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
2017-11-26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刻影响着社会稳定。目前关于群体性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提出措施与对策,而忽略了从心理学视角去探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而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集群行为,必然是群体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前提是要掌握特定个体、群体和社会阶层的心理诉求、社会行为及其互动过程。针对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破坏程度日益加剧,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仅停留在事发后被动的应对处置上,而应该更加重视此类事件的源头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鉴于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的力量,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无论是从治标和治本的角度来说,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提出了群体行为发生的“价值累加理论”,指出所有群体性行为的发生都由六个因素相互作用产生,某一因素单独出现不足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只有当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时,它们的价值才会被放大,群体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这五个因素分别是: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性信念、导火索以及社会控制的疏忽或失效。而一般性信念就是群体行动参与者对于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般性共识,本质上就是公众普遍的社会心理,它对于集体行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的一种表达,是社会整体精神风貌、社会运行机制效能以及社会聚合状况的直接反映,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某一时期的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发展态势,反映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体验,尤其是对自身利益、需求满足程度的感性反应。虽然社会心理是一种内隐的态度和情感,但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处在剧烈变革时期,既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多重社会矛盾的爆发期。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环境危机、社会公平下降、信任缺失、社会矛盾凸显等现实问题都会对公众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导致公众出现焦虑感、不安全感、相对剥夺感和不信任感。尤其是弥漫在底层民众中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消极社会心态的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容小觑的深刻社会心理动因,因此,凡是涉及社会公平、司法公正、腐败现象、弱势群体等敏感事件往往成为社会热点。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也是弱势群体在遭受利益损害后表达怨恨、不满和愤怒的集体行动,其背后的消极社会心态会使群体成员采取激进的行为方式,使集群行为的发生概率大为增加,因此,分析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了解社会环境变化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状态,了解社会成员对现行社会运行机制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认同和融合程度,对于预防减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心理动员机制
1.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反映着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受,这种感受会产生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某些领域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社会上的某些群体感受到他们所获得的生活条件和机会低于或远远低于所期望得到的生活条件和机会时,他们会感受到心理不平衡,产生被剥夺的感觉。这些消极情绪如果长时间积累,得不到释放或宣泄,一旦碰到诱发因素,就有可能转化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引发集群行为。可以说,由相对剥夺感引发的愤怒不满情绪是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心理基础。
2.从众心理与情绪感染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心理机制。大量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已表明,许多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在没有清晰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与其中,他们既与事件主体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又没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和动机,只是在群体的影响下本能地模仿他人的行为。因而群体行为中的带头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他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其他参与者模仿的榜样,使参与者不自觉地追随带头者的行为。此外,当个体置身于群体情境中时,如果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群体压力,这种群体压力也会促使他倾向于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此,群体规模越大,个体感受到的群体压力就会越强,从众效应就会越加突出。
在群体情景下,由于群体成员间所处情境、社会地位、态度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情绪感染现象也更易产生。情绪感染是与从众现象相伴而生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刺激、相互感染、相互强化而发生的情绪交互影响。在群体成员情绪的影响和传递下,个体会无意识地卷入到群体的狂热行动中。这种非理性的情绪感染会降低个体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人们会完全被动地接收和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进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不计后果的反社会行为。尤其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具有高度敏感性,更容易出现情绪感染现象。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现象是群体性事件情绪激化、冲突升级的重要心理推动机制。去个性化是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失去自身身份特征和个性感。去个体化具有匿名性和责任分散两个主要特征。匿名性使得个体的自我知觉能力和焦虑感减弱,参与者作为该群体的一分子,其行为被群体共同行为所淹没,个体单独行动时存在的恐惧焦虑心理会减轻或消失。参与者感觉大家彼此互不认识,不知底细,于是,责任感下降,自我约束放松,旁若无人,从而导致大量暴力行为的产生。
