面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思想的一致性,深入挖掘二者在思想源头、哲学本体及主体内容等方面的同构性,只有把太极拳中的中医养生哲理精髓深深地体会透彻,才能深得太极拳养生的要义,从而逐步完成由形而上的养生理论到形而下的养生实践,实现对太极养生更高一层境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研究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的一致性,一方面能够为中医养生理论提供一套符合人体科学原理的健身养生实践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太极拳养生文化更多地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理论中汲取思想养料,同时通过太极拳养生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的互释而对两者进行学理上、实践上与理论上的更深层探索。

1 《易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本体同构的思想源头

《易经》是一本系统的以文字体系与符合体系自觉表述了宇宙生命的圆形运动规律的著作,书中把“终”与“始”和“生”与“死”看作一个运动变化的周期,周而复始,亘古不变,同时将事物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看作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因此,以《易经》为理论基础的生命观皆以“易”的思维方式作为其本体基础,所以《易经》自然成为太极拳养生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本体同构的思想源头。

作为传统武术养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太极拳,同其它武术流派的养生文化一样,起源于“易”,成于医,弘扬于养生。《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太极拳养生与中医养生因而皆将《易经》作为其理论结构和实践模式重要的思想源泉,都吸收了易理的营养,以作为世界图景的《易经》中的阴阳互生、互具、互变、互化的理论具化为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天人同构理论。

太极拳之“太极”一词就来源于《易经》,以太极阴阳变化之理来诠释拳理及拳术招式之间的生生变化。《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理论是《周易》中的最高哲学范畴,从宇宙生成论方面,太极是宇宙万物演化之初的天地阴阳“混而为一”的“元气”,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源头。太极阴阳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发端于战国时代的太极阴阳理论,通过历代名师大儒的精心提炼,融入了《易经》之理,经过宋明理学家的发扬和补充,及至清代成为了系统而精辟的太极阴阳哲学理论体系。于是就有了清代太极拳大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著作,其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4]王宗岳从太极阴阳理论中的太极本体来论述太极拳养生文化的机理,以阴阳互变之道来比拟太极拳养生动静虚实之理,以哲学理论深刻地诠释太极拳术,剖析太极拳养生文化,指导习武者遵循天地太极阴阳运化之大道。同时,太极拳的运动中如: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都是从“太极”理论中演化而来的综合体现和实际运用。[5]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补、互变,阴阳只是在数量上产生或多或少的细微变化,而其质未变,皆是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阳互参,这种阴阳之互变互化就是包括太极拳养生文化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道。阴阳之事物变化的两极是在太极本体的指引和规约下进行的。阴阳是我国朴素哲学辩证法思维的结晶,其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传统哲学在观察宇宙天地万物之象的基础上的形而上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概括,并深刻地影响了太极拳与太极拳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太极拳的产生是刚柔相济的武术理念向阴阳相克相生的哲学观的必然回归,其由内而外、无处不在地闪现着中国阴阳哲学观和它所衍生的传统文化的光芒。[6]

与太极拳养生文化相仿,中医养生文化思想的本体论也源于《易经》,这从历代名医多精通《易经》变化之理得到佐证。中医养生之道讲求阴阳平衡的基本原则,追求养生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受到易理的启发,中医养生文化和太极拳养生文化都把人体看做是一个模拟自然这个大宇宙的小宇宙,认为自然是一大宇宙,人体是一小宇宙,小宇宙拥有大宇宙的构成要素,遵循大宇宙的运动变化规律。人体存于宇宙之内,必然与宇宙时刻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循宇宙阴阳变化之理,不断求得自身与宇宙的动态平衡,由此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否运行正常即人体是否健康与阴阳运动是否衡常息息相关。《黄帝内经》曰:“圣人之治病也,必先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7]认为养生要遵循宇宙阴阳变化和四时更替之自然规律,“必先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养生之法要与大自然运行的法则相一致,从之则百病不起,逆之则阴阳失调,病变生矣。中医养生文化所强调的养生要合阴阳、循四时与《易经》所阐发的阴阳、八卦的互生互变的辩证法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认为,天地之间、宇宙万物无非就是阴阳变化之结果,无不遵循阴阳变易之理,“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因此,阴阳不和,万生病焉;阴阳协调,万物育焉。

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都把《易经》视为思想源头,都以《易经》的太极阴阳理论作为自己的基本的方法论,同时也都认为天人存在着同构的关系,把人体看做宇宙的缩影,认为人人皆禀得一太极(朱熹语),因此,无论是修习太极拳养生文化还是实践中医养生文化都是在遵循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太极拳可以参照中医气血、经络理论更好地指导内意的运行,中医可以通过太极拳的外化运动,更好地达成其养生的理念,两者具有很深的相互借鉴和指导意义。

