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伯族射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017-11-26陈立华李孟华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锡伯族射箭文化遗产

陈立华,李孟华

(大连民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民族传统体育学

锡伯族射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陈立华,李孟华

(大连民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锡伯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集竞技性、娱乐性、表演性于一体的射箭、摔跤、嘎拉哈、滑冰、打瓦、踢熊头、打螃蟹等项目一直深受锡伯族人民的喜爱。锡伯族有“射箭民族”的美誉,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对锡伯族的射箭文化进行研究,从19世纪70年始,锡伯族运动员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射箭赛事,多次获得奖牌,为国家射箭运动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射箭杆、打瓦等孩童射箭类游戏的民间传承,使锡伯族射箭文化永驻于族人的记忆中;作为锡伯族特有的尚武文化符号,留下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着民族精神,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在“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下,传承和发展锡伯族射箭文化,增强锡伯族射箭文化认同,保护锡伯族体育文化遗产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锡伯族;射箭;传承;体育文化

锡伯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嫩江流域的大兴安岭地区是锡伯族的发祥地和早期繁衍生息的故乡[1]。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锡伯族总人口为190 481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较少民族共有28个,合计人口数189万。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仅占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但这28个民族却占我国56个民族的50%。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虽少,但关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为扶持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国家连续制订和颁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国发(2016)79号,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锡伯族人口虽少,但是能歌善舞,能骑善射,英勇顽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祖国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笔者近几年通过搜索引擎查阅网络资料,通过图书和报刊查阅相关的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等途径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获取大量有价值的关于锡伯族射箭的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调查,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的锡伯族学校调研射箭课程;观摩了辽宁省举办的沈北新区锡伯族西迁纪念活动中的射箭比赛和表演,为系统研究锡伯族射箭文化提供参考资料,也为保护和弘扬锡伯族射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微薄之力。

历史上,由于锡伯族多次迁徙,所以目前形成的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即分居祖国东北、西北的区域。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锡伯族最大的聚居区。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保卫祖国的东北和西北边疆完整和安宁,开发建设家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以来,锡伯族人以强筋骨,壮体魄,吃苦耐劳,彪悍勇猛为尚,故爱好体育活动。20世纪80年代,锡伯族运动员在国内外多项比赛中多次夺冠,优秀的射箭运动员有英晖、郭梅珍、汝光等。2005年,郭梅珍作为国家射箭男队主教练,带领射箭男队(薛海峰,锡伯族,男队队员之一)在2008年奥运会获得团体第3名,填补国家射箭男队在奥运会上没有奖牌的空白。以锡伯族运动员为主的新疆摔跤队也曾经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如,马开、顾锦林、郑林、谷茂盛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目前摔跤运动仍受重视,是民间经常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这是锡伯族体育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是锡伯族体育的骄傲。

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特殊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的锡伯族语言、风俗习惯、体育文化已与汉族人和满族人基本相同。新疆的锡伯族尚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体育传统等,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所以说地处西北、东北的锡伯族体育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都为传承和发展锡伯族体育文化,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锡伯族先民曾经创造的体育文化正在逐渐被忽视或淡忘,锡伯族体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出现逐渐消亡的趋势。锡伯族先民的体育文化记忆,以及他们留下的体育文化遗产,十分值得整理和研究。

1 锡伯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体育交流的平台,不仅展现竞赛水平的高低,还是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和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促进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国家提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锡伯族人民积极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为传承锡伯族祖先留下的丰富体育项目,保护好锡伯族多样性的体育文化作出了努力。

