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
2017-11-25李娜
李 娜
浅谈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
李 娜
文章以艺术行业所面向市场的现状作为主要背景,首先分析了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作品无法实现市场转型的原因,然后通过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三个方面针对如何保证学生作品市场化的成功转型提出了建议,供高职教师参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学生作品 市场转型
一、前言
作为拥有庞大学生群体的专业,艺术设计每年所产生的学生作品数以万计,如果教职人员能够以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出发点,将学生作品的艺术感和整体质量进行提升,保证其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呈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艺术行业发展的效果,因此,现阶段高职教师最关键的工作内容在于如何实现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
二、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作品无法实现市场转型的原因
(一)作品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艺术设计学生在进行课堂练习或是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自身主观能动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选择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前进,该类作品无论是在思路或是表现形式方面都过于雷同,自然无法具有市场价值。
(二)课程设置的不科学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无法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仅无法实现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抵触心理,这对于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1]。
三、实现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作品市场转型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学方式
由于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参与过社会实践,对市场现状的了解存在偏差或不足,因此,想要保证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优秀的艺术设计教师所肩负的职责不仅仅是将该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向学生进行传递,还应当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以项目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教师在针对“图形设计”一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堂引入,例如让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企业LOGO进行描摹,再以此为开端,将图形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深化,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其加以掌握。然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相关项目进行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主要是当学生设计完成后对其成果进行指导和点评,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进行提升[2]。但是上述教学方式常见的平台为针对研究生或是博士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中出现的概率极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导致艺术设计学生作品无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进而导致市场转型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现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二)开创艺术设计工作室
虽然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具有扎实功底和优秀创意的学生而言,相对刻板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创建相关工作室,或是鼓励学生自行开创工作室,这对于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高超实践能力的艺术专业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课程设置加以完善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对学生在设计作品过程中将自身所学知识进行体现的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想要保证艺术设计作品市场化的成功转型,对课程设置加以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课程设置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体为教研主任,这就要求教研主任不仅需要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准确掌握,还需要明确自主、创新对于艺术设计学生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置成果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通过对各高职院校进行走访和调查可以发现,教研主任一职通常由所对应专业的专家或学者担任,虽然他们能够保证所设置课程方案的理论性,但由于这部分人员接受教育的环境往往对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实践重要性被忽略的问题始终无法避免。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应当从教研主任的人选作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思维活跃、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是将多名擅长不同领域的教师进行合作,都能够实现对课程设置加以完善的目标,保证学生艺术设计作品所具有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呈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众多高职院校针对艺术设计所开展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想要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促进艺术行业的发展,最有效的策略在于提升学生作品所具有的市场价值。因此,本文从转变教学方式、开创艺术设计工作室和对课程设置加以完善三个方面,对如何保证艺术设计学生作品面向市场的成功转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下一阶段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1]谢京茹.浅谈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J].电影评介,2015(04):104~106.
[2]王英.关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设置的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4):58~60.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533800。
李娜(1982-),女,浙江宁波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