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世纪西方扇文化发展演变探析1
——以俄国扇文化为论述中心
2017-11-25杨祥民全行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文/ 杨祥民 全行 ( 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
17—20世纪西方扇文化发展演变探析1
——以俄国扇文化为论述中心
文/ 杨祥民 全行 ( 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
17世纪到20世纪这段时期,西方社会发生诸多改变,扇子作为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是这段时期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的写照。西方扇子的装饰风格、设计演变,深受不同阶段社会大环境和审美趋势的影响。俄国扇子在学习欧洲先进国家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制扇风格。通过对于西方扇文化发展的述评解读,从而实现对该时期西方艺术、设计、审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认知。
17—20世纪;扇子;扇文化;俄国;英国;法国
人类早期在大自然生存、生活的过程中,渐渐创造出扇子这种器物。最早是摘下一片叶片、猎取一宗禽羽,来遮挡烈日,可招风纳凉,或驱走蚊虫。后来几经琢磨发展,扇子这种器物渐渐设计成型和固定下来,且经历了由简至繁、由实用到审美的过程。扇子的装饰进化过程中,有匠人的巧夺天工,有文人的挥毫泼墨,也有整个社会特别是上层人士的积极推动。后来扇子早已超越了其最初的物质实用功用,而成为尊贵身份的象征,文化精神的体现,由此发展出别具一格又与时代背景、地域特征、艺术潮流相呼应的扇文化——不仅有中国的扇文化,也有西方国家的扇文化。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已最早从中国进口精美的折扇,并转而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当时这种来自东方的折扇非常珍贵,只有欧洲皇室才能够获取使用。例如当时统治英国的亨利三世,他就是扇迷,对扇子抱有极大兴趣,从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英国制扇发展。英国一方面从亚洲进口折扇,另一方面自身也成为欧洲扇子的主要制作者,生产出价格更加低廉的扇子。与之相反,意大利人则坚持走高端路线,善于制作带有精致手绘、价格昂贵的折扇。
图1 荷兰,17世纪末18世纪初,36.3*33cm
图2 意大利,1760-1770,28.5*51cm
在后来的发展中,欧洲制扇行业的中心又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到18世纪70年代,巴黎有150多家制扇工厂,有6000多名扇子制作工人。其时人手一扇,就如同今日手机的流行,可谓兴旺发达,一时无两,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道景观。
17—20世纪时期的西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演变,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原来止步于上流社会的扇文化,也日渐影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中去。这就类如中国古诗提到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西方欧洲的扇文化,与亚洲的中国、日本等还是有所不同。
欧洲国家中的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扇子制造业较为发达,扇文化也发展很充分,相关研究著作非常丰富。但地处欧洲北部的俄国气候较为寒冷,扇史资料较为匮乏,对扇子发展、生产工艺、流通应用、重要制扇人员等信息,都缺少详实明确的记载,因此俄国扇文化的研究也是最被忽略和极其欠缺的。
其实在17世纪,扇子的使用就已经很普遍了,而且屏风(screen)也有使用。17世纪折扇和屏风都已经被引入到俄国,而且两者并存,屏风通常用鸵鸟毛制作,而折扇用绸缎、羊皮纸制作。俄国宫廷皇室对于扇子使用的记载,要追溯到17世纪,也是第一次有关俄国扇子使用的记载。17世纪的俄国与欧洲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用鸵鸟毛制作的屏风,以及用绸缎、羊皮纸制作的折扇,就是这时候从欧洲引入俄国,欧洲的科技、文化、流行风尚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俄国。
俄国人早期还只是在宴会庆典等重要场合,才会使用扇子这种佩饰,直到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时期,出现了大量鸵鸟毛、孔雀毛设计制成的繁复的扇子,扇柄也异常精美,而最为昂贵的无疑是为沙皇皇后所特制。因为扇子制作的精良品质,和其作为身份代表的重要性,皇室宫廷中的男男女女都很喜欢扇子,但男性只能在庆典中使用扇子。和其他国家一样,俄国的统治者还常常把精美的鸵鸟毛、孔雀毛制成扇子,作为外交礼物送给要人。
17世纪下半叶,俄国宫廷对扇子的喜爱大大推动了官方扇子的生产和制作,艺术家们也会在复活节为沙皇皇室献上扇子作品。这个阶段俄国社会正在全面学习欧洲,扇子制品中有一种对荷兰扇子样式的效仿——亦称为“东印度风格”(the style of the East Indies)。精雕细琢的扇柄衬托着扇面,在一块透明的云母上,画有两个被绿植包围的半裸女性,扇面边缘包裹着彩色缎带,悬挂着不同颜色丝绸制成的流苏,仿照鸟的羽毛样式而布列,整把扇子的色彩形制具有热带地域风格(如图1)。
图3 德国,18世纪中期,26.5*44.5cm
