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圆叶葡萄在成都地区的避雨栽培表现

2017-11-24王秀梁东王进吕秀兰夏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年6期
关键词:物候四川葡萄

王秀,梁东,王进,吕秀兰,夏惠*

(1.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都 611130;2. 四川农业大学果蔬研究所,成都 611130)

美国圆叶葡萄在成都地区的避雨栽培表现

王秀1,梁东2,王进2,吕秀兰2,夏惠2*

(1.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都 611130;2. 四川农业大学果蔬研究所,成都 611130)

为丰富南方葡萄育种材料,改良葡萄品种,提高葡萄品种的抗性,本文研究了5个圆叶葡萄品种Fry、Alachua、GV、Carlos和Noble在成都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避雨栽培表现。结果表明:5个圆叶葡萄品种表现出对四川省湿热气候下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良好,抗性强,其中以GV表现最好,成活率较高,成熟期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宜在成都地区推广避雨栽培。

圆叶葡萄;引种;避雨栽培;物候期

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 Michx.)属葡萄科葡萄属圆叶葡萄亚属,落叶木质藤本浆果果树,起源于美国东南部,并成为当地栽培最早的葡萄种,栽培历史超过400年,自18世纪中期开始商业化生产种植。圆叶葡萄品种颜色表现为绿色、铜色、红色、黑色等,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产品,如果汁、果脯、果酱、葡萄干、葡萄酒、果冻等,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及白藜芦醇等物质,并具有令人愉悦的花香及果香味,风味独特,尤其它是惟一富含鞣花酸的葡萄,具有抗癌功效[1-2]。

与广泛栽培的真葡萄亚属的葡萄品种不同,圆叶葡萄的染色体数目更多(n=40),而欧洲葡萄n=38条。此外,圆叶葡萄还具有优良的抗病虫能力,是世界公认抗病性最强的葡萄,对葡萄生产常见的霜霉病、炭疽病、根瘤蚜、剑形根结线虫等多种病虫害表现出极高的抗性,甚至免疫,这对于高温、高湿气候下的葡萄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3-5]。

目前,四川省葡萄主栽品种的85%是巨峰,其次为夏黑、红地球、美人指等少数几个品种,品种较为单一[6-8]。且由于四川夏季高温多雨,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杀虫剂杀菌剂的滥用,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效益[8]。引进高抗品种对南方葡萄品种改良、丰富葡萄育种材料具有意义重大。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卢江教授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将圆叶葡萄引入我国,经过10年的栽培,已在我国广西、云南、浙江等地成功种植。本团队于2015年引进5个圆叶葡萄品种,在四川成都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现将引种表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分别在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和四川省德阳市葡萄种植园中进行。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达300 d,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17 ℃,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5~6 ℃,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 ℃,年平均日照时数1042~1412 h,年降雨量900~1300 mm,平均海拔485.6 m。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以黄壤和褐色粘土为主,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pH7.35,有机质41.38 g/kg,全氮0.31 g/kg,全钾15.22 g/kg,碱解氮165.30 g/kg,速效磷5.87 g/kg,速效钾187.03 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5个圆叶葡萄品种,分别为Noble、GV、Carlos、Alachua、Fry。采用避雨盆栽模式,棚宽6 m,高1.8 m。架式采用单干双臂式,第一年用25 cm×40 cm花盆,第二年换60 cm×80 cm花盆,于2015-2017年连续调查5个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及田间发病情况等。

表1 引种圆叶葡萄品种与夏黑物候期

Fry10.411.19.75.0近心形黄绿色深绿色Alachua10.411.09.55.3近心形红铜色浓绿色GV11.111.57.84.9近心形黄绿色深绿色Carlos13.813.99.96.1近心形黄绿色浓绿色Noble10.311.28.64.5近心形红铜色深绿色夏黑22.222.818.38.8扇形红褐色深绿色

1.3 调查项目

1.3.1 物候期的调查

以引种的5个圆叶葡萄品种为调查对象,以早熟品种欧美杂种夏黑葡萄作对照,连续调查3年(2015-2017)从3月上中旬至12月上旬的物候期。在各区组中,选定3株生长发育正常的植株作为标准株,连续观测记载各株物候期,以3株平均日期作为原始值。物候观测项目有:萌芽期、展叶期、盛花期、果实成熟期、落叶始期。

1.3.2 生长结果特性调查

主要调查叶片特征,如叶形状、横径、纵径、主脉长、叶柄长、嫩叶颜色、成熟叶颜色;一年生枝条的颜色、径粗、萌芽率、结果枝率;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调查

如表1所示,在成都地区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夏黑在3月初即开始萌芽,而5个圆叶葡萄品种不仅芽萌动晚,而且从萌芽到展叶经历时间长。5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进入果实膨大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果实陆续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大约90~110 d。Noble、Fry成熟期比较集中,8月中旬开始成熟,而GV、Carlos、Alachua成熟期较不一致,果穗自下而上成熟,适合分批采收,GV于8月上旬开始成熟,Carlos和Alachua则在9月中旬开始成熟。