2 “道”: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上的本真存在

“道”是太极拳养生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上的本真存在,即二者都是以“道”为各自的哲学本体。“道”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先秦时代,但是道被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并作为宇宙的本体而存在则是与老子的贡献分不开的。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中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言说的道不是真正的道,道是一种无可名状,无形无相,遥不可及而又无处不在的东西,而能够言说的事物都有道的影子,是道的物化之相。因此,可以说太极拳和中医的本体无不是道。道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宇宙之本源,宇宙之本体;二是指宇宙之奥妙,自然之规律,即宇宙万物生发变化的根本规律。太极拳养生文化认为“太极本阴阳”。“道”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本体,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阴阳从属于“道”这一具有最广泛意义和最高范畴的本体,所以太极拳养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道。太极拳养生文化的至高境界必须经过太极拳修炼第一阶段的炼精化气,第二阶段的炼气化神,第三阶段的炼神还虚和第四阶段的炼虚合道来达到拳与道合的境地,即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8]太极拳在运动中特别讲求阴阳互变、变化万端,理为一贯。理是太极拳养生文化不变的追求,这里的理常被宋明理学家视为“近乎于道”,而在心学家那里则是心。因而太极拳养生要想进入“道”的境界,就需要遵循理学家的天理,也要遵循心学家的心性原则,修养人的心性,聚敛天地日月之精华,练成人体之太极,达到与日月争辉,与星河同寿的养生效果,所以拳谚云:“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和至上法则,在中医养生文化中也居于本体的地位。《黄帝内经·素问》在其开篇中讲到:远古时代懂得修道养生之人,注意在日常起居中,法阴阳和于道,生活有规律,饮食劳作皆有度,这样才能颐养天年,无疾而终,百岁方死。懂得“道”就是懂得人生活于天地之间的存活规律,一切按照自然和人体的阴阳属性适时调节自身状态,以合乎天道人道,此为摄生之术。从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长度来看不过百年之间,由于人类后天往往受到喜怒哀乐、激情妄想、痴心杂念等情绪活动的影响而达不到自然的天寿之年。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本体论方面来讲,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的本体同为“道”。

3 “气”: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下的道器载体

《易经》的主要论点是元气论,认为大千世界都是由气所组成,并把这种充斥于宇宙,散则无形,聚则有象的气称为“太极”。[9]“气”作为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下的道器载体,即太极拳养生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都是以“气”为各自的物质运动载体。同“道”一样,“气”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共同关注的主体内容。气在中国哲学中被认为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内的基本范畴,是构成物质的实体元素。明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万物由“气”构成。“气”产生于我国重整体感悟而不重逻辑分析的哲学文化土壤中,导致了其所指和能指的模糊性,因而即可被诠释为自然、生命、精神等自然现象,亦可为人文范畴内的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实体。“气”自从先秦的《周易》始就进入了哲学家的视野,到了宋代周敦颐和张载那里就成为了继“道”之后的万事万物的本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说精气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动力,人的游魂即精神和灵魂也正是由于精气的流变而具有了勃勃生机。不仅如此,“气”还是关乎人的生死存亡的关键致因,“气聚则生,气散则亡”。[10]宋代理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和运动,都根源于“气”的不断运化,“气”聚而成万物之象。从养生的境界来看:“气”在古代还有两种写法:“炁”、“氣”,这也昭示了古人对“气”的认识。由“气”和“米”构成的“氣”形象地展现了人吃五谷之后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气”,亦称为“后天之气”;“炁”中上面一个“无”字,下面四点代表火,火代表燥动与纷扰,而“无火”则是做到无躁动,即平静安详。此乃是养气的最佳境界,表达人平心静气,无思无虑的真气氤氲的境界。

中国传统生命科学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相互交换。这种交换必须依靠气来实现各种机能活动,而气沿全身经络的循环,都集中表现为圆运动形式。因此作为太极拳原力和本根的“气”,被公认为是太极拳的生命和精华所在,在太极拳修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1]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曰:“夫气本诸身……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五脏)焉。”陈长兴在人体是由“气”构成的基础上认为,太极拳养生应该按照人体之气的运行路径和规律来运动,这样才能延年益寿,御敌于方寸之间,发敌于数米之外。以气运身才能“气遍身躯不稍滞”,才能周游六虚,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历代太极拳家都注意合理运用人体之“气”,调节人体之“气”的流动,或御敌,或养生,成效斐然。在《太极拳敛神聚气论》中写道:“气聚神凝,然后于动静之中导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力,一身中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只有形成了这种“气聚”与“神凝”的“虚静”境地,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修炼过程中需要个体凝神专一,以达到内气修炼与自然外气合一,“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 (陈鑫《太极拳论》),运动中也将虚静理念注入身体动作之中,由虚静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由合一境界。[12]