图4 法国,1770年左右,28.5*53cm
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已经打破了俄国人既往的生活方式,完全颠覆了俄国的社会风俗,特别是1718年颁布的宪章,赋予贵族妇女更多地参与宫廷生活、参加各种聚会的权利。这就扩大了对扇子的需求量,有力地推动了扇子产业的发展。1715到1722年间,圣彼得堡等城市的制造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扇子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也受到了积极影响。
包括俄国在内,欧洲国家制扇的黄金时代开始于18世纪中期,这个阶段扇子还被视为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俄罗斯帝国皇帝(1762—1796年在位),汉语标准翻译为叶卡捷琳娜大帝,港澳台地区熟称为凯瑟琳大帝(Catherine II)。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君权的一种特殊象征,折扇一度成为女性时尚中强制性的、不可或缺的佩饰。一个英国人曾经写道:“扇子的使用是多么广泛啊,如果一个女人没有拿着扇子,那就像一个骑士没有佩剑,那该多尴尬!”
虽然俄国人对中国和日本的扇面描绘风格和主题非常痴迷,俄国从亚洲进口的扇子要少于西欧国家,这应是缘于地理和交往方便的优势。扇子的制作已经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如书画家、雕刻家、珠宝师、木雕匠、骨雕匠、纸张专家等,各个领域的资深手工艺者都参与到扇子的设计制作中来。18世纪的扇骨通常使用象牙、贝类、珍珠母,使用木、铜、金、银、动物骨骼相对较少。其中最为昂贵的扇骨,是那些装饰有彩色珐琅、青铜、金银或者奇石的,比如意大利的折扇“黎明”(Dawn)就属于这类(如图2)。
18世纪欧洲制作折扇的扇面材料,主要有纸张、丝绸、羊皮纸或者皮革,装饰有彩绘、刺绣、蕾丝等,彩绘主要是水粉,对墨汁的使用比较少,这与中国扇面画截然不同。18世纪末期水彩画流行起来,扇面内容往往借自圣经故事、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通常是描绘几个人物,与中国山水、花鸟题材绘画也形成了差异。
还有特地为统治者或是地位较高的人制作的扇子,扇面上就是扇子主人的自画像,有时还有象征着军事胜利、加冕仪式的描绘。18世纪欧洲对象征性描绘的迷恋,在扇面绘画上有明显表现,象征性形象不仅仅单个表现,还会放在大场景中全面诠释,其中“爱”的主题最为常见。当时人们最喜欢的、最流行的扇面绘画主题,主要是些英勇的战争场面、温馨的田园风景以及浪漫的男女约会。
18世纪俄国的扇子还以扇面精致为显著特色,俄国扇面通常会在装饰元素周围存有留白,早期作品的留白尤其多一些,与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可谓异曲同工。欧洲很多国家的扇子形式也会模仿中国样式,例如把一些中国艺术元素镶嵌在扇骨的雕刻中,德国的折扇“丰收的葡萄”(The Wine Harvest)就属于这类(如图3)。
欧洲18世纪中期以前,扇子基本保持着巴洛克的装饰风格,笔直窄细的扇骨,宽大华丽的扇面,扇面上几乎被绘画作品完全占满,到了洛可可风格流行的时期,随着女性服饰发生重大变化,扇子的样式也随之改变。整个18世纪,欧洲扇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从容发展,一直没有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有大的改变。
18世纪50年代,扇子本身的设计发生了改变,从夸张的、繁缛的、束缚于装饰内容的设计,转变为开始注重实用和使用习惯的设计,扇子变得更加轻盈、活泼、生动,但也渐渐失掉了庄重之感。在此之前的扇骨多有复杂的雕刻、丰富的色彩,现在扇骨则变得更简单,只是专注于雕刻的精致、通透,同样体现出高超的技艺。
18世纪70年代,女性服饰越发轻便,也更短小,穿起来像一个灯笼罩在身上,用缎带、花结、各式各样的花饰来装点。这个时期的扇子相较于50年代,体积更小、扇骨变短、扇面变窄。从设计上看,曾经一面扇面就是一幅画,现在变成了几幅独立的小幅画作,清晰又对称。相对于西欧扇子,俄国扇子的雕刻要朴实一些,但是十分考验工匠对工具和材料的把握水准;而西欧的扇子虽然与俄国扇子规格相类,但装饰却繁复很多,装饰意味过于浓重,例如18世纪下半叶,丝线更多地运用于西欧扇子的装饰,扇骨的装饰上镶嵌了各种形状的金银片,法国的扇子“恋恋捕鸟人”(The Bird Catchers in Love)就比较典型(如图4)。
18世纪末,亮片常被用于扇面的装饰,有的英国扇子甚至整个扇面都是由亮片和丝线装饰的。18世纪90年代,扇子的体积大幅缩小,也因而得到了一个名字“矮子”(Lilliputians)。扇骨从之前展得越来越开、越大,到这个阶段变得再次收拢、收小,扇骨与扇面的组合也比较像18世纪上半叶的样式,并且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期。
纵观18世纪,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扇子的形式和装饰风格始终追随着流行趋势而波动变化,但其发展主体还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扇子设计中,即使是在巴洛克、洛可可时期,还是可以看到古典主义风格的痕迹。扇子虽然成为女性的佩饰,却是女性配饰中最灵活的一种,而且创新性也一直走在女性服饰发展的前面。著名作家德施特尔夫人(Madame de Staë)1通常被称为德施特尔夫人,是一位法国妇女,她的一生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事件重叠在一起。她是拿破仑的主要对手之一。她以口才而著称,并积极参与了时代的政治和智慧生活。她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批判的还是虚构的,都在欧洲浪漫主义史上留下了印记。说,她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一个女子使用扇子的方式来区分她是一位公主、伯爵夫人还是侯爵夫人,整间衣柜里的服饰中,只有扇子才能被使用得如此精妙,以致于认为“美人的扇子就像世界的权杖。”西方扇子也常常充当诗歌、格言、歌曲的载体,与中国扇面上书写诗词、格言如出一辙,扇面上的这些作品可以让持扇者倍感荣耀,彰显他们的高尚情怀。