表3 引种圆叶葡萄品种与夏黑枝条特性比较

2.2 生长特性与适应性

圆叶葡萄幼叶密布白色蛛状绒毛,嫩叶有光泽,成熟叶片较小,叶面平展,叶背无绒毛,叶片全缘,叶缘锯齿双侧直,叶柄洼宽拱形。叶片纵径11.0~13.9 cm,横径10.3~13.8 cm,其中Carlos叶面积最大,主脉和叶柄最长;夏黑葡萄叶片纵径22.8 cm,明显大于圆叶葡萄。Alachua、Noble及夏黑嫩叶颜色为红铜色,其余品种嫩叶为黄绿色,成熟叶大多以深绿色为主(表2)。

除Alachua嫩梢梢尖粉白色,其余4个圆叶葡萄的嫩梢梢尖黄绿色。圆叶葡萄枝条较细,茎粗0.23~0.39 cm,新梢卷曲不分叉,无绒毛,卷须都间断分布;夏黑枝条红褐色,较粗,约为圆叶葡萄2倍,新梢直立生长(表3)。

由于圆叶葡萄扦插生根难,幼苗都为压条苗,根系较弱,在成都地区引种,除Noble成活率仅为50%,其余4个圆叶葡萄品种的成活率在80%以上(表4)。圆叶葡萄有较高的萌芽率,其中GV最高达87.8%;5个品种的成枝率在69.8%~80.1%;圆叶葡萄易形成花芽,萌芽率较高且一致,花序都较小,多为2穗,除了Fry是雌能花,其余4个品种的花为两性花。因圆叶葡萄本身的品种特性,其坐果率都比较低,5个品种的坐果率均较低,不超过20%,但圆叶葡萄结果枝率较高,除Fry(79.7%)外,其余4个品种都高于80%,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表4 葡萄成活率及成枝率调查 (单位:%)

表5 葡萄品种的果实性状

2.3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特点

从表5可以看出,5个葡萄品种每穗果粒数都在7以上,GV最多达到10.2,而Fry最少,只有7.1,品种间每粒果种子数在2.9~4.2,差异不明显;根据品种间纵横径比,可看出果实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单粒果重量在5.7~8.3 g,GV最高为8.3 g,Carlos最低为5.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大于13%,GV最高,达到16.4%。

2.4 抗病性

5个供试品种在四川栽培期间,未发现在葡萄上常发生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虫害则是在连续干旱无雨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蓟马和红蜘蛛为害,嫩叶有时受叶甲为害[9]。圆叶葡萄品种相比其他常见栽培的葡萄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抗病性,四川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生真菌性病害和虫害,要注意提前预防。

3 讨论与小结

从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供试的Noble、GV、Carlos、Alachua、Fry圆叶葡萄对四川湿热气候条件平原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良好,其叶、茎和枝条特征与现有生产的葡萄品种夏黑、阳光玫瑰等明显不同[10-11],且其抗病性强,对多种真菌病害抗性极强,尤其对葡萄生产中严重病害霜霉病具有免疫抗性,是品种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其次由于葡萄根系为肉质根,种植区应选择在排水灌溉条件良好、中等肥沃、微酸性轻壤土或沙壤土区,葡萄本身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可在缓坡丘陵地种植。

圆叶葡萄叶片较小,枝条较细,夏季整形修剪时结果枝8芽摘心,促发副梢结果,疏除较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即可;冬季修剪可采用7~8芽中梢修剪,在萌芽期适当喷施辛硫磷或高效氯氰菊酯防止叶甲、天蛾幼虫的危害。另外,圆叶葡萄属于酿造加工型品种,其加工特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四川地区降雨充沛,有利于各种葡萄真菌病害的繁衍,尤其是在葡萄的结果期,非常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因此,在四川地区推广种植圆叶葡萄最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同时,还应加强栽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从而实现圆叶葡萄新品种的高效种植[8]。

[1] HUANG Z, WANG B, WILLIAMS P,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in muscadine grapes with HPLC-ESI-MS[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42(4):819-824.

[2] LEE J H, JOHNSON J V, TALCOTT S T. Identification of ellagic acid conjugates and other polyphenolics in muscadine grapes by HPLCESI-MS[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15):6003-6010.

[3] OLIEN W C. Introduction to the muscadin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1: 1-12.

[4] 贺普超. 葡萄学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5] 贺普超. 提高我国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 果树科学, 1995, 12(4): 265- 268.

[6] 张雅新, 吕秀兰, 陈洪强, 等. 香悦葡萄在四川两类不同生态型区的引种表现[J]. 北方园艺, 2011(3): 8-11.

[7] 刘佳, 刘晓, 陈建. 四川地区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特性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4): 36-38.

[8] 王蔷, 付志虎, 丁延武. 四川彭山: 特色葡萄产业的创新性探索[J]. 当代县域经济, 2015(4): 40-45.

[9] 黄羽, 彭宏祥, 林玲, 等. 美国圆叶葡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 福建果树, 2010(2): 40-42.

[10] 吕秀兰, 龚荣高, 张光伦, 等. 超级无核葡萄在四川不同生态区的品质性状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 2005, 35(4): 73-75.

[11] 赵玉华, 郑辉艳, 陈环, 等. 夏黑无核等五个葡萄品种的冬季修剪技术研究[J]. 中外普通与葡萄酒, 2017(3): 20-25.

10.13414/j.cnki.zwpp.2017.06.010

2017-09-04

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2015HH0044)

*通讯作者:夏惠(1978-),新疆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E-mail:susanxia_2001@163.com

猜你喜欢

物候四川葡萄
A gift I treasure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四川移动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当葡萄成熟时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