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色田东县壮族“草木灰”文化探析

2017-11-25何丽蓬

长江丛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草木灰百色壮族

何丽蓬

百色田东县壮族“草木灰”文化探析

何丽蓬

百色市田东县的壮族,是依山傍水而生存的少数民族,烧柴做饭离不开草木,草木灰在壮族人民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均不是废弃品,而是有着其特殊的用途和文化底蕴。不管这些文化是否已经消失或者还有所保留,希望壮族的后代子孙们记得“草木灰”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曾经有着其特有的文化和价值。

田东县 壮族 草木灰 文化

百色市田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百色市东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带,全县辖9镇1乡167个行政村(街道、社区),总面积28 1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在广西壮族体系里,属北壮体系。在先进便捷的科技走入地处偏远山区的壮族地区之前,田东县山区的壮族人民依靠着烧柴火来维持日常生活,也由此衍生了因烧柴火、烧植物产生的壮族“草木灰”文化。

一、“草木灰”与壮族信仰文化

(一)祖先崇拜

每年新春伊始,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前,有着浓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的壮族人民一家老小开始忙碌着清扫家里上上下下的一切东西,香台上的香炉用柚子叶泡过的水来清洗,洗完擦干倒放在香台上留着,而往年的草木灰则打包,并找一棵大树放到树杈上,象征着今年运气严严实实不掉落。随后上山割铁芒萁(一种蕨类植物)并烧成灰烬,烧之前需先将地面清扫干净再放置铁芒萁。待热气散尽便小心翼翼地将铁芒萁灰装进备好的容器带回家,并将之盛到香炉中等待除夕夜祭祖所用,期待新年点燃第一支香之际为新的一年祈福。

从众多植物中选择铁芒萁制作香坛内草木灰,寄托着祖辈们对后辈的祝福和愿望。首先是因为铁芒萁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和养分来滋养,在贫瘠的土地、大树底下或石头边都可以极易生长,表现其生命力顽强,寓意希望壮族人民不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其二是生长的地方不会有杂草丛生、地面干净,表示其好干净而纯洁,寓意希望壮族人民能够干干净净为人处事;其三是即使土地肥沃铁芒萁长到一米左右便不再往上长,寓意壮族人民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特性;最后,铁芒萁烧出来的草木灰放到香炉中插香的时候很牢实,不会因草木灰松动而造成上的香变歪或倾斜,寓意祖先们将保佑后辈新的一年堂堂正正有骨气,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二)降魔辟邪

壮族祖先崇拜的存在,意味着壮族人民有着“魂”的信仰,相信着世间有灵魂,相信祖先们在死后以灵魂的形式存在。

在如今的田东壮族农村地区,人在死后仍以土葬为主。一般情况下逝者入棺之后的第三天变会出殡,家中亲朋好友的护送队伍便会将棺材抬往预先准备好的入葬之地,此外壮族人民相信阴间也会有迎接逝者灵魂的队伍前来迎接,因此村落里的家家户户将会在自家门前撒上草木灰作为界限,意在阻挡迎鬼队伍进家,或是阻挡逝者灵魂以后过年过节时后来进家。另外,家里有人生病住院出院时进家时,家门也要在撒上一条草木灰界限,病人越过草木灰而后进屋,意在阻挡所有的病魔伴随进家。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和人民群众意识慢慢强化,这些习俗已经慢慢淡去,只有一些个别得村屯农户还沿用。

二、“草木灰”与壮族日常清洁文化

依山而居的田东县壮族人民,每天上山砍柴是他们生活状态之一,只因需要日复一日的给家人烧菜做饭、给牲口煮食,家中的草木灰在日积月累中渐增见多,机智的壮族人民发现了它的成份及功效并将之有效利用,形成了壮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文化。

(一)洗发美发

在洗发水进入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前,地处偏远农村地区的壮族人民生活水平甚为落后,没有任何洗发护发产品,壮族农村妇女便会用草木灰来制作洗发用水,壮族农村妇女认为使用草木灰水洗发,头发将变粗变黑且不会脱落,具有防脱养发之功效。但是每个月只能使用草木灰水洗头两到三次左右,虽然壮族妇女可能没有意识到草木灰含有着钙、钾、铁、磷等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但是带有碱性的草木灰水频繁使用会其头皮酸辣而产生不适,因此不自觉控制了草木灰水洗发的次数。