锡伯族第1次大迁徙到沈阳市新城子区兴隆台和黄家乡后,民间就有抓嘎拉哈活动。如今在锡伯族聚居区这项文娱体育活动仍很普遍[2]。嘎拉哈于2011年被列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伯族有支跤、抢跤、抱后腰子、“虎”等多种摔跤方法,农闲或节庆都要举行摔跤比赛。2008年,哈尔滨市锡伯族举行纪念“四·一八”西迁节活动时,吉林省长春市锡伯族代表队与哈尔滨市锡伯族代表队进行打“螃蟹”比赛。至今,锡伯族少年仍喜欢骑马,幼童则时常把树条或秸秆棍骑在裆下作为马骑着跑,成为好骑的遗风。虽然锡伯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锡伯族传统体育的数量、内容及表演形式相对其他少数民族优势不足,但锡伯族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尤其是射箭项目,锡伯族射箭在走向竞技化、大众化、娱乐化及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

2 锡伯族射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一书中,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射箭、摔跤、嘎拉哈、滑冰、打瓦、踢“熊头”、打“螃蟹”7个项目,这些项目集竞技性、娱乐性、表演性于一体,一直深受锡伯族人民的喜爱。从事渔猎的经济生产,到编入满族八旗驻防各地,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抗敌,都需要有精湛的箭法。锡伯族射箭,经过历史积淀发展成为民族代表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锡伯族运动员、教练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射箭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争得荣誉,也为中国射箭运动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1 传承射箭的历史文化,使射箭成为锡伯族文化的

象征符号 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美誉。弓箭不仅是古代锡伯族打猎捕鱼的工具,也是他们抵御敌人的武器。编入八旗后,要求锡伯人“一马三射”(即骑在飞跑的骏马上,在100m射程内要连射3箭)才能达到当兵要求。移驻伊犁的锡伯族编入八旗后,为提高战斗力,以练习弓马箭为主。按当时锡伯营的制度,男儿18岁要参加旗下档房和总管档房的选试,主要以弓马选试为主。考上者为伍克辛(披甲),领饷银,所以锡伯族青年从小就要进行射箭训练和比赛。伊犁河南岸驻守的锡伯营后来发展成今天锡伯族为主体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250多年来锡伯族中一直保持着射箭习武的传统,射箭运动在锡伯族传承始终未曾间断。自50年代开始培养的锡伯族善射能手誉满全国,20世纪70年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成立了射箭队,盖起了射箭厅。几十年来,察布查尔自治县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射箭人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3名,国家级运动健将15名。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金牌68枚,刷新全国纪录20多次[3]。

当前,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已逐渐失去意义,射箭逐渐转变为现代的一项体育活动,增添了民族体育文化色彩。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射箭活动,经过传承和发展,如今形成了具有锡伯特色的射箭文化,也是锡伯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锡伯族聚居区,每年西迁节都要举行射箭比赛,通常是村与村之间进行射箭比赛。箭靶使用土堆成的约66cm~70cm高的等边三角形土堆,2队各堆1个,比赛的距离由双方具体商定。比赛时,每队依次出1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各射2箭,第1箭先射客队的箭靶,第2箭再射主队的箭靶,以中靶的箭数多少决定胜负。评定最终成绩以中靶多或距箭靶远者为胜。锡伯族集体的荣誉感,村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射箭运动得以世代传承和发展。

现今,锡伯族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举办各种形式的庆典活动,射箭作为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从2011年以来,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举办中国·察布查尔西迁文化经贸旅游系列庆典活动,使西迁节成为全国展示本民族歌舞音乐、民俗文化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2014年锡伯族祭祖大典在新疆举行,1020名锡伯族人组成千勇祭队发射3060支鸣镝,象征锡伯族军民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查布查尔自治县还举办“中国箭乡·锡伯箭乡”、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等赛事,提高锡伯族射箭的影响力。参加射箭比赛,享受射箭乐趣,积淀的锡伯族射箭文化,提高了锡伯族人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使射箭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中国56个民族纪念邮票封面上唯一一个人物与弓箭印刻在一起的民族。

