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策略的探讨
2017-11-25吉翠雪
吉翠雪
对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策略的探讨
吉翠雪
高校学生干部是直接参与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支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何管理好这样的一支队伍,是每一个高校都应重视的事情。本文从培养方向、人员更新、考核激励三个方面谈谈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想法。
高校 学生干部 管理 培养 人员更新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包含了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干部、社团干部以及班级学生干部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直活跃于高校的各个角落,他们充当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广大学生的联络员。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否能够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干部也以自身同时为学生的这样一个身份在学生群体中,作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的标杆,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宿舍公寓文化建设乃至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这样重要的一股力量,需要高校管理者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其形成良性的机制,为加强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发挥其作用。
一、建立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向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左膀右臂,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学生动态的眼睛。
首先,要培养学生干部辨别问题的能力。学生干部遍布于广大学生活动中,无论在宿舍、食堂、教室等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身边同学的动态,但是,那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干部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其次是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学生干部首当其冲的第一身份是学生,而后才是干部。所以,学生干部当以学业为主,在保证完成学业前提下,再去扮演好干部的角色,去完成所担当的任务。再次,要正确处理自身与同学、老师、团队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既是监管者、也是参与者、协作者这样的多重身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最后,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干部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不但有监管的职能,很多时候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要懂得自我约束,在经营好自己的同时才能谈得上监管他人。
二、建立学生干部人员更新制度
随着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便不断的处于补进和退出的局面。这样的人员的流动更替的特点,让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成了一项常规而又重要的工作。学生干部的人员更新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干部组织内部的晋升(这里指的是学生组织的主要学生干部,也就是主要负责人的更替),另一个是外部人员的加入(这里指的是新生的加入,作为组织的新生力量)。这两个部分的人员更替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学生组织的工作。所以,对于组织内部主要学生干部的选拔晋升以及外部人员的加入,要有一套完好的制度。以笔者所在的海口经济学院学生会下属的某个组织为例,主要学生干部的选拔晋升要根据学生干部在本组织内部的工作业绩以及本人的意向,书写岗位竞聘申请书,并参加由上一任的组织主要负责人召开组织内部竞聘会议,由竞聘者进行述职,回答上一任组织负责人的有关提问。以这样的方式选拔出下一任的组织主要的负责人。对于外部人员的加入,在高校里我们经常称之为纳新,一般安排在9月份新生入学开始,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大一的新生。正式的纳新一般会在新生军训期间,为期三天,各个组织在规定的范围设立自己的纳新点,接受新生的报名,然后通知面试,最后选拔合适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一个组织这两个部分的人员更替是分开进行的,组织内部的主要负责人的晋升更替一般会安排在纳新之后,这样有利于人员的稳定,也可以将纳新的这一部分工作纳入组织内部晋升的一项考核业绩。
三、建立高校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方式
考核激励也是管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方法之一。在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上,要有一套合适的考核制度来激励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如果在组织内部工作,无论做得如何都是同样的结果,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无法高效的开展工作。
人的期望是否能够得以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取决于他所在组织的给予的报偿,组织将需要实现的每一个目标量化成考核的项目,每个人在全力以赴的达到考核标准时也帮助组织实现的组织目标。
考核目标要量化进行操作,可以将组织工作的具体工作任务、在工作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对于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组织纪律的遵守等量化作为考核的目标,设定分值,在每个学期末根据最终的分值评选出先进工作者或者先进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结语
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管理中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干部各方面的能力;还要建立良性的人员更新的机制,让学生干部队伍有延续,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充分调到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发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
[1]邹俊.“90后”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探索与实践[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郑旭敏.高校学生干部心态管理探析[J].教育评论,2010(04).
[3]余洪.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03.
[4]曲宏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的关爱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5]王朝辉.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01).
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