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17-11-25王宗良

长江丛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王宗良

“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王宗良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发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泛滥,良莠不齐,部分信息具有强大的消极影响,一些不正确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起到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过度沉迷与依赖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个人成长也会造成阻碍。

“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互联网的高度开放和自由,极易导致大学生的信仰混乱

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入口监管的缺失,大量冗繁的信息集中于网络中,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趋于完善时期,一些错误信息的大量充斥容易将其思想和行为引入误区,导致学生的信仰和理想信念出现偏差,影响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抗压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的弱化,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互联网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使大学生丧失道德约束的可能性空前增大

互联网处于开放的状态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制造和传播一些不良的言论,而大学生由于好奇心等原因往往会在不加甄别的情况下盲目相信,并扩大传播范围,引起社会的不良思想的发展,对社会的良性运行产生阻碍。而一些学生由于网络道德意识薄弱,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科学成长。

(三)电子毒品泛滥,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的“海量”网络信息资源,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权更加自由。但却对大学生的识别、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不强,错误地坠入一些不良互联网思想的漩涡,影响到了自己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式,养成了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路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根据当前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新要求建立“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学生网上行为与网下行为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要协调好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坚持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促进网上网下的良性互动,形成“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第一方面,协调组织机构,建立两支队伍。首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各负其责的领导队伍,协调全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网络规章制度制定、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其次,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网络教育管理队伍,具体负责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舆情监管引导、网上信息发布、网站更新维护等工作。第二方面,协调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首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其次,要加强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第三方面,协调教育方式,形成教育合力。

(二)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

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教育引导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网络社团建设,加强学生自律意识。建立学生网络自律协会和各类网络社团组织,引导学生文明建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开展绿色上网教育。二是突出高校主题网站建设,强化网络舆情引导。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大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切实发挥网络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三是加强互动平台建设,强化教师主导作用。建立班级QQ,在线心理咨询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三)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校园网信息监管制度。要认真学习贯彻网络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一套包括校园网系统硬件管理、网络信息发布与监控、上网场所管理、网络违纪行为处理等内容的完整的校园网规章制度,同时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二是建立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建立网上有害信息监控机制,对流入信息进行筛选和净化,从源头防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网络心理异常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切实帮助他们化解心理问题。三是建立网络预警机制。通过舆情调查、收集、分析、研判、报送和处置,及时掌握网上动态,及早发现潜在隐患,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把矛盾和隐患控制和处置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正确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建立“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