4.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群体性事件暴力升级的心理机制。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最初持有的某种态度和倾向,在经过互动交流讨论后,原有态度会向某一极端倾斜,要么极端冒险,要么极端保守。由于群体成员的生活经历、心理体验比较相似,他们更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这种相似的认知和不满情绪更易在互动中强化,变得更加极端化,这就使得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决策更加激进。另一方面,身处群体中的人们,迫于群体压力,也希望获得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同,因此,多数人都会主动调整自己的立场,向主流立场靠拢。
三、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
前已述及,社会心理因素和参与者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规律是影响群体性事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变量,只有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准确把握事件背后的深刻心理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只停留在事发后被动式的应对已明显的不足。因此,应根据群体性事件发展不同阶段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从群体性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置、源头治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
1.关注社会心态,加强社会心理的监测预警
社会心理是在特定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公众对于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态度和满意程度,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性指标。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的出现,到极端社会行为的产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发酵和爆发的过程,这就为社会心理预警和干预提供了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够定期对社会心理进行分析研判,了解公众的生活满意度、对各级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和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意向等,就能及早发现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及早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矛盾的不断累积。同时,通过对公众社会心态的分析,掌握公众普遍的心理需求,可以借助社区组织和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来缓解和疏导民众不满的心理和情绪,降低矛盾冲突发生的概率。
2.重视群体心理,控制处置关键点
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群体心理机制中非理性特征越明显,群体行为的激烈程度和破坏程度就会更强烈,因此,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不能仅采取行政管理方面的手段或措施,还应该考虑群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隐藏于行为背后的群体情绪,主动管理和引导群体情绪,控制带头者对其他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减弱非理性群体心理对事件的影响,避免冲突升级。
3.事发后主动回应,公开信息,疏导情绪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到冲突升级有一个情绪的累积过程,在事件发生初期,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群体情绪也不那么强烈,此时如果能够主动与事件主体开展对话与沟通,了解隐藏在情绪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对于控制事态升级和情绪疏导非常关键。反观有些群体性事件,正是由于第一时间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及时关注事件主体的不满愤怒情绪,没能主动及时与之开展对话,导致群体情绪激化,致使事态升级,错失了早期化解冲突的良好时机。
有学者指出谣言是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可以说每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谣言的产生。表面上看谣言是一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传闻,实质上它反映着公众的焦虑不安、愤怒不满情绪。群体事件发生后,许多参与事件的旁观者并不了解事件的真相,人们最为关注、最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信息,就会成为谣言的对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谣言的产生传播与突发事件对公众的重要性和这一事件所提供的信息的模糊程度成正相关,尤其是与自身安全和利益攸关的各种传言便会大行其道。如果事发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主动公布相关信息,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谣言一旦产生又会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流变、扩散,会进一步强化公众的非理性情绪,为下一步的应对处置工作增加了更大难度。因此,事件发生后,对事件信息的主动公开、迅速公开和全面公开,不仅有利于阻断谣言的传播,更有助于减少公众的恐慌和质疑,对于疏导情绪掌握主动非常必要。
4.人员隔离,控制规模
前已述及,群体规模越大,从众心理、去个性化等非理性群体效应就越加突出,因此,在事发后,必须重视人员管理工作,尽早将无关人员、旁观者与主要人员隔离,一旦越来越多的无关人员卷入,群体规模扩大,场面就会混乱失控。群体性事件中的从众行为和情绪感染等心理机制的产生、演化与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因此,要加强对聚集场所的管理。在聚集现场,可以通过广播向聚集人群说明情况,劝导无关人员离开,设立隔离线或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如有可能,在聚集现场安装摄像装置,增加威慑力,以打消因去个性化导致的法不责众心理。
5.创新社会治理,疏导社会心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源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倾听民意、疏导民众的社会心态。只有社会治理工作能够切实地把握社会心态、尊重社会心态的客观规律并且围绕着社会心态的调节和疏导展开,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化解矛盾。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具有社会治疗的功效,通过有效的对话,可以疏导民怨,澄清事实真相,重建信任。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由于缺乏对话机制,或是信息不公开,最终导致民怨积累,信任破裂。因此,通过合法、合理的制度与渠道使冲突双方通过对话促进沟通,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议题,释放紧张、敌对情绪,才能化解社会冲突,避免极端行为的出现。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归根到底是人们全部行动和思考的出发点。”当前民众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与利益需求密切相关,可以说群体性事件也是普通民众利益表达的社会形式之一,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让广大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有效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根本。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胡联合:《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其启示》,《探索》2017年第1期。
[3]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19期。
[5]王二平:《基于公众态度调查的社会预警系统》,《科技与社会》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