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存《河南总修院》—保护及改造研究
2017-11-25郑伟超
郑伟超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历史文化遗存《河南总修院》—保护及改造研究
郑伟超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是时下流行的话题。对与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建筑:天主教河南总修院的主体转楼等院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总修院的实地考察及测量,绘制出了建筑平立面图,从建筑实际出发,对其空间布局和空间装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保护及改造方案。希望对该建筑能有效的保护利用。
河南总修院;建筑特点;建筑历史
1 总修院历史总述
这座教堂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在清朝初年来开封传教建造的。本教堂的建筑图纸被珍藏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到今天,仍然有欧洲游客慕名来到开封瞻仰。
1608年,耶稣会神父将天主教传入开封,同时来此寻找理事厅街的犹太人社区。1642年,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开封,整个城市被泥沙淤没,位于延庆观西面的洪河沿天主教堂坍塌,神父及教徒几乎全部葬身水底。
1902年,意大利米兰外方传教会神父潭维新(Noe-Joseph Tacconi,1873年—1942年)来到开封,恢复天主教会。到1905年在袁坑沿街购买民宅,建为教堂。1910年潭维新升任南阳主教。1915年,新成立开封教区。1917年,潭维新在理事厅街东段路北建造主教座堂,1919年建成。周围还有主教府、小修院和教会学校的建筑群。大教堂与一般天主教堂的型制不同,主入口在正南方。进深七间,可容纳600余人。圣坛两侧的对联为“普世真光耀奇 光光临诸夏”和“全腔爱火发神 火火燎中原”。高耸的方锥形钟楼独立设置于大堂的北侧3米远处。塔体为灰黑色。主教府地面两层,大小房间33个,建筑面积为1012平方米。
2 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主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屋顶结构为木结构,屋身为砖结构、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青砖、木头、水泥和石灰。墙体主要用青砖砌成,屋顶结构、门、窗、楼梯扶手等均为木质结构,裸露在外的木料外面均漆油漆。一、二层地面均为水泥地面,并压制不同花纹。据在此居住了约二十年的居民说,该楼的地面质量很好,居住这么长时间以来,地面从来都没有泛潮现象、可见当时基础部分的防水处理做得非常好。天花板由木桁架支撑,根据建筑室内天花板脱落部分露出的内部结构可知共由五层组成:最里面一层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横梁,起支撑作用;横梁下面是宽扁的木板,紧密排列,用铁定固定;第三层是草、砂浆和白灰的混合物;第四层是水泥沙浆找平;最外面是白灰抹面。建筑内部墙体是木框架结构,从内墙裸露的部位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是木料用铁钉固定,做出支撑框架,然后再用同顶面相同的处理手法。
3 采用的装饰纹样
在主楼中的空间装饰中多处呈现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主楼主入口上部有脊兽为狮子,入口正中山墙装饰纹样为植物,植物花朵类似梅花;两端山墙的山花以植物纹样为装 饰,包含枝叶、花朵和枝干,其中花朵类似梅花;主楼的四角梅花窗上镶嵌着蜻蜓的图案;山墙中间铁窗上有蝙蝠呈祥的装饰纹样,中间为花卉纹样;主楼的筒瓦瓦头有龙、猫头、虎头等装饰纹样,滴水有蜻蜓等装饰纹样等。
4 先进的装饰手法
由于主楼屋顶为木质结构,为了保持木材的干燥、防虫防蛀,建造时在建筑的一层和二层屋顶中间均采用了相应的通风设施,即在墙面开有约 10 cm 左右的正方形小铁窗。在室内是看不到这种小窗户的,只有在建筑外部的结构外墙上能够看到。铁窗是通过在建筑外墙体上预留出一个正方形洞口,在墙体中间嵌入方形网格装的铁制品,保证屋顶内部与室外空气相互流通。
在整个建筑室内看不到电线的线路,主楼内部用的全部都是暗线。在窗户通往外墙裸露的地方用木条中间做凹槽把电线放在里面固定在墙上。其处理手法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5 保护方案的提出
通过对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的研究得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作为开封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主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造型、设计手法、艺术特色和细部装饰都证明了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手法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以上三点说明了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符合近代优秀建筑的基本标准,作为近代建筑所具有 一定的纪念价值,因此,应当给予保护。
6 方案的设计
通过对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的研究得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作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主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造型、设计手法、艺术特色和细部装饰都证明了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手法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以上三点说明了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主楼符合近代优秀建筑的基本标准,作为近代建筑所具有 一定的纪 念价值,因此,应当给予保护。和近八十年里在总修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让游客更加真切的感受近代历史条件下天主教徒的生活、学习以及学校管理等。规划目标: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建筑原始格局;丰富空间形态和空间功能,整合城市景观;;促进经济发展。
7 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旧建筑的保护不能是单纯的保存建筑本身,而是要在保护的同时,真正的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扩建规划方案的提出正是抓住了旧建筑再利用的关键点。近代天主教文化中心的开发,一方面将总修院建筑群作为文物保存并保护下来;另一方面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第三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8 方案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
近代天主教文化中心在保护文物的同时,通过扩大开发周围旅游区的手段,带动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封古城以古闻名中外,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开封市委市政府更是注重城市的发展前景,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旅游业。总修院周围群众大多为下岗职工或农民,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较为拮据。这样一来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光明。
总结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作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主体转楼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技术价值。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更新和遗产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许多文物古迹面临损毁,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现代设计师,我们应立足本国现实,做好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1] 肖晴,张琦.天主教河南总修院的院落空间探析[M].武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董黎.形态构成与意义转换———格里森的建筑作品评析[J].华中建筑,1996,14(3):36.
郑伟超,男,汉族,河南南阳方城人,研究生,河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B977
A
1672-5832(2017)07-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