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之比较
2017-11-25屈一冰
屈一冰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哥特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之比较
屈一冰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置于各自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发现:中西方建筑都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可寻,两者无论在外在形式上又或是深层的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在西方建筑典范中,哥特式建筑以其独有的造型和审美特征,首当其冲的列在西方建筑文化之链的重要部位。这朵交织着细腻诗性与坚韧力量般的奇迹之花,看起来与它所中断的罗曼传统元素大相径庭、分别被释为天主教、建筑守诚、经院哲学等多重意义。而它与东方古典建筑上的差异又隐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地缘特性所决定着的更为深层的精神寄托。
哥特式;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比较
中国古典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材料,以木架结构互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包括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主要方式,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则多以石材为主,结构上包括尖拱、肋状拱顶和飞拱,以及支撑顶部力量的束柱和拱门。这种差别源于两者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地域集中在黄河流域大平原,其木材丰富而石材相对稀缺,另外在中国文化初期形成时,并没有出现成熟的奴隶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集中征用,而木材的运用可以缩短建筑时间,耗费小,节约了劳动力。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地中海沿岸又拥有丰富的石头,易于就地取材。随着文明的发展、最终形成两者在材质运用上的差别。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两者对建筑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西方文明注重建筑的纪念性,这就要求其建筑存在时间更为持久,为了实现此目的,西方人往往不惜花费几十年上百年去建造一幢教堂。而回顾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对于建筑艺术直至现代才逐渐形成理论,在古人的思想上并没有形成对于居住房屋的纪念性需求。但这不等同于中国的古典建筑中没有石材的运用,通过考古我们发现,像帝王陵墓、长城等基本上全是石材建造。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比较当然还有更深层宗教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讲,处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发展史同时也可被看作一部宗教建筑史,我们仅通过哥特式教堂的尖拱和宗教壁画就能很形象地感受到这一点。
若单纯从视觉感受上判断,我们还能得到一种有趣的差异特征,那就是两者具有横向与纵向线条在建筑中的排列变化特点。例如观察法国沙特尔大教堂正面的线性布局后会发现,沙特尔教堂大量使用纵向排列的手法去烘托宗教的神圣崇高感。这不仅表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即使教堂的细节也延续了这一特点。回过头来观察明代故宫我们发现,其中则多是利用横向线条的叠加与排列。而这种手法的运用则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皇权的稳定与威严,这点不同于西方,因为古代的中国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农耕文明下的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养成了一种渴望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这便在情感上自然的产生对稳固皇权统治的依赖。东方的华夏文明没有受过神学信仰的强力影响,其表现在建筑上的特点自然更倾向于一种稳定框架内的和谐统一,当然这种统一相应的伴随着细节上的微妙变化,而这种变化更多是以平稳过渡的方式去对整体语言进一步烘托、即所谓含蓄中的隐性表达。同时、做为西方建筑的典范,哥特式风格在强调追求激烈变化的同时给予这种感官刺激以相应的视觉对冲去平衡建筑美感的统一问题,例如米兰大教堂中伴随着高耸尖塔之间的是形形色色的对比符号,圆形和三角形的窗与横向布局的门廊衔接从视觉上力求达到某种平衡效果。而中国古典建筑中常常通过飞檐的变化带动整体的动感。这首先体现在方向上,与屋脊的横向叠加不同,角檐采用微微上翘的方向与横向布局产生视觉对比,同时又与屋脊保持整体上的平稳过渡;这是一种巧妙含蓄的处理,既不破坏整体的和谐,又能造成局部的丰富变化。更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在面对外界不断的纷繁变化中,这种传统更多地是一种柔性的引导。
西方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价值观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西方的建筑向往空间,向往神所居住的地方。而哥特式建筑极善如此。教堂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挺拔的石林,直指苍穹。走进教堂,你就好像是一步跨入了幽深浩渺的茫茫宇宙。教堂里面的巨型圆柱支撑着巨大的拱型穹顶,眼前彩色玻璃上描绘的全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及场景,仿佛随时会跳出画面向你走来,把你带入天国,融入天堂,飘然而起。这一切都仿佛在告诉你,人世间是苦难的,天堂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天堂和尘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西方建筑虔诚地向往天空,把人类的一切都愿意交给上帝,让神来统治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世界。而中国的古典建筑牢牢地抓住大地,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世俗的统治,让身边的同类来统治自己的物质与精神。这点在中国的“四合院”建筑中表达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民间住宅还是帝王宫殿,几乎都是一个类似于“四合院”的格局。其美感更多处于一种主体统摄之下的群体美。如明故宫,十三陵,曲阜孔庙等等,无一不是以重重院落相互勾连而成的巨大建筑群,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这似乎形成一种暗示,即“总得有个最高的什么东西来统治我们,这个统治者当然就是君王”。
建筑关系着人类的生活,同时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以宗教精神为背景的教堂建筑,还是东方传统宗法礼制下的古典建筑,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建筑文化、比较和研究不同的建筑风格进而吸收各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精华为自身所用,这是摆在每一个民族面前的重要课题,时代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阶段之中,而建筑本身又是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因此学习和借鉴、交流并融汇贯通在今日看来其现实意义尤为明显。
[1] 大卫·沃特金(英)《西方建筑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 冯萍《塞维利亚安藤日本馆的启示一一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 萧默《伟大的建筑革命》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4] 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5] 张爱玲《建筑的故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屈一冰(1982.1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J59
A
1672-5832(2017)07-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