2.2 伴随着儿童成长的射箭游戏,延续着锡伯族射箭文化传统与记忆 锡伯族对射箭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和记忆,会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延续着锡伯族源远流长的射箭传统,对锡伯族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些与射箭相关的趣味性、游艺性、竞技性强的游艺项目,如,打瓦、射箭杆儿等,便会伴随着锡伯族儿童的成长,成为儿童间竞相追逐、嬉戏、竞技的活动内容,能使儿童身心得以锻炼和放松,增进儿童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的交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1 打瓦 参赛人数不限,双方通过猜拳,胜者“打瓦”,负者“立瓦”。比赛方法是将1块瓦片立在地上,在其一侧约6.67m外划1条“立瓦线”,距离可以自由商定。参赛者每名运动员手持1块瓦片,站在起赛线后轮流击打立着的“瓦”,打中者为胜。有的打瓦玩法需要完成7套动作,包括:单箭直射、单腿轮射、斜射、大骟马、虚射复原、斜身探海、鹰展翅,评定成绩以这7套全胜才视为总胜[4]。不仅儿童参与,成人也参与此活动。

2.2.2 射箭杆儿 参赛人数不限,比赛方法:每名运动员拿出相同数量的箭杆儿(高粱秸前端部分),堆放在1个圆圈当中,再划1条与箭杆堆有一定距离的起射线。比赛时,每名运动员手中持有1根粗重的高粱秸,叫作“穿”,将“穿”投向圈内的箭杆堆,以箭杆被穿出圈外多者为胜,被穿出的箭杆则归其所有。运动员按“穿”投出的远近依次轮流进行。黑龙江省双城县的锡伯族儿童,经常进行射箭杆儿的游戏。这些游戏保留了锡伯族射箭的痕迹[4]。在游戏中既锻炼儿童的臂力和眼力以及对“穿”的控制力,逐步提高击中目标的准确性,为日后成为好猎手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和射击技能保障。

2.3 沿袭锡伯族射箭习俗,使射箭比赛和表演经久不衰 弓箭在锡伯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民间仍然传承弓箭和射箭的习俗。男孩一出世就和弓箭结下不解之缘,谁家生男孩就在家门口用红丝线悬挂1张小弓箭,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1名弓马娴熟的勇士。长辈会用红丝绳扎1个小弓箭往“喜利妈妈”(家族谱系的结绳记事,象征人口兴旺和家宅平安的寓意)上系扎,预祝他将来能成为1名能骑善射的勇士。锡伯族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会以弓箭结缘,如果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向姑娘展示高超的射箭技艺。如果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就主动同他一起拉弓射箭,以此沟通情感,结为良缘[5]。弓箭寓意锡伯族人丁兴旺、婚姻美满、民族强健。

射箭成为锡伯族人民钟爱的竞技活动,特别是新疆的察布查尔自治县更具特色。从前,每当农历正月十五都要举行射箭比赛,为优胜者颁发弓箭、袍子和靴子等奖品。有时农闲或日常闲暇之时,也经常举行各种射箭活动。如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仍然保持射箭的习俗,每逢中秋节、春节、西迁节都要举行射箭的表演和比赛。东北的锡伯族也会在每年的西迁节庆祝活动中举办射箭等比赛和表演活动。射箭习俗延续锡伯族民族特征及其民族文化内涵,保持着民族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2.4 射箭是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浸润锡伯族人的精神生活 锡伯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故事、民歌、贝伦舞、刺绣、满文锡伯文书法、弓箭制作技艺、西迁节、传统婚俗。与射箭相关的内容有,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西迁节(民俗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迁节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是纪念锡伯族屯垦戍边的民俗节日,庆祝活动内容较丰富,包括射箭、比武、舞蹈等[6]。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既赞扬锡伯族人保卫祖国边疆的丰功伟绩,缅怀离别的骨肉亲情,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人民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其中射箭是庆祝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参加者不分年龄和性别,同场竞技,愉悦身心,也成为新时期弘扬锡伯族体育精神的窗口。

