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 迷茫中求进
——观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断想
2017-11-26赵立首都体育学院100191
赵立 (首都体育学院,100191)
螺旋式上升 迷茫中求进
——观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断想
赵立 (首都体育学院,100191)
当前,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笔者的观察,从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到基层教师,都存在一种认为“自己没有责任”的认识,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将继续,这会让学生体质的增强变得困难。但是,笔者也看到,一些优秀教师,正以一己之力,努力解决和增强自己所教学生的体质问题。其“钥匙”,就是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可利用的时间,促使其有效锻炼。这里的有效就是提高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与运动密度,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说到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其实是个老问题。在30年前的学校体育理论中就已经有所论述,体育教学中也有比较充分的实践。但是,“斗转星移”,这些好的理论、好的实践被“冷冻”了起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们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体质发展实际上退居其次的“怪”现象。其表现是:体育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体质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快乐,而忽视了学生体育学习中需要“强迫”和体验坚韧的要求。笔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是学生坚韧地锻炼之后的紧张情绪的释放过程,没有坚韧的锻炼,就没有紧张情绪,没有紧张情绪,就没有这种紧张情绪的释放过程,如何有真正的、有意义的快乐?
在学校体育领域中,还有一个“怪”逻辑。即,认为学生体质不好,是因为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不快乐。更不幸的是,有些人把体质增强不利,把学生们的“不快乐”,一股脑地推给了广大体育教师。当然,也有人也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学校里喜欢哪些课?”实际的反馈是,学生们大多喜欢体育课。这说明,答案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师不要自卑,不要自弃,更不要自损。
细想一想,体育教师依据什么上课?当然是课程标准,有时候是依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自我解读或自由解读,解读得透彻、全面,但大家很难看到这样一节“完美”的体育课。笔者想说的是,课程标准解读者,实际应该依据国情,在一个固定的时期,提出可行的、有主攻目标的解决方案。
这些年,学校体育理论界忽视了操作层面的试验和评估,忽视了国情,忽视了办学的条件,实际忽视了学生增强体质的问题。有些人生怕侧重了体质层面,生怕强调增加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会使体育教学的层次降低。笔者则认为,这种倾向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正确、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这些解读,创新不多,标新不少,甚至夹带“主观观点”。
在这次的展示课中,感谢我们的体育教师,凭着一己之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提高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密度,提高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的科学性。这种螺旋式上升既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提高。笔者进一步想到,为了落实国家对学生增强体质的期望,大家能不能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例如,在单元教学计划中,在学期教学计划中,甚至在学年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个“栏目”,把学生在体育中增强身体素质的设计和思考描绘在计划中。这样,增强体质的活动落实在每节体育课中就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计划而行。当前,在体育教学计划中,基本上是关注体育技能教学,忽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忽视健康体能教育的系统性,如此,增强体质就几乎是空话,即使有,也是“自由主义”式的存在。
根据笔者近期观察,见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一些课比较趋于发展体能了。努力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是本次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特点之一。本来,体育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还应该有健康教育,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等。但是,在一节课中,能否全能同时用“显性”的形式满足这些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很难。在一节体育课中,能否同时“平行”展示或实现这些目标呢?笔者觉得也会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应有一个总体设计。在一节课中要注意“叠加”理论的应用,即关注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不是技术重点)。一节课中的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非重点问题叠加其中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问题在于,体育教师总想把自己的课展示的“很满”。这里的“很满”就是,教师希望在一节展示课中“玩命”地把各种“新”的东西全面展示出来。其结果是,这些教师的每一个关注点,都展示得不充分;每一个关注点,都展示得不很合乎逻辑。观摩教师也感到,课上得累,看得也累。其实,本届展示活动指定课的教学比较简练,比较有清晰的逻辑,相对好理解,相对好学习。
关于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教育中有全面发展的理念,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这是“一级”全面发展。实际上应该还有“二级”全面发展,“二级”全面发展是对“体”的细化,例如,学生的身体形态要好、身体素质要好、运动机能要好、适应能力要好等。是否应该还有“三级”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例如,身体素质好就应该包括力量好、耐力好、柔韧好、速度好和柔韧好。有“四级”全面发展吗?应该还有。例如,力量好就应该包括上肢力量好、躯干力量好和下肢力量好;柔韧好就应该包括上肢柔韧好、下肢柔韧好、躯干柔韧好等。体育教学真得不容易,要使学生真正得到“体”的全面发展,而且做到“四级”全面发展,教师非下苦功不可,非严格要求不可。这比学习一点运动技术要难,但比学习一点运动技术更重要。在本次的展示课中,重视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课例不多,但是有,这让笔者感到欣慰。
曾经,笔者针对上一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写了一篇题为“关于运动密度与运动负荷的断想”的文章,大概意思是,探讨体育教学中运动密度“丢失”的问题。本届活动中,笔者开始关注“集体运动密度”问题。笔者认为,建立起“集体运动密度”的概念可能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重要尝试。在观摩本届展示课的过程中,笔者特别关注了一些课中的“集体运动密度”。笔者认为,“集体运动密度”好,体育教学的健身效率就高,管理效率也会高。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集体运动密度问题”,本意是提醒体育教师应努力增强教学的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班整体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要素之一。对此概念的解释是:运动密度分为个体运动密度和集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是指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运动时间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一般而言,这种运动状态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比较高,大家多认为它相对合理。“集体运动密度”是指全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平均运动密度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对于“集体运动密度”的评价可以考虑两个要素:其一,集体学习中的平均运动密度;其二,集体学习中最高运动密度的群(个)体和最低运动密度的群(个)体之间的离差。好的体育教学课,这种离差一定比较小,平均运动密度一定比较高。可以认为,提出“集体运动密度”的概念,不仅是关注全班学生锻炼的效果问题,更关注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把控教学全局与调动全班学生都能够“动起来”的能力。“集体运动密度”问题解决得好,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密度“丢失”就会少。
关于展示课中体育场地与器材的使用问题一直有争议。用得多了,观摩教师认为过于“奢华”,这种课也不可复制;用的少了,上课教师不容易把握这些“新”的学生(借班上课),不容易提高运动密度,也不容易展现课的丰富多彩和特色。据笔者观察,本次所观摩的课中,上课教师布置场地一般至少20min以上,这与平时上课完全不同。上课的经济性问题应该提出来,能少用场地器材就尽量少用。用得少,但课上得好才更有教学的“功力”,才能启发观摩课教师的智慧,才更容易学习和模仿。
笔者在观摩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仅仅看到的是“局部”,因此,只能是“断想”。不到之处,请广大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