所以,同太极拳一样,气在中医养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养生之道关键在于人体之气的畅通无阻。从生命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而论,道家哲学认为精气神是形而下的存在,即是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的第一性;“道”在人体生命存在中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即是第二性。这可由《管子·内业篇》中的:“精也者,气之精也……气者,身之充也”。精气神是相互作用,互为对方存在的依据,是建立在人体气之基础之上的三位一体的概念。中医养生家认为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气”,“气”从人体吸收五谷杂粮之精华而来,“气”可化为人体之精,精可化为神,可谓得食五谷,“人气充盈,神采奕奕”。在中医养生文化中,精气神统一被称为了“气”,以养“气”作为人体保养的根本,中医养生就是要养人体的先天和后天之“气”,通过饮食、药物和运动等得到生命的延续和长寿,而太极拳养生就是中医养生气之理论在身体调养中的有效应用和极佳实践。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一样建立了“气一元论”的生命观,在实践中控制和导引气机,以气运身,使真气遍布真身,平衡人体的阴阳,调和五脏六腑,在促进人体器官健康协调运转的基础上,追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太极拳养生文化注重身心合一、精气神合一的理论契合了中医养生文化气之机理,可以说太极拳养生文化在实践领域使中医养生文化气之理论得到了实证性表达。

4 结论

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都把《易经》视为思想源头,都以《易经》的太极阴阳理论作为自己的基本的方法论,同时也都认为天人存在着同构的关系,把人体看做宇宙的缩影,无论是修习太极拳养生文化还是实践中医养生文化都必须遵循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

太极拳养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道”,“道”是太极拳养生文化不变的追求。“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和至上法则,在中医养生文化中也居于本体的地位。

“气”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的道器载体。太极拳养生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一样建立了“气一元论”的生命观,在实践中控制和导引气机,以气运身,使真气遍布真身,平衡人体的阴阳,调和五脏六腑,在促进人体器官健康协调运转的基础上,追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太极拳养生注重身心合一、精气神合一的理论契合了中医养生文化气之机理。因而,太极拳即可以参照中医气血、经络理论更好地指导内意的运行,中医亦可以通过太极拳的外化运动,更好地达成其养生的理念,两者具有很深地相互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1] 李富刚,栗胜夫.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太极拳运动科学研究进展[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126-133.

[2] 魏德样.太极拳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9(5):111-115.

[3] 朱淦芳,魏纯镭. 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的保健作用[J]. 体育文化导刊,2002(5):54.

[4] 王兴华,李东.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15.

[5] 杜晓红,李强. 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8(2):57-60.

[6] 朱泳. 阴阳哲学观中的太极运动及其文化承载[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117-119,124.

[7] 张焱,胡亚男.试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思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16(10):35-36.

[8] 黄柏衡.中医太极拳与养生[J].中华武术,2004(4):21.

[9] 宋剑君,赵斌,杜小安. 从《黄帝内经》看中华武术与中医的相互影响和交融[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101-104.

[10] 朱淦芳,魏纯镭.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的保健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2(5):56-57.

[11] 于晓春,姜晓伟等.浅析太极拳健身的中医机理[J].科学教育,2008(7):12-13.

[12] 杜晓红,陈永发,石 雷.从《周易》溯源太极拳理论基础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124-126.

Study on the Isomorphism of Taijiqua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O Yu-jiang, YANG Pei-pe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Isomorphism in Taiji and regimen of 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discussed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ing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the Book of Changes, 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ideological source of isomorphism of Taiji and regimen culture of TCM; Dao(way), the universal ontology, is the metaphysical authenticity of Taiji and regimen culture of TCM; Qi(breath), is the concrete carrier of Taiji and regimen culture of TCM.

Tai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imen culture; ontology; isomorphism

2017-02-15;

2017-03-2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ZDGH-228);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4GGJS-126)。

郭玉江(1979-),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心理与养生文化研究。

G852.11

A

1672-1365(2017)02-0099-04

◀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同构易经阴阳
运用同构法解题的步骤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我所认识的《易经》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关于简单树的一类计数问题的讨论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