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学比较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分析
2017-11-25范菲菲
范菲菲
文化与文学比较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分析
范菲菲
大学语文应提高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文学进行比较、融合,并从文学看文化、从文化看文明,对民族思维进行探究,把握本民族和异民族深层心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之内涵,学有所用。
大学语文 外国文学 比较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发展过程曲折、教学内容多变、“边缘化”特征明显,因此在高校中的地位要明显劣于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类学科。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大学语文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语文的学习贯穿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并以高中时期最为重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各人专业的强烈针对性,语文往往被忽略;第二,由于高校中选修课种类的增多,学生会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例如“中国文学名著选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之类的文学选修课,从而对涵盖面更广的大学语文不再重视。关于这一点,应明确语文课程必修,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基本需要,兴趣更加明确的同学可自行选择针对性强的选修课程。就以上问题,国内有很多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强调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达成文明、文化、文学三位一体的综合式教学;又如从应用型教学入手,着重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之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主要为提高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授课内容上应偏重于引导学生鉴赏和认知文本。且在鉴赏的同时,进行文化与文学比较,就能够避免将大学语文这门课讲成单纯的中外文学作品欣赏课,从而实现本课程“基础、通识、泛化、应用”之目标。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仅在单一民族文化与文学范围内进行的学习,已不足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需要打破其界限,在对本国和他国的文化、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进行融合与比较,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开放意识,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看待文学,能够大致了解中外文化、文学的差异性,并对中外交流、文化冲突有客观、理性的判断。而因此文化比较、文学比较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比较的前提是教材中存在一定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但市售的多数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文学的比例几乎占80%-90%以上,甚至有的教材达到100%。即便涉及到外国文学的相关篇目,亦不具代表性,较为片面。国学的重要性虽不可否认,但若不涉及他国文学,对语文的接受就会十分狭隘。而外国文学篇目占取大学语文教材中一定比例是比较的前提,且应选取经历时间积淀后,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经典之作。例如西方四大文学经典:荷马史诗、《神曲》、《哈姆莱特》以及《浮士德》,笔者认为,应首先被纳入大学语文的教授内容当中。另外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学思潮,因和我国现当代文学关系密切,可比性强,也应选取其中的代表之作。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可精讲并与高中时期的解读加以区别。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对讲授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与添加,进行了初步实践。如在讲授语言与文化部分时,将中国与外国的常见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如“筷子”在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与日本的筷子文化的比较。所举事例皆贴近生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培养其求知求问的生活态度。
在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导读时,笔者对《诗经》与《伊利亚特》、《长恨歌》与《源氏物语》、《神曲》与《红楼梦》等经典作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所用方法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方法,即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如《诗经》与荷马史诗的产生年代大致相同,都是古代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类意识看法,而通过对具体作品内容以及作品背景的分析,便可了解彼时人民的社会生活、民族性格与文化特质,得知中西方文学的源头所在,对之后文化、文学的演变亦可轻松掌握,甚至现代人的很多行为也能从根源上得到解释。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经典世界闻名,而作者紫式部恰恰受到白居易深刻的影响,《源氏物语》的桐壶卷中写到的天皇与桐壶更衣的爱情,即有赖于《长恨歌》而成立。将这两部作品结合起来分析理解,一方面能够体会《长恨歌》的所表现的凄美爱情悲剧,一方面能够了解日本的物哀传统。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文人气质的互通和各自民族文学的独特性所在。
《神曲》与《红楼梦》这两部作品的文体、产生年代完全不同,乍看毫不相关,但两者所处时代都是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逐渐生成的历史时期,作品透露出的转折和过渡的气息是一致的。那么在这样的转折中作者的态度、折射至作品中的意识、各民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从作品中我们就能够得到答案。学生通过此类作品的比较学习,对中外文化便能够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亦能养成凡事审慎思考,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评民族优劣,只述适合与否。
总之,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囿于单纯的作品分析和赏读,还需要把握时代特征运用文化与文学比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世界性的文学氛围中感知人文的魅力,并通过了解、鉴赏、审美以习得“批判思维”、“沟通能力”、“自省思维”等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更好地适应社会。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本文系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院级一般教改项目《北信学院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编号:17 Y J 08)。
范菲菲(1987-),女,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