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研究生媒介素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7-11-24朱岩岩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研究生

朱岩岩

摘要:我国目前新媒体使用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很高,研究生们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媒介素质教育在树立研究生们的价值观和开展规范的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结合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媒介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并结合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培养。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23-02

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高达45.8%,而且手机网民人数达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总网民的81%。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媒体用户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初重新修正“文盲”的定义,除了传统上不能识字的文盲,文盲所指范围扩展到那些不能读懂知识经济时代符号的人和那些生活或工作中不会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人。简言之,缺乏现代信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是21世纪的“文盲”。在媒介和技术广泛影响人们生活和学习之际,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恰逢其时。上世纪中期,欧洲首先开始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英国研究者里维斯和桑普森在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指导人们如何认识媒介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和如何评价媒介信息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这一术语的提出离不开现代传播学的新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学的影响。可以说,媒介素养兼具教育学、信息技术和传播学的多重学科需求特性,因此也吸引了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传媒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度较高,发展水平也更为先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得到了世界组织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出版一系列读物,如《媒介教育》、《了解媒介:媒介教育于传播研究》等,不断从理论上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到80年代,英国教育部门提出“学校必须考虑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2000年斯坦利·巴伦和丹尼斯·戴维出版《大众传播学理论》中指出“媒介素养运动及相关讨论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普及速度更快,英国在21世纪初已经有近七成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媒介研究课程,法国已经出版了国家统一审定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案,而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课程被纳入学生的必修内容。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媒介素质教育进入我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现代科技影响下的教育领域,媒介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个体综合素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所认可。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习者四种媒介能力:使用能力、判断能力、传播能力和创造能力。媒介使用能力是指学习者要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能力。媒介传播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传播媒介信息中能具有真伪鉴别和道德评价能力。媒介创造能力是指学习者对媒介信息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媒介判断能力是指学习者对大量的媒介信息具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别能力。随着新媒体进入校园课堂和媒介素质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能大力推进教育进步和创新。因此,21世纪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义延伸,更是促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加快教育科技信息化进步的必然举措。

三、研究生媒介素养现状

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对传统校园文化形成冲击,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不可否认,很多不良网络行为是由网络用户媒介素养不足和网络道德法律知识匮乏所导致的。因此,在高校校园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提供网民素质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大学生们,还有研究生们,都需要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学会正确地使用媒体、评价和判断网络信息。尤其对于研究生们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更是格外重要。笔者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和方法,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我国研究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初步调研之后发现,我国研究生阶段的媒介素养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生中媒介使用率和普及率很高。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正值二十多岁的青年时期,比大学生更有人生阅历和经济能力,因此,对互联网、手机等大众媒介的接受度更高。如今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研究生们的学习必需品,一些研究生为了学习和做科研更便利,拥有多台电脑,实验室里有专门整理科研数据的公共电脑,而宿舍里还有个人娱乐消遣的私人电脑。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已到达无孔不入的境地,校园里全覆盖的无线网络能确保学生们随时随地在线,不断跟进最新发布的网络信息。长期大量地接触媒介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对网络信息的过分依赖可能也会降低其人际交往能力。

2.研究生对媒介信息接触面更多,网络使用的范围更广和思考更有深度。相比大学生来看,研究生们对媒介素养能力相对更高,他们能收集到更多媒介信息,更专注网络信息的传播和表达,一些新媒体比如微博、论坛等。同时,研究生们也不再满足对信息的粗浅了解,而是发挥学术科研训练的优势,全方面多途径地掌握媒介信息并且对网络信息表现出更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大多数研究生反映,媒介信息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独立思考能力和观点的形成,因此研究生们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还需要加强。

3.研究生媒介素养与学术规范息息相关。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培养科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术规范培养具有紧密联系。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都关注研究生们的学术规范培养,指出研究生阶段应重视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尤其要警惕学术失范行为。除了监管力度不够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外,研究生自身主观原因造成的学术失范现象更加普遍。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行为的主观因素包括研究生自身学术素质和学术压力。同时,研究生媒介素养,尤其是对缺乏科研学术技术规范知识,也是导致学术失范的一个原因。朱缨对三所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能完全做到学术诚信占约24%,而57%的研究生因不了解学术规范而有着不同程度地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有34%的研究生不能区分“引用”和“剽窃”,而仅有约半数的研究生了解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知识。滕建华通过对不同高校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在研究生群体中很多科研失范行为是由于不熟悉对学术规范,或不了解媒介信息的正确引用方法。

四、研究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面对媒体海量信息时的分析、选择、理解和评价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研究生们来说尤其重要,结合研究生们的学业特点和学习规律,本文建议研究生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应结合以下策略。

1.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研究生课程设计相结合。研究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媒介素养知识和媒介传播技巧。因此,研究生在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之中,扩充对信息化教育和传播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够对研究生普及信息化理论和大众媒介传播原理。

2.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研究生德育教育相结合。了解并依据研究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有益于提高高校科研学术道德教育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关注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重视媒介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受众身心的影响。同样,研究生的德育教育也是关注精神和思想健康,二者具有明显交叉,为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德育教育提供融合点,这结合不仅有助于研究生们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研究生学术规范相结合。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未来,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将会朝着更专业、更规范、更实用的角度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建设变得更加重要。总之,高校研究生媒介素养教育关系到我国研究生培养水平和整个社会学术环境变化,需要更多高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研究生们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缨.学术规范教育给力吗?——关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3-27.

[2]滕建华,郭雪娜,于璐.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09-112.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新媒体研究生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