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语用分析

2017-11-26李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模因论

【摘要】网络语言借助网络终端的技术支持,通过模因的各种变异,实现了大量模仿、复制和传播。网络强势模因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充实了语用的修辞效果,是语言学家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语 模因论 语用原则

【课题项目】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项目编号L15BYY005。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14-02

随着信息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语言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引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高度关注。其中,语言学家从静态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研究发展到动态的语用研究。本文将从狭义网络语入手,分析网络语特点、成因及语用修辞效果。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Cyber-language或Net-Speak)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種语言变异现象,即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语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络论坛、电子公告牌、QQ聊天等网络交际环境(排除网络视频等口语交际)中网络交际主体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对象是狭义的网络语言。相对于传统交际中的语言,网络语言有其突出的特点:经济性、随意性和创新性。

(一)经济性

网络语言打破了书面语的语法规范要求,它用最简单经济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通过简单字母和数字的录入,一方面比中文输入更加快捷,另一方面改变了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的约定俗成,创设出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形成简洁实用的网络交流特定语言。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例如,中文的拼音缩写:TMD国骂:他妈的。英文的缩略:H(HOW)怎样;U(YOU)你。还有数字谐音的表达方式,用“9494”表示就是就是等等。

(二)随意性

网络技术为网络语言的丰富提供了物质保障。网络语言除了语言因素的使用,还有非语言因素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显示出超常的随意性,它将各种文字符号集合在一起,交叉使用,如:汉英混杂,符号和字母混用,叠音词频现,表情包参与。在不影响沟通的前提下,各种表达方式任意组合,显示出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度。如:我是服了U了,88。

(三)创新性

网民中不乏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之人。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网络词汇,如“囧”,“杯具”,“神马都是浮云”,“亚历山大”等。这样词汇不仅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人们甚至在生活学习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它们,甚至主流媒体上也大力频繁地使用这些字眼。

二、网络语的模因分析

网络语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模因为其模仿、复制和传递提供了理论基础。模因(meme)这个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Dawkins在1976年提出的,他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广义而言,这个过程可称为模仿”。基因通过DNA存储和传递生物信息使生物得以不断进化,而模因通过内容表征来存储和传递文化信息,使人类文化得以不断发展。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

从模因论视角来看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其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网络语通过“语言变异”实现复制和传播,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多产性。其中词汇变异、书写变异和句式变异是网络语中常见的变异形式。

(一)词汇模因的变异

第一,通过谐音模因造词,按照词形异同又分为同音异义和同形异义。(1)同音异义词:改变语素中某个义素,以谐音义素代替,实现的模因变异。(2)同形异义:语言形式没有变化,但是语用环境不同产生不同的意义,起到特定语境下奇特的修辞效果。偶像(呕吐对象)、特困生(讽刺特别爱瞌睡的学生)、杯水车薪(网友把薪的柴火语义故意曲解为薪水,讽刺上班喝一杯茶可以得到一车的工资)。

第二,借助外来语模因造词:读书ing、吃饭ing、恋爱ing;你out了;hold住等。

第三,通过缩略模因造词:(1)首字母缩略型:把词语的首个汉字提取出来,构成意义完全不同的新词,既短小精悍,又能避免平淡冗长的表达。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等。(2)汉字缩合型:把长句中的关键词语选取出来构成新的缩略词,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和幽默效果。如: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不明觉厉(来自电影《食神》里的台词“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等。

(二)书写形式模因的变异

网络交际中,书写已打破规范要求,体现出极强的随意性、形象性和生动性。键盘和各种表情包软件,为书写变异打开方便之门。*^ο^*哦~,呵呵傻笑;{{{(>_<)}}}发抖;#^_^#脸红了等。

(三)句式模因的变异

句式模因通过同一句型表达不同的意义来实现主体的情感宣泄。

(1)来自相声小品的模因变异: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多了;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盐没用完。(模仿赵本山2009春晚小品《不差钱》)。

