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大学生体育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以瑜伽教学为例
2017-11-25周皎
周 皎
互联网+视野下大学生体育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以瑜伽教学为例
周 皎
本文从互联网+视野下对体育教育方法改革与应用入手初步搭建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的体育教学交互平台(瑜伽),分析其教育功能,构建互联网+体育的教学模式,并以瑜伽课程为例,探索在互联网+传统体育教学下,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立体式教学模式,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实时数据显示:互联网+体育模式逐渐被学生所认可;在学习部分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学习的时空上更为灵活,学习目标明确更有针对性;同时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享给好友,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互联网+ 体育教学 瑜伽课程 大学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第四代移动技术的更新普及加快了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的融合。移动学习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应用。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以移动互联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信即时通讯正在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及时通讯工具推出短短一年后,2012年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截止到2016年年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量达6.5亿[1]。学生的使用人数比例为20.3%。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搭建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突破了时空限制,运用不同的方式将体育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把教学进行优势整合,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自觉进行目标针对性学习,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因此,本文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搭建互联网+体育教学的教学交互平台,以互联网+传统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平台实时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需求,优化课程内容,使学生正真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互联网+体育的教学平台搭建现状
(一)互联网+体育教学内容的定位
微信公众号是以瑜伽为主要思想,以辅助瑜伽教学为主要载体,以用户需求为主要导向,将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分为美文类、教学类、活动类和提示类,分别对这四类文章的发表时间、发表内容进行方案的制定,从而打造一款集瑜伽教学、心灵鸡汤、实时热点以及教学交互四位一体的微信公众号。
通过细分不同类型的文章,增加公众号的综合性,通过一学年的实践运营,全方位的了解用户需求,为微信公众号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体育公众号初期的推广方法
1、根据学生行为习惯确定发布周期
文章发布时间以山大商院1-18周的教学课时为依据,根据订阅号一天群发一次的特点,以文章类型分类,教学类文章每周一条、美文类文章根据当下实时热点结合瑜伽知识进行不定期发送、活动类作为互动性的文章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发送、提示类文章是为山大商院特别定制的,用来提示考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以及心理变化,准确定位文章发表的时间段,从而提高文章的阅读量。
2、通过高质量的文章内容吸引学生
以撰写高质量的精彩文章作为吸引用户关注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所吸引的关注用户绝大多数会成为公众号的忠实粉丝,以这一部分粉丝为绳索,以高质量的文章内容为诱饵,进而吸引他的朋友,这种连环增粉的方式是公众号稳定发展的基石。下面就以这几类文章所撰写的具体内容来进行详细的定位与分析。
(1)教学类
以山大商院瑜伽选修课为中心,通过查阅有关瑜伽的文章,对所收集的文章资料进行整理,编辑不同瑜伽知识的文章。通过与商院瑜伽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学大纲,根据教学需求,准备素材(包括瑜伽体式老师示范动作的照片和视频),通过对素材的整理,编辑不同类别瑜伽体式的练习技巧与注意事项。
这类文章既符合商院瑜伽课的教学内容,又适合瑜伽爱好者对瑜伽的系统学习。
(2)活动类
通过不定期开展活动吸引大家的眼球,借助公众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来增进大家对公众平台的依赖,从而演变成为永久用户。
(3)提示类
以山大商院的课时进展为蓝本,对体侧、期末考试进行定时提醒,一方面提醒大家时间,另一方面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方便大家进行提前的准备,在考试时从容淡定。
通过这一类文章的发表,增强用户的依赖感从而吸引用户的关注。
3、通过引人入胜的标题增加阅读量
标题的制定一方面既要符合文章的主要思想,又能灵活运用新词,创意出用户一眼看到就想有一种点开看看内容的冲动。通过编辑具有一定创意的标题,可以增加阅读量。不过这一方式所带来的用户很有可能是一次性的用户。
例:“像太阳君致敬式——拜日式(萌萌哒的喔)”就这个题目来看,“向太阳君致敬式”亲切的称太阳为太阳君,既把太阳拟人化,又可以体现当时《活色生香》电视剧中对男主角的称呼顺应网络流行语。“致敬式”表达了对太阳的尊敬。通过这个限定词对“拜日式”的解释,使得拜日式这套瑜伽体式变得生动起来。“萌萌哒”更加加深了用户对这套动作的喜爱。带着这份虔诚与喜爱促使用户迫不及待的想要点开看看这套动作。
二、互联网+体育的教学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分析互联网+体育的教学学生学习情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的阅读周期、阅读习惯以及其不同时段阅读情况,才能进一步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
(一)阅读情况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在一学年中,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学生图文阅读出现了四次高峰,分别在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和第二学期的期初、期末。通过图文阅读情况图,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出现四次高峰之外其他时段都趋于平稳,走势情况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但通过第二学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也是在期末出现阅读高峰,但相较于第一学期期末出现的阅读高峰,第二学期阅读高峰出现的时间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出现了多次阅读高峰,说明通过一学年互联网+体育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学生所认可,并且学生可以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反复加深的学习。
