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红玛瑙造型中意境的表现手法
2017-11-25张雪芳
张雪芳 赵 俊
浅析南红玛瑙造型中意境的表现手法
张雪芳 赵 俊
南红玛瑙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作为饰品来说,除了其特殊的矿物原理形成极美的色彩及质感之外,造型设计也是南红作品的主要“装饰”因素,也是南红造型艺术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文章将从中国画意境的表现手法在当代南红作品图形设计中的运用,来分析南红造型艺术的思路。
南红 意境 心境 创作
一、分析中国画意境与南红造型设计的联系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长河中,国画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产物,国画风格虽然众多,近年来实验水墨等“新鲜”方式也层出不穷,但是能够称得上中国画的总是需要具备意境,因为意境是中国国画的精髓与灵魂。中国画没有像西画一样的覆盖力极强的特性,所以需要创作者主动性极强,认知通透对象及选定表现形式并且加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就称为意境。在博物馆中出土的历代南红造型中就能看出,次造型以法器出现,我们知道法器是人类与神沟通的、显示地位的象征,这也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纸上的绘画作品是在平面的空间中通过各种笔法来传递给观者意与境的美学方式。南红造型它只不过是通过空间以及运用材料与设计图案的融合性来实现物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文化给予南红造型艺术影响是存在的。这是一种中国美学的情趣,而意境就是其中反射出来的一种表现方式。南红作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惜矿物质,它经历了时间与风雨的历练,经过大自然的孕育成就了它的灵性,因此造型艺术能够成为造型的艺术也并非是随手拈来。中国画中的“意”与“境”促使了南红达到完满,天人合一的效果。每一个好的南红雕刻作品,实质上它的创作者都对其有一颗敬畏之心,才会在磨炼、艺术追求上严苛地要求自己,不负每一块石头。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也是中国画家在作品中对情绪的传达所追寻的。“意境”如果从词面可以理解为意趣与清净,然而这些并非是偶然产生的,是设计者、画家的艺术修为与人格魅力的体现,这些内涵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与观者达到一种共鸣,也是作品的成功又一要素。
二、“意境”在南红造型中的表现方式
意境概念的形成是老庄受元气论为基石的哲学思想所影响。“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说明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意所要传递的情愫,形象反而可以增强表达的或传意的功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劝解人们不要妄想执着,方能明心见性。这说明无中仍然有实的存在,同样意境也是如此,感知到虚无,反而能在心中产生一种真实,而且这种存在感想象的空间更加宽泛。南红造型若想要达到意境的完满表现,手法之一可以借助中国画中的意境表现技法,虚实结合,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合理印证,合理的留白处理可以使得作品更加有想象空间以及情境的再造性更强。当下由于南红矿石的珍稀,使它的经济价值一路攀升,似乎觉得如此稀有的宝石,应当用繁复的造型以及花费大量时间来展现它的“价值”,但是往往这样的作品会失去它的实用性以及市场性,最终只能表现它较小的价值甚至让人望而却步,失去了亲近感。在造像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体验的造型设计是可怕的。当然,留白、虚实结合的造型手法是需要不断地锤炼,这与设计师的心性以及情怀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慢慢地历练中能够在作品中一一得以释放。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玉雕大师王俊懿,在得到当下如此高的赞誉的背后也是一段时间的磨砺,在生活的起伏中,慢慢学会了看“料”,看事、看人生,在刻刀与石头的接触中,他要具备的是雕刻艺术家的品格与修养。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虚实结合十分巧妙,利用好了每一个原材料部位的原生的肌理,并非不好的肌理就要完全的摒弃,所以这里所论述的虚实结合,留白的意境表现手法并非是“放弃”,而是利用与再创造。
中国画中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表现技法,表述了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心性相结合是一种艺术表现,说明了造化心源统一是的创作的要点,要求景象与心念交融一体,可以中得心源。所以南红造型的塑造与雕刻也是一样,这不是靠老师的教授,完全是个人的一种造化。而要达到境的体现,还需要学会绘画的“形似”,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画其实这都是绘画艺术的较高标准,艺术家需要凭借深静的心襟去发现有深层含义的境地。在王俊懿的《化蝶》作品中,精细之处为对蝴蝶的粉状的肌理表现,但是虚实结合得很好,在蝴蝶翼的骨骼网络的部分采用了比较刚硬的线条处理方式以及空白的处理,既显得蝴蝶破蛹而出的力量感由由于空白的处理显得整个作品不会太僵硬,一切都是完满地过程中呈现出化蝶的过程。虽然是一个静止的雕刻作品,但是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中流露出化蝶的一个挣扎、痛苦的一个蜕变过程,这就是王俊懿对意境的更高的体现方式。
南红玛瑙在近年以独特的色调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好的雕刻造型设计是十分少的,大多以重复的造型出现难免给人复制感、无意感。所以这对造型设计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能延续南红雕件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的思考,尽管以意境的艺术表现方式来进行设计的造型并非是唯一的途径,但是作为从事审美行业的工艺美术师来说思考是永远都不能停滞的。设计者需要对日常生活有着敏锐的、真切的、细致的感知,将丰富的内容进行简化给人更多的空间想象,或将日常的细节进行意味深长的表现,这些都是积累的经验最终进行提取、加工、制作的表现,也是意识的一种体现,在无意间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
[1]周广琦.玉雕图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
本文系校级重点课题14BZ006“南红玛瑙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和品质分级标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