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分”“准拟”词义考释

2017-11-25杨小静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佳期柳絮典故

杨小静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不分”“准拟”词义考释

杨小静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中的“不分”和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的“准拟”,历代文人学者对于它们的解释有多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认为“不分”应释为不满,“准拟”应取其“预想、料想”义。

杜诗;不分;准拟

1 不分

杜甫在《送路六侍御入朝》有诗云:“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对于诗中的“不分”一词,清代仇兆鳌注认为是“不能分辩”的意思,还有人认为是“不安分”之意。经过多方考释,笔者认为该诗中的“不分”应该是不满的意思,“分”应作“忿”。

杜甫的全诗是“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结合全诗来看,我们可以确定,“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这两句的结构是相同的,“桃花”、“柳絮”,“红似锦”、“白于绵”纷纷对应,那么,“不分”也应该是和“生憎”相对应的,应属于典型的互文。

我们都知道,互文的两组诗句,或者两个短语,应该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大致的意义也应该相近或相反。所以“生憎”和“不分”的语法结构和意义也应该一致。诗中的“生憎”是“副词+心理动词”的结构①,这种用法在唐宋代作品中存在很多,如《寒山诗》“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贺铸《南乡子》“生羡鸳鸯得自由”,杨万里《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等,其中的“生”都作程度副词“很、非常”解。因此,“不分”也应该和“生憎”的结构和意义相近,是“副词+心理动词”的结构,表示诗人对于离别之际的大好春光的迁怒。

再次,根据全诗的语境来看,诗人与故友多年不见,忽而相逢,然而,相逢即是离别,所以诗人的心中是充满万分的不舍和难过的,后面的“生憎”、“无赖”、“触忤”等用词都可以直接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因此,“不分”若释为“不能分辨”,则全句意为“不能分辨桃花和红锦,很憎恨柳絮比棉花还要白”,是不符合诗中的感情基调的,而释为“不满”则比较合适。

另外,“不分”后面接的是“桃花红似锦”,已经说明了“桃花红艳如锦缎”,桃花即使再红艳,也是“似锦”,在写出这句诗的时候,就已经辨别出了“桃花”和“锦”,不存在“不能分辨”的情况。而且,“不能分辨”或者“不安分”后面接“桃花红似锦”,本身在语义上就是讲不通的。而“不忿、不满”则恰好可以表示诗人在与友人离别之际,桃花却红颜似锦,离别情与大好春光相对比之下的触景伤情和诗人对于春景的“迁怒”。

因此,笔者认为“不分”应该是不忿,意思是不满。

2 准拟

辛弃疾《摸鱼儿》词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对于其中“准拟”的解释,有人释作“一定”,有人解为“约定”。笔者以为上述解释都不合适,“准拟”应该是预想、料想的意思。

首先,从词语搭配和语义来看,“佳期”是名词,把“准拟”释为“一定”,在语法和语义上,二者都是说不通的。因为“佳期”之后有动词“误”即耽误,所以,这里的“准拟”和“佳期”之间应该是偏正关系,“准拟”作修饰语,修饰“佳期”。

其次,从诗句所引典故和诗文主题来看,这几句诗引用了汉代皇后陈阿娇重金求取《长门赋》的典故,故事中的皇后陈阿娇在失宠之后,知道汉武帝喜欢司马相如的赋,所以就用重金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了《长门赋》,想要重新获宠。由此可知,典故中的“佳期”是陈阿娇期待的,而不是她和汉武帝约定的。辛弃疾借此典故实际上是借古伤今,抒发自己仕途上的失意,诗人有建功立业之心,却被频繁调动,与自身渴望为国建功、收复失地的意愿相违背。所以,无论是对于陈阿娇,还是对于诗人自己,这些“佳期”都只是他们所期待的,预想的,而不是约定的、肯定的。

再次,在其他同时期诗人的诗文中也曾出现“准拟”,解释为“预想、料想”义。白居易的诗中曾有“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山犹自有心情”,这两处的“不准拟”都是不料想,不曾预想到的意思。白诗《种柳三咏》其二:“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苏轼的《少年游》词:“玉肌铅粉傲积霜,准拟凤求凰”,晏几道《采桑子》词:“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准拟相思”等,其中的“准拟”都是预想、料想的意思。

因此,综上所述,“准拟佳期又误”是说料想中的佳期一误再误,“准拟”是预想、料想的意思。

注释:

① 转引自闵捷《副词“生”与“生生”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

杨小静(19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H139

A

1672-5832(2017)07-0243-01

猜你喜欢

佳期柳絮典故
渔歌子 ? 中秋节
柳絮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望月怀远》
刘秋梅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旧时公馆风月 无尽牡丹佳期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