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2017-11-25谢佳雯
谢佳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重读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谢佳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重读这本书给我对看待案例,对我去调研起到很基础的作用。怎么去看待一个方案的好坏,这本书上的观点很具有指导意义。而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工具书,看它更多作用是去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至于读书笔记,更多的是与案例的相互连接下的思考,这本书更适合做案例分析的指导守则。
但我觉得读后,反而觉得本书的写作思路方是其思想核心,结合案例,又深刻体会到,这亦是当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上世纪60~70年代追溯,人们在工业革命时期利用革新的生产力获取巨额财富,但这背后,无不是以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衰竭为代价的,转而进入现代社会后,生态,环保在设计中不断被提起,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评判设计好坏的标准,设计中生态学的介入,设计结合自然的思潮产生,推动了生态化绿色景观的出现并成为主流。
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对场地自身的尊重与解读,设计的方法与目标逐步向场地的可持续化发展,可以说从方案的概念阶段到落成再到后期维护,对生态的追求甚至超越了功能与形式,成为决定方案成败的首要因素。在我跟过的工程中,很幸运所在的团队亦是强调生态价值的有价值观的团队,所以特别是对于河道的生态化处理,学到了很多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书中的处理建议不同层次的利用。而整个大的设计思路是最需要具备的,就是从大环境入手解决问题,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景观,都避免不了对地形 植物 构筑等诸多环境要素的考虑。
而至于本书每章节的细节内容,是没有必要罗列说明的,因为这种细节都是在长年累月的设计方案处理中一点点熟悉与重复,以至开发更新的设计模式与方法,随着科学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而我学习这本书更看重的,是它的指导思想。
关于对每一个场地的解读,都是从地形开始的。它几乎影响所有的园林要素,它不仅仅能影晌基地的美学特征,又影响空间的构架与人在空间中的感受,甚至影响从规划的理念开始到解决排水、小气候、植栽包括土地的使用,以及影响不同园林的性质问题。
在对地形的处理中,我们有太多的处理方法,秉承统一协调的观点,我们在平地上可以很好的统一视觉与功能的关系,而在山地形,我们又将打破统一,形成山地特色的割裂景观。而在现在的景观设计中,又往往依据需求,用地形来完成塑造空间的作用,开敞,私密,或者过度,都可以由地形的起起伏伏来做到。
谈到这里,我想说说对地形特性选择的问题,以在河南平原设计公园为例,平坦的地形给人稳定,大气,但总是带有那么些单调感,在传统的公园设计上,我们习惯了以对称等手法做出的几何式平面布局,然后做水体,做绿化,但整个空间没有变化。而现在郑州兴起的新型公园,往往就打破平原的传统地貌,通过微地形的加入,给人步移景异,跌宕起伏的感觉,人在这个空间中,由于半开敞的塑造,使得空间不堵塞的同时,又很有趣味。
而谈到塑造空间,又不得不提到植物的作用。植物的特性不仅仅是美学观赏,更基础的工作是塑造 限定空间。我们知道针叶林通常呈深绿色故常做色彩明亮的阔叶林的背景,而其本身又因为色彩深亦形成严肃的空间氛围而常常将它们分群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中第三大的要素就是构筑物。其实无论是在景观中的小构筑,还是以建筑设计为主体搭配做的景观绿化,景观与建筑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建筑物,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休,对空间的切割与叠加限定出的区域可以供人们使用,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对周边的小气候产生调节作用,同时形成的开放 半开放的区域都是对人私密或开放需求的满足。
但建筑设计由于景观设计不一样,因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源于对内部功能的合理化分配,建筑与环境是满足大多数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把握组建构筑设计的准则,对打造一个与景观协调的总体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些又涉及到地形的处理,植栽的选取与搭配,对构筑物的考虑,过渡空间,围墙与铺地材料,也就是通常指的主体—边界的要素处理。
关于利用建筑物在室外环境中进行设计的问题,还有一点区别,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景观师与建筑师的合作问题。建筑物主体及其内部空间的设计是建筑师的主要职责,但作为景观师来说,他们应该是规划正确地点安置建筑物,以及恰当地设计建筑与周围的环境。
辅之一个案例来探讨一些心得。
这是来古冰川游客接待处,
基地位于冰川的融冰泄湖旁,周边是传统藏式民居构成的村子,以夯土石材为主,这里四周都是雪山,海拔高,植被稀少,除了耐寒耐旱的荆棘苔藓地被植物外,很少能够存活,在这么一个高纯度的环境中,开发建设会对此造成影响。
首先的研究范围的是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关系,这既是建筑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景观环境的问题。从形式上来说,我们意识到这不应该是对比的关系,甚至用融合都不够,应该是一种消解自身,尽可能的“消失”到环境中去到关系。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建筑的材质颜色和质感应该与周围的石头土壤完全一致。
建筑的体量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小,以至于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识别性的问题只能交给景观在地面上展开并与村庄融合的方式来形成整体自然的视觉标志性。
另一方面,游客中心作为游客探索冰川的起点,设计师想尽可能的激发游客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接近游客中心建筑的道路上不断通过传统的石砌矮墙,草垛或者是地形的遮挡使之始终不能或者不能完整地看到远方冰川。而在建筑面前的广场时则是通过建筑本身形成完全封闭的视觉感受,直到推开厚重的藏式木门的瞬间,伟大神圣的雪山在建筑落地玻璃的框景中突然出现在游客面前。
设计者通过基地与远方雪山的视线轴线关系确定了建筑的精确朝向和平面布置。朝向村庄的立面通过天井包裹的方法隐藏了立面上所有的窗。一方面是想弱化形体的“建筑感”,另一方面天井又能阻挡寒冷的高原季风,利于室内保暖,同时建筑外皮采用的石砌墙面又可以与周围的土坡、石块以及村庄的土夯建筑形成融合。而朝向雪山和湖泊的面则大量采用了落地镜面玻璃,既在建筑内部获得了朝向雪山美景的视线形成完整的雪山框景,同时又在建筑外部通过反射雪山和周围环境的方式削弱了建筑的存在。
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依据都来源于景观,尽可能地采用低技术含量的建造手段和简单的结构关系。表皮材料完全来自于基地周围,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造价,同时也适合当地的建造条件以及脆弱的自然环境。这种力图纯净化的手法不仅仅是想与纯净的雪山找到呼应,同时也是对于建筑乡土化质朴的追求。
我在景观中的构筑物延伸到对建筑空间本体的研究,是一步步而来的,再往下的章节中,我将探讨对建筑史论的初步学习心得,亦回到我的研究方向公共空间的话题,我研究的切入点也就是从建筑方向展开,所以在学习建筑之前,我选择阅读史论书籍先明白建筑是怎么回事,怎么发展的,怎样解读的方法等等。
谢佳雯,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B845.6-4
A
1672-5832(2017)07-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