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城轨供配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7-11-24谭丽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谭丽娜

摘要:在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的焦点。本文以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特点与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出了“对接岗位、理实交融、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城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72-02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6年底,国内地铁、轻轨运营里程已超过4000公里。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营,需要大量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车辆及运营管理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与本科院校二分天下。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发展,高职院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业群。2015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文件精神的要求,围绕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据学院的自身优势,申请城轨机电技术、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供配电技术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过走入企业一线、外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论证等多种方式探索构建了“对接岗位、理实交融、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改造和科技水平进步的需要。而专业群建设的焦点则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专业课程分成职业基本素养课程、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三大部分。同时,通过与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课程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形成了对接岗位的理实交融、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1.对接企业职业技术领域原则。城轨供配电技术专业对接企业部门为长春轻轨机电公司供电段,主要负责集团公司内部供配电设备的养护与检修工作。按照这一具体职业技术领域分方向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2.动态静态相结合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又要伴随科技水平的发展,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平台,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其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3.求同存异原则。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各专业对应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共通点,又要顾及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别。供配电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中与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供配电技术专业相通的课程确定为专业群共享课程,将突显供配电技术专业特色的课程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将运营管理类课程设置为素质拓展课程,增强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4.校企共建原则。产教融合背景下,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是在行业企业的直接参与下,由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学团队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专业岗位群,进而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通过充分的企业调研、问卷调查,经行业企业专家论证,确定了供配电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解决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设备的安全操作、设备检修、安全管理、事故故障分析处理能力,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牵引变电所及车站供电设备、接触网设备的调试、维护与检修及电力系统监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为核心,把握课程体系整体序化与优化及学生认知和经验递进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文化基础课是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基石,素质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民族意识,使之具有敬业、诚信、奉献的职业道德。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个模块。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分析三个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整合而成的共享课程,如网络与通信技术、电工作业等。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专业面向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并辅以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两方面的专业课程,以提高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性。供配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变电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对应的单项技能课程由供配电模拟仿真实训、接触网技能实训等,对应的综合实践课程有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通过企业调研,确定专业面向职业领域与就业岗位;通过岗位分析,抽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需求,结合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确定相关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继续发展和转岗的需要,优先考虑专业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培养创新型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城轨控制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职业素养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团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总结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素养标准,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做到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技能标准、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工作内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考核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专用性与通用性兼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体系中专用性和通用性并存、专业群分而不离的特点,实现了课程的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有利于专业之间形成合力,发挥集群优势,提升其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3.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依托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及与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合作办学的优势,根据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理实一体课程为主,单项技能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辅,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课证融合。以企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设立电工作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接触网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为学生顺利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保障

1.實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的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有已投入使用的专业实训室共计16个,能够满足专业群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校外实训基地: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机电公司下属供电段均可作为专业学生的训练场。

2.师资队伍。结合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学”、“培”、“送”、“请”等多种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的能力。同时,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兼职带头人。此外,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带动专任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3.专业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评价,形成在合作中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4.教学资源。一是建立专业课程网站;二是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从学生的角度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其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从教师的角度讲,降低了课程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从企业的角度讲,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欢.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5-68.

[2]陈秀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6-89.

[3]徐静.高职会展专业“双系交融、三阶递进”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6):141-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