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之双赢策略
2017-11-25李晓超
李晓超 孔 博
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之双赢策略
李晓超 孔 博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并加快了社会对翻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了切实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达到专业技能和翻译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分析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翻译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力求找到促进独立学院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双赢策略。
翻译教学模式 地方经济发展 双赢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更多的翻译专业人才,来架起不同文化之下的交流大桥。所以翻译这门学科也就自然地参与到了各种经济活动中,不仅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走向。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中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更应不断改革目前现有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二、独立学院翻译教学现状
(一)教学条件
现阶段独立学院翻译教学主要承袭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缺乏自身特点。教学材料多是文学文本类的翻译,缺乏与现代经济发展相接轨的翻译练习,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情况因素。此外,很多独立学院的教学设备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与设备要求较高,除基本的多媒体设备之外,还应配备专门的口译实验室以及相关录音设备供学生实践训练。但目前许多独立学院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教学设备并不完善。
(二)师资力量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硕士学位,但专业方向却未必是翻译专业,许多教授翻译的老师并没有太多的翻译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翻译的理解和教学都是有限的。而目前翻译领域很多非常有实践经验的翻译人员又由于职称和薪酬等原因不愿做相关的翻译教学工作,这就使得目前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的师资力量呈现较为尴尬的境地。
(三)学情分析
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甚理想,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虽然经过了一年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英语水平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达到统一标准。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多数同学对英语学习感觉茫然,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主观能动性差。
三、地方经济发展与翻译教学的互动双赢
(一)创新翻译教学培养模式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考虑到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翻译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关注人才市场需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文化学习意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翻译能力,突破课堂教学局限。教师除在课堂教授之外,还应开辟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二)创建校企结合模式
翻译教学的发展前景决定了传统课堂的讲授已经无法满足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校”与“企” 的有机结合为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孵化器”,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翻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选择本地知名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翻译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视野,为未来的就业拓宽渠道。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翻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性强,所以也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形成以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有机综合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看法,并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充实补充现有的评价手段,还能推动翻译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结语
翻译教学模式既是一个传统的教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翻译,作为和经济发展连接紧密的学科,培养的不仅仅是语言类的学生,也会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翻译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翻译本身的性质和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达到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1]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翻译,2010(2):39~43.
[2]王莹.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98~99.
[3]杨荣翰.构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高校互动双赢模式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4):76~78.
[4]杨敏,赵新松.市场引领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教学[J].衡水学院学报,2013(8):100~103.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本文系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060。
李晓超(1984-),女,吉林四平人,硕士,讲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汉翻译;孔博(1982-),女,吉林四平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