(二)不同时段阅读情况分析
走势图显示:随着一周学习的走势,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出现了四次高峰,依次是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和星期一。通过不同时段阅读走势来看,一周四次阅读高峰时间点与体育课程上课时间是吻合的,进一步证明了互联网+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学生每日不同时段阅读中,发现出现了三次阅读高峰,分别在早上7点至8点,上午:9点至12点,晚上:8点至11点。在三个时间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阅读高峰是在晨练时间,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来获取晨练的内容,从而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8点之后开始回落,第二次高峰在上午9点至上午11点,达到一天阅读的最高峰,这一时间也正是教学的时间,说明教师正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更直观的的对教学的技术环节进行讲解,通过平台的内容展示加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更为深刻,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第三次阅读高峰出现在晚上8点之后在9点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在进行锻炼时段选择一部分同学会晨练的同时一部分学生也会选择在晚上进行身体锻炼,这时会出现学生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选择锻炼的内容。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晚上进行预复习的学习。从不同时段阅读走势图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最初对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的设计假设,构建体育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的立体式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学习反馈情况
数据结果显示:从一学年或第一、二学期菜单点击次数反馈表来看,点击量主要集中在往期精彩、体位动作音乐、瑜伽精彩这三大类型上。在一学年的点击次数反馈图中,出现了三个高峰,分别为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和第二学期的期末。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表中往期精彩的点击次数、点击人数、人均点击次数都是最高,说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经常复习以往的旧知识,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我们发现,第一学年的点击次数反馈表正好与第一学期的点击次数反馈表相对应,反映出了瑜伽互联网教学平台真正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瑜伽需求的现状。但是我们通过数据发现,学生也对瑜伽音乐和瑜伽知识比较感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更加轻松,也为瑜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辅助,进而使瑜伽互联网教学更好的能为学生服务。
1、互动消息分析
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在课堂因为时间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互动较少,本文通过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互动消息进行整理一方面了解学生需求,更多的是方便寻找更加有效的沟通技巧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微信公众平台有一项功能就是可以进行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一学年互动消息情况折线图显示,一学年中时不时就会有用户进行后台留言,说明公众号的建立使得同学们有问题可以随时解决,避免问题遗漏,增加了学习的效率。
微信公众号在后续的改进与发展中不断开通了留言功能,通过及时的回复阅读者的留言、及时将留言发布出去,可以让更多的人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得到及时的解决,也可以在留言栏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便大家及时的解决问题。
2、设置关键词菜单
通过菜单栏设置情况统计显示,菜单栏一共设有三栏分别是往期精彩、瑜伽课堂、在身边。两学期每一个菜单的点击次数和点击人数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点击最多的是往期精彩正好呼应了用户阅读来源的分析。就单篇文章的点击次数来看,通过菜单栏进行阅读的人数要高于文章在会话栏的阅读人数。
通过对菜单栏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菜单栏存在的必要性要远远超过仅仅通过会话框来进行文章的发布。菜单栏运作一段时间应该及时观察后台数据,发现冷门的菜单,从而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优化,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体验度,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搭建互联网+体育教学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运用不同的方式将体育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把教学进行优势整合,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自觉进行目标针对性学习,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享给好友,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1]马启鹏,汪苑,陈丽珍.高校成人教育转型的路向选择与机制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
[2]姜志明,陈莉.我国成人教育机构体育发展现状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4(08).
[3]宫展鹏,张辉,张晓娣.例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电子制作,2015(7):108.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陈海波.融媒时代纸媒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策略[J].新闻前哨,2015(01).
[6]Influence of Е-commerce Developmen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in present Еra[А].Fang Wang.proceeding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Еducation,Sports,Аrts and Management Еngineering(ICЕSАMЕ 2016)[C].2016.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 H-1600 6);山西大学商务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视野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课题编号:S Y J 2015 22)。
周皎(198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