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孙 颖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孙 颖

中介语是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语言规则的产物,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把学习母语语言的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它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本文在阐述中介语的产生、特点、石化现象等基础上,指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 二语习得 英语教学

一、前言

中介语理论创立于20世纪 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首次使用此概念。中介语产生于二语习得过程中,随学习者本身语言和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发展,最终成为向目标语不断接近的过渡性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研究二语习得过程是从崭新的视角开始的,并把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当作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创造性过程,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要正确认识中介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和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二、中介语理论

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它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随着学习者不断学习、纠正学习的语言,使这种语言不断接近目标语的正确形式,最终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中介语的特征主要有动态性、系统性和可渗透性。

母语迁移。如本节开头所述,二语习得者构建中介语需要一个过程,母语迁移是中介语形成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导致中介语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母语迁移是指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试图借助母语的语义、语音、文化习惯和语法规则来表达意思的现象。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导致中介语现象的母语迁移属于负迁移,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各个层面。如 : great[greit]被读成[g?reit];“大雨”的表达是 heavy rain 而非 big rain。

石化现象。Selinker 在《中介语》一文中提出石化一词,他认为:石化现象会出现在95%的二语习得者中,以致于阻碍学习者二语语言能力达到本族人水平。无论二语学习者年龄大小及学习者得到多少指导和解释,母语的词条、规则和词系统停滞于接近目标语的中介语水平,此即为石化现象。石化现象是一种可以在学习语言的任意阶段都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心理机制。

三、中介语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节中可以看出,中介语现象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的各个阶段,英语教学中教育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石化现象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介语中的错误向正确方向转化。

(一)引导学生树立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系统观

二语学习策略本质上是由进行二语学习的观点、方法、程序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构成的复杂的中介性知行系统,运用于由学习者、二语等各因素构成的学习活动及环境中,受学习活动及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并在其中执行一定的认识和实践功能,维持、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进行,并随着学习活动和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种学习策略上的系统观,时刻把握“教语言而不是教知识”的原则,系统、辩证地来看待学习者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

(二)对英语文化语言材料进行大量输入,引导学习者进行文化融合

教育者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和接受真实自然的目标语。语言学习与对目标文化的理解有着直接的相关性。为了减少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教育者可以加入文化教学,让学习者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处理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更深刻地了解融入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物质和精神上),自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从而缩短二语习得者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的距离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习者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实际情况增加输入知识的难度并保证输入知识的高质量,提高其趣味性、增加其多样性,增强学习的挑战性,这样可以使学习者之前出现的错误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不被强化,逐步接受新的、正确的、有挑战性的英语材料,从而学习者会逐渐脱离汉语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干扰。

(三)把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相结合

教育者既要正确对待学习者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又要时刻小心石化现象对学习者的影响。适时、适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如果学习者出现的错误认知被学习者作为正确的知识输入,长此以往,石化现象就会出现。在课堂上,比如教育者用任务型教学法与学习者进行口头练习时,教育者可以多给予学习者鼓励,向学习者传递肯定的情感反馈,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肯定的情感反馈结合否定的认知反馈会是教育者的英语教学及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四、结语

教育者要深刻领会中介语理论,并把它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交际策略观。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并克服急躁情绪和焦虑心理尽量减少汉语负迁移的影响以及避免石化现象的发生,一定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希望本文对以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1]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Аpplied Linguistics,1972(10).

[2]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孙颖(198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鲁东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母语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