19世纪初,“帝政风格”(the “Empire”style)2帝政风格又译“帝国风格”,是拿破仑帝国的官方艺术风格,1804年登上皇帝宝座的拿破仑一心想效仿古罗马帝国的模式建立起统一的欧洲,帝政风格就是这一观念的产物。帝政风格非常强调帝权象征,系回归到希腊、罗马及埃及设计的古典路线,典型帝政式装饰物包括各种有翼的图案(象征自由)、希腊瓶饰(Greek vase)、月桂花环(laurel wreaths)、竖琴(lyres)、武士的钢盔(helmet)和鸽子(dove)等。形成,扇子也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服装多用轻薄的织物,比如丝绸、绉丝、薄纱等,颜色也清淡柔和,剪裁修长,腰身紧收,有意模仿古代服装样式。这个时期开始,扇子又一次缩小体积,为了迎合轻盈的服装趋势,扇子多用半透明的纸张或绉丝制成,色彩也活泼明丽,还有的装饰有丰富的金银亮片。从实用角度考虑,服装越来越轻薄,所以不再需要大体量的扇子,因此扇子的体积缩小了。而在寒冷的季节,女士们手中仍握有扇子,用途就多为装饰性的了。这个时期也有少量扇子由厚重的纸张或布料制成,扇子的装饰上充满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和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意味。
直到1827年,扇子体量都是较小的,之后受时尚趋势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也有了新的样式。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浪漫主义取代了感伤主义,影响扩大到了服饰设计。接着,“第二帝国巴洛克”(Second Empire Baroque)3又称第二帝国风格(Second Empire style),在巴黎的美术学校发展起来。这一风格于19世纪末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很快成地为扩张中的城市和各国政府新建公共建筑的正式风格,巴黎歌剧院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该风格的特征是,建筑宏伟,按轴向排列的房间分布对称,有大量古典主义的装饰细部,建筑末端或中心处常有前凸的亭阁。风格出现了,扇子的设计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扇面的设计中再次出现了城堡、骑士、游吟诗人的形象,多少表现出一种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倾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19世纪服装时尚化的同时,扇子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商人、神职人员等中产阶级的生活。19世纪中期欧洲的民主思潮,也在扇子的主题上有充分体现。这个时期装饰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再次被运用,女性服装剪裁的变化和服装体量的增加,反映在了扇子的设计中,扇子的扇骨变得大而厚,装饰中只有少量的绘画和刺绣。19世纪70年代初,女性服装又经历了重大转变,厚大的衬裙消失了,服装体量减小的同时还增加了拉长身形的设计,类似于18世纪下半叶的形式,扇子也受此影响,形式上更加接近巴洛克时期的风格。
图5 俄国,1870年左右,27*51cm
图6 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24*37cm
俄国扇子的蕾丝边都是利用边角料制作的,用羽毛尤其是鸵鸟毛制成的色彩丰富的扇子,因为非常稀有而受到特别的欢迎。有的扇子就是为了参加某个特殊场合而准备的,这种扇子上通常会写有日期、主人姓名的缩写、花押字或是几句纪念性的题词。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扇子的使用渗透到更低的社会阶层,其价格也有下降的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扇子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新艺术运动的深刻影响。1908年以后,我们再一次观察到扇子的体量变大,扇骨十分精美、修长、有意地简化,通常都有精美的雕刻,还有新形式的镶嵌和绘画。扇面多是半透明的,色调昏暗,凸显着新艺术运动的符号——白昼与黑夜。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浪漫的、东方的、古典的装饰倾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俄国等西方国家,老式带手柄的屏风状(old handle screens)的扇子再次流行起来,但是它们的扇面上会装饰有骨片、贝类或者其他坚硬的装饰小物,比如当时这件俄国的扇子(如图5)。