草木灰水提炼步骤简单,但是颇为费时。首先找一个簸箕,在簸箕底部铺上一层纱布,再加入草木灰,之后将簸箕架起来或吊起来,再往上加水,下方用水盆来接滴下的草木灰水。一般一盆草木灰水要持续滴几个小时。滴出来的草木灰水将呈褐色。若是天气稍凉,壮族妇女们会先草木灰水加热,随后用草木灰水反复揉洗头发和头皮并冲洗干净便可。

(二)清洁粪便

以农业为主的壮族人民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鸡或狗等家禽家畜都是随意散养,导致家里或者院子里粪便随处可见粪便,这时壮族农村就会前往炉灶变产来草木灰撒在动物粪便上面再拿扫帚清扫。这种做法不但能把地面撒干净,还起到除臭消毒的作用。现如今壮族人民不会把鸡散养在家中,由于政府管理得当,也不会满大街的都是粪便,但如果地上有婴幼儿粪便或者有热情好客的男主人喝醉酒等呕吐物,都还是会继续延用撒草木灰的方法来解决。

三、“草木灰”与壮族黑粽子文化

在田东壮族地区,草木灰与饮食也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黑粽子的制作之上。黑粽子是壮乡特色美食之一,而不同县份黑粽子的制作方法不尽相同,百色隆林和德保县黑粽子制作方式各具特色。而田东壮族地区的黑粽子是利用香芝麻秸秆灰结合糯米等材料制作而成,这与用黑糯米做成的黑粽子有一定的区别,这是由于香芝麻叶可食用,并具养肝、养肾、润肠等功效。除了功效和做法不同外,其味道也完全不同。首先来了解香芝麻秸秆灰黑粽子的具体做法。

(一)前期工作

先准备好香芝麻秸秆灰(烧香芝麻秸秆的时候必须使其燃烧充分),泡好糯米,做好粽子馅儿(一般是豆类和肉或者板栗和肉两种),再备好芭蕉叶,剪好棉线若干条或草绳(每条长约20cm);再将糯米和芝麻杆捞在一起,均匀搅拌后倒到筛子去晾干;然后用手轻搓和用筛子筛芝麻杆灰和糯米混合物,尽可能的筛掉芝麻杆灰。

(二)包黑粽子

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香芝麻秸秆灰混糯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豆馅,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豆(板栗)馅于肉条上,再填125克米盖住豆(馅)馅;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另一端以防变形,绳子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漫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粽子换一下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如此做法,做出来的黑粽子集糯米、香芝麻、豆(板栗)、肉及粽子叶味为一体,味美香浓,深受人民喜爱。但由于做工比较复杂,加上香芝麻种子难找,各家各户少种香芝麻,较难弄到香芝麻秸秆,所以一年一度中只有少数壮族农家偶尔会用香芝麻秸秆灰来做黑粽子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黑糯米来做黑粽子,流动于市场上的黑粽子几乎不见有是香芝麻秸秆灰做的。

四、结语

当“草木灰”在百色市田东县壮族人民的生活中只是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祖先崇拜的载体而存在时,选择用铁芒萁来制作香炉的草木灰寓意着壮族的后人们也将有着生命力顽强且知足常乐,烧柴做饭的草木灰则被运用到壮族人民的日常清洁生活中,而制作黑粽子的草木灰原材料则更需要讲究,毕竟不是任何植物烧成火灰后都具有食用价值。从壮族信仰文化、日常清洁文化以及黑粽子文化来看,可发现三种文化中的草木灰并非同一植物烧成的火灰,可见壮族人民早就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现了不同植物的草木灰有着不同的成份,并因此将“草木灰”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论文壮族“草木灰”文化内容,是笔者走访广西百色田东县知晓壮族文化习俗的几位老教师所获得的资料,并将材料加以整理,愿能为百色田东的壮族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传承作用。

[1]田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田东县志[D].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梁嫣雯.中国壮族与老挝佬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8.

[3]吴丹梅,曾裕平,任乃林.客家黄粄草木灰的成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广州化工,2013.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草木灰百色壮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红色情 百色梦
攻坚百色
《Cat’s book》
草木灰
壮族山歌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草木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草木灰的功用及施用技巧
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