弓箭的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类)于2008年被列为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伯族射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于2009年被列为新疆自治区第2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伯族射箭(杂技与竞技类)于2011年被列为伊犁州第1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弓箭制作的传统技艺到射箭的传统体育竞技,再到民俗节中的重要射箭活动,可见,锡伯族射箭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射箭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政治功能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其中缺少不了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贡献。射箭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传承和发展射箭就是要保护锡伯族文化多样性,实现各美其美,让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受到尊重,也为保护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努力。

2.5 积累锡伯族的射箭经验,形成独创的射箭训练方法 锡伯族人自孩童起就很重视射箭,射箭伴随锡伯族人的成长。如,锡伯族男孩从五六岁开始,父亲就给他们制作木制的小弓箭,并带在身上,可以射麻雀等鸟,或者射土墙上的靶环。13岁时被编为预备队接受军事训练。到15~16岁,便以街为单位,组织他们早晚集中训练,设专人辅导射箭技术[7]。年满18岁,必须进过严格的披甲选试。一般在每年或隔年的正月十五日,要把适龄青壮年召集起来,进行百步距离的拉弓射靶,成绩合格者选为甲兵,可以领军饷或分得田地等待遇[4]。

几百年延续的射箭训练和比赛,形成锡伯族独创的训练方法,依次为增加手指手臂力量,压肩、压膀,以求拉弓用力一致,提高放箭射靶的命中率。依据弓箭训练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增强手指和双臂的力量,采用举石担、抬石滚,擎车轴等;压肩,压肩是指背向炕角(锡伯族房中三面有炕,西炕和北炕相连处成直角),双臂张开撑在炕沿上,双肩压重物,躯干下垂,双腿自然前伸,持续约一袋烟功夫;吊膀,吊膀是用2根约3m的长粗绳,一端制环,套在双臂靠近腋窝处,另一端挂在屋梁上,以此将人吊起来,并在上面做拉弓动作数次,近一袋烟功夫[8]。这些相对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一批批锡伯族神箭手,也很好地传承了锡伯族射箭文化。

3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为普及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体育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射箭是锡伯族体育文化的宝贵遗产,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传承锡伯族射箭文化,保留锡伯族射箭记忆,保护锡伯族射箭文化遗产,弘扬锡伯族体育精神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朴松烈.吉林少数民族丛书——吉林锡伯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6.

[2] 辽宁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志·体育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40.

[3] 吴拥政,谭灿,赵迎山,等.清代新疆军事体育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16(9):172.

[4] 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643-1646.

[5] 熊坤新,李建军.新疆诸民族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64-165.

[6] 郭凤兰,闫晓,庞辉,等.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现代节庆体育的关联性研究:以新疆自治区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5):404.

[7] 朴刚.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M].长春:长春电影制片厂银声音像出版社,2003:80.

[8] 徐玉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6.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rchery Culture in Xibo Nationality

CHEN Li-hua,LI Meng-hu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Dalian Minzu University,Dalian 116600,Liaoning China)

The Xibo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less populous people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splendid culture. Set of athleticism, entertainment, performance as one of the archery, wrestling, Gala, skating, playing tile, playing bear head, playing crabs and other projects have been deeply loved by the Xibo people. Xibo people have quot;archery nationalquot; reput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rchery culture of Xibo people through literature and fi led study. From seventy years of last century, Xibo athlet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untry,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rchery events, won med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rchery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he Xibo archery culture is always in the memory of the tribe; as the Xibo unique martial arts symbol, leaving a certain numb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enrich the motherland of the cultural treasures. Under the plan of quot;Thirteen Fivequo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and less ethnic minorities, it is still a cultur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 fi canc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Xibo archery culture, enhance the Xibo archery culture identity and protect the Xibo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Xibo nationality; archery; inheritance; sports culture

G852.9

A

1004-7662(2017)07-0074-04

2017-05-2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L15BTY002)。

陈立华,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体育和体育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锡伯族射箭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两支箭
学射箭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锡伯族西迁
射箭游戏
跳跳龙失踪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