(2)名人名句的模因变异:醒来虽易,起来不易,且睡且珍惜。(模仿明星马伊俐在回应丈夫出轨事件的表述)。

(3)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变异:“有钱就是任性”衍生出“年轻就是任性”、“漂亮就是任性”等。

(4)甄环体: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剧中人物对话的特殊结构贯穿整个剧中,网友们称其为甄环体,并在网络语言中大加模仿。如网络流行的甄环体高考版:人家今日考试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都是最近琐事众多烦闷了些。加上早起后,背了点单词,不想那单词难背极了,愈加心烦。若能取消高考,那必是极好的!

(5)淘宝体:南京理工大学的入取通知短信可谓是“淘宝体”的最好模仿:“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211院校哦!……亲,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有疑问电我哦!……亲,全5分哦!给好评哦!”现在亲这个模因已经从网络来到现实,尤其在服务行业使用很普遍。

三、网络语的语用分析

网络语的大量出现扰乱了汉语言系统,使得汉语的标准和规范受到严重挑战,这也是许多专家担忧的方面。但是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网络语强势模因之所以能大范围传播,是因为它的“有意而为之”的语用修辞效果。言语交际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和顺应原则。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非原则性特点,即语言模糊性特点。这些模糊性特点有时是故意违背语用原则,以求达到网络语境所要求的交际效果。

(一)合作原则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Grice)指出人们在交际中所遵循的合作原则量的准则(话语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多也不少)、质的准则(不说虚假或缺少依据的话)、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和方式准则(清晰、简洁、避免歧义)。一般言语交流得以顺畅进行,正是合作原则的作用。网络语交流者大多是年轻时尚、追求猎奇的青年为主体,他们会故意挑战合作原则,以达到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效果。

(1)故意违反量的原则:累觉不爱(累了,觉得以后不会再爱了)。表达内容少于所需信息,但是符合另类的心理取向。

(2)故意违反质的原则:网络交流往往隐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男扮女、老扮少随处可见,质很难保证。同时表达的内容也尽显夸张之势,故意违反质的原则。如:“人品问题呀!”戏谑的表达方式受到网友的喜欢。

故意违反关系原则:网络交流与现实言语交流不同,网络交流中可以避而不答,或岔开话题,或不完整的对应等,这些都是违反关系原则的。

(二)故意违反方式原则

键盘或表情包代替文字,这种方式有些晦涩。下面一段网友对话:

——“这是个恐龙横行的时代,7456”。

——“青蛙更多,你这个286”。

恐龙(丑女)、青蛙(丑男)、7456(气死我了)、286(落伍的人)杂糅在一起,虽然晦涩难懂,表面看违反了方式原则,但是实现“骂人不露齿”的语用修辞效果。

(三)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补充,交际过程中双方以礼相待,规范言语行为及方式,是保证交流顺利进行的前提。网络为交流者提供了一个相对放肆的交流平台,交流更随意、更夸张、更大胆,借助谐音表达反义的网络语在网络交流中应用的十分广泛。

如:你真是TMD的蛋白质呀!TMD是国骂,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这明显违反礼貌原则,但是在网络交流平台上却是大行其道,骂人者和被骂者都不会太在意。

四、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具有即时传达信息、标榜个性和增强娱乐性的语用功能。强势模因网络语催生了许多体现出国际化、简洁化、跨学科化、随意化的网络新语素。虽然有些网络语言违反传统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原则,但是其符合语言模因的变异规律,在网络平台大量被模仿、复制、传播,因此,可以理解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传播的娱乐性和时效性,可相信强势模因网络语的长久性和多产性。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第2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韩雪,高英俊.网络语言的语用充实[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4-76.

作者简介:

李静(1965-),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模因论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探析背诵在以模因论视角看英语专业公共演讲课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模因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语用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传播类型
模因论对外国留学生武术术语习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