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雀舞”的流变看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2017-11-25邵声声
邵声声
摘 要:傣族孔雀舞从20世纪初期50年代到80年代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提炼民族性格和再创造,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了明显的现代色彩,抛弃了原来单一、缺少变化的舞蹈特性。从原生态的孔雀舞到现代杨丽萍的《雀之灵》,孔雀舞从一个民间的舞台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进入21世纪,以市场为导向的文艺线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不禁令我们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感,大力的保护原生态傣族民间舞蹈,及现代人对古老艺术的传承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民族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44-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舞蹈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56个民族的舞蹈各具特色。其中傣族是一个热爱自由、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乐舞文化历史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凝练洗礼,傣族舞蹈从内容、形式、种类套路等若干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舞蹈文化财富。
一、什么是傣族“孔雀舞”
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靠边境的地区,主要信仰小乘佛教。傣族人民热爱艺术、能歌善舞。“孔雀舞”作为傣民族的代表性舞蹈,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孔雀在傣语中被称为“嘎洛涌”,“烦洛涌”,或“嘎楠洛”,其舞蹈语汇异常丰富,形式完整,风格突出。光手式就有好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孔雀手式,掌式,眼式等。步伐又有“踮步”,“起伏步”等。舞蹈风格分为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民间多条此舞,这类舞,膝部起伏较刚韧,手上动作柔韧,手上动作柔韧挺拔而舒展,小脚较有力突出其“三道弯”造型梭角较明显,动作较大很健美。放大的柔肩、拱肩、碎抖肩,加强了舞的刚韧而舒展的动作特点;第二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第三为小孔雀舞,表现在小孔雀的舞蹈,这种舞,膝部常用快速的小颤、以及没有起伏的的矮步,小腿显得非常轻盈灵活,主力腿常用蹲地小跳使舞蹈非常活泼。手上动作变化轻盈而灵敏,三道弯道造型小巧玲珑。常用连续的小耸肩使这种舞蹈轻快、活泼、热情。鼓点快速而轻巧。
二、“孔雀舞”的流变——上世纪从民间走向舞台
在20世纪初期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毛相跳的《双人孔雀舞》是孔雀舞最早的舞台杰作,他在传统孔雀舞基础上开创了徒手孔雀舞,并形成了一套由简至繁、章法清晰的舞蹈教材及教学体系。1956年,他在传统孔雀舞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改编,创作了《双人孔雀舞》。毛相是一位在傣家泥土中成长起来的乡土艺术家,由于受傣族民间艺术的熏陶,由于他特有的勤奋和悟性,使他成为传统孔雀舞的集大成者。
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品程度不同的运用原始舞蹈的素材,经过提炼民族性格和再创造,形成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作品,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民族特色较为浓郁,虽然经过创作但仍然可以看到原始素材的存在,可以具体指出作品中的某段某节某个动作来自原始素材。在旋律和节奏上明显的增加现代色彩,抛弃了原来单一、缺少变化的舞蹈特性,但是对于技巧要求并不是特别高,艺术风格比较大众化,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流传,不过于强调创作者的个人风格。这一类创作主要以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为代表,刀美兰是毛相的学生,她在继承传统傣族舞蹈的基础上,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刀美兰的代表作《金色的孔雀》,就是在继承傣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孔雀舞蹈语汇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舞蹈的语汇,从而赋予了孔雀舞一种新的表现:典雅、传情,具有更高的审美格调和文化内涵,具有艺术表现的开拓意义。
80年代之后孔雀舞进入了一种民族审美性的继承,吸取民族的精魂、脱胎换骨的创作方式使这类作品的标志,它需要改造者对少数民族的舞蹈及民族历史、风俗、宗教心理素质等有深入的了解,并能融会贯通,能够熟练地把握民族舞蹈的内涵和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概括、提炼出基本特征,运用现代技巧和综合表现手段进行创作,着意于神似而不是形似,看不到原始素材的堆砌,甚至看不到具体的原始素材,但是它闪耀着民族舞蹈的风采,这些作品即充满现代的气息,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既要有对民族舞蹈的透彻了解和悟性,更要有高超的技巧,这里主要以杨丽萍的《雀之灵》为代表。如果说, 毛相的孔雀舞主要是对传统傣族舞蹈的继承,刀美兰的孔雀舞是在对传统的继承、提炼、创作基础上的发展,那么杨丽萍的孔雀舞则是舞蹈艺术家的一种个体创造。杨丽萍的《雀之灵》表演与其说是一种傣族舞蹈风格的呈现,不如说是一种心象的反映。舞者借孔雀之形,传达着自身对生命的体悟和感受。作为新时期孔雀舞的代表,杨丽萍既代表个体,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群体。
从原生态的傣族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从刀美兰的《金色孔雀》到杨丽萍的《雀之灵》,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从舞台走向了世界,走进了课堂也走进了人们的心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舞台作品形式不断提高,编导越来越注重舞蹈本体美的形式的开掘,对于传统的忽视和不尊重,加大了与民族的距离。其次,以市场为代表的另一形态民族舞蹈,完全以市场为出发点,将传统异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不仅是形式上的,也是观念上的,它显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整体转化过程。2002年,中国歌舞团推出了大型歌舞《秘境之旅》可以算作民族民间舞创作“时尚化”的代表作品,这一次名为《碧波孔雀》的舞蹈,以一种艳丽的色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世纪之初的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强力推动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艺线路也越来越堂而皇之的被人们认同。同时也加剧了民族民间舞市场化,商品化,时尚化的趋势,并引发了相当的争议。与以前的民族民间舞蹈随时代而创新不同,《碧波孔雀》的出现更令我们具有一种文化危机感。
三、傣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傣族的传统文化想要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先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核心不变之下,开始发展。
(一)大力保护原生态傣族民间舞蹈
我们所要下大力气加以保护的是传承于民眾中的存活于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的原生态傣族民间舞蹈。因为“原生态”最大量的保留了原始傣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傣族民间舞蹈的根,是傣族民间舞蹈发展源泉。只有保护好“原生态”,我们才有可能再去谈发展。
(二)建立傣族传统文化的信息库
将原生态的傣族舞蹈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不仅包括原生态的舞蹈音像资料,还应包含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表演技法,舞蹈感觉的影音记录和本民族文字记录。以及有关该舞蹈缘起,历史,传说,含义等方面的详尽文字资料,并辅以该名族舞蹈流行地域的自然风貌,人文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背景资料,才能完成完整的全息资料链条,而不是使原生态民族舞蹈孤悬与冰冷的民族舞蹈教材里,成为无法解读的天书。
(三)抓住傣族舞蹈的根与魂,结合现代创作意识,实现傣族舞蹈的完美舞台呈现
素材的充实,民族本体核心审美意象的把握,是成功进行傣族舞蹈编创的必要条件。编舞的技法在有了根和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跨越舞种的鸿沟,科技手段的运用则给了舞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由此可以使舞者的舞蹈创作和舞蹈实践进入崭新的领域,展现全新的时代风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傣族舞蹈的振新和发展,将由此步入全新的轨道。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面临着与民族舞蹈同样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何在接纳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优良部分加以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是新世纪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通过前述章节的引证和论述,从孔雀舞发展历程所折射出的民族舞蹈发展道路启示,也令我们对当代民族舞蹈创作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层的反思。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孔雀舞只是这文明之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即使之于沧海,每一滴水都有其闪闪发光的宝贵价值。如何使这朵浪花不致湮灭,如何使这一滴文化之水不会消亡,同样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祖国的文明,文化和艺术之树万古长青,并绽放出最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石裕祖.看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