20世纪初开始,时尚元素似乎又顶着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第二帝国主义(Second Empire)”的名义卷土重来了。随着西方生活节奏的变化、社会变革、战争影响,尤其是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彻底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之前习惯使用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扇子的使用。扇子正式走向通俗化、民主化,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它们还被用在节日庆典等场合,并且可以作为纪念品收藏存留。扇子从最初的招风纳凉用具,演化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到再次扮演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可谓是历经了一个圆满的轮回。再到后来,随着电器发明和普及,扇子的实用功能大都被电扇、空调所取代,只有其承载的文化艺术功能依旧无可替代,历久弥新(如图6)。
[1]杨祥民.略论人类早期扇子的形制 [J]. 美术观察,2016 (5) :126-127.
[2]吴奕芳. 俄罗斯艺术里的中国风尚——18世纪中国艺术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及作用[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9,(04):54-55.
[3]谌北新. 漫谈俄罗斯美术[J]. 美术,2000,(06):34.
[4]张玉能. 西方美学关于艺术本质的三部曲(下)——人类本体论美学艺术本质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29-37.
[5]王美娜.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贵族庄园[D].陕西师范大学,2007.
[6]杨祥民. 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
[7]刘亚丁. 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文学、艺术本土化转向描述及原因探寻[J]. 中国俄语教学,2012,31(02):59-63.
[8]Fans, Alexander F. Tcherviakov, Sirrocco:Parkstone International, 2014.
[9]George Woolliscroft Rhead,History of the fan,London, Kegan Paul,Trench, Trübner&co.ltd.1910.
[10]Alexander,Helene.Fans.Batsford.1984.
[11]Armstrong,Nancy.A Collector History of Fans.Studio Vista.1974.
[12]Walker,Robert.Catalogue of the Cabinet of Old Fans.Sotheby Wilkinson and Hodge.1882.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Fans Culture from 17th to 20th Century——Centered on Russian Fans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7th to 20th Century, many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western society. As a product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t and life, the fan is a portrait of the social customs and spiritual features of this period. The decorative styles and design evolution of Western fans are deeply in fl uenced b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trends at different stages. While learning from advanced countries in Europe, the Russian fans also formed their own regional style of fans-making. Through the review and com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fans culture, we can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art, design, aesthetics and social life in this period.
17th-20th Century; fans; fans culture; Russia; Britain; France
10.3969/J.ISSN.1674-4187.2017.05.004
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史论。
1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西扇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DF5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方扇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YSC010)、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中国扇文化研究”(项目编号:NYS21400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姥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