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7-11-24照,吴

职教通讯 2017年25期
关键词:期刊文献特征

韩 应 照,吴 长 汉

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韩 应 照,吴 长 汉

对职业教育特征的把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也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议题。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对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者和学术成果分布广泛,但地域分布不均,核心作者群尚未出现,对职业教育的具体教育特征也未形成同一认识,这亦为今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与依据。

职业教育;特征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新世纪

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追问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对职业教育内涵的解析是明确职业教育边界的关键所在,而对职业教育特征的把握则是实施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一直是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领域中不朽的话题,以往职教同仁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追问,且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与实践创新,对其特征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研究概况,本研究主要借助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软件)[1]、Ucinet和SPSS22.0等统计软件,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知识图谱等方法,对本文基于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0—2016年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统计分析,旨在全面呈现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现状,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知识图谱法等计量方法,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所在期刊、作者及其单位地区分布和关键词等进行数据统计,并借助SPSS22.0、Ucinet统计软件进行辅助性统计,生成相关图表。词频分析法是基于情报检索和文献挖掘技术,对一个语料库中某一领域的词汇开展计量统计,进而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用于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的一种文献计量方法。共现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研究想要获取的信息(如作者、关键词等)对文献进行选择性统计的过程。知识图谱,亦称科学知识图谱,是综合共现分析、可视化技术,旨在直观化地显示学科内部知识要素之间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2]Ucine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NETwork)是一款通过关系图直观呈现一个集体成员间相互联络程度及其相互联络路径影响力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二)数据收集

鉴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我国中文文献储存方面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本研究的文献数据均来源于此。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设置检索论文的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篇名“职业教育”并含“特征”、“职业教育”并含“特点”和“职业教育”并含“属性”为检索条件,删除重复和不相关的文献,最后得到有效文献872篇,进而对所得文献的主题、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解分类收集。

(三)数据处理

综合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软件,以下简称Bicomb2.0),SPSS22.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和Ucinet社会网络关系分析软件。首先,将872篇有效文献导入Bicomb2.0中,提取关键字“年代、期刊、第一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等,对提取的关键字出现频次、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进行初步统计。然后,将部分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或EXCEL表格进行筛选核对、分类统计,形成统计图表。最后,将高频关键词生成的词篇矩阵导入Ucinet中,生成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对各关键词的呈现的关系将开展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基本概况

从整体情况来看,新世纪以来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历经了一个波动变化的过程。根据知网搜索记录与人工筛选后的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共发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论文872篇,其中包括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篇硕士论文。从研究的主要内容方面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1)纯粹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包含职业教育“本质”、“内涵”、“属性”与“特征”等内容;(2)对国外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如唯一的博士论文:《“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兼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陈莹,华东师范大学,2012);(3)对不同国家(地区)职业教育特征的比较研究。就不同年份所发表的文献数量来看,经历了一个从波动上升到逐步下降的过程。2003年以前,每年发表的数量均不超过30篇,之后,除2004和2005年,有所下降外,均在50篇以上,2013年,达到峰值76篇,然而近两年又有所下降,尤其是2016年下降至37篇(详见图1)。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仍是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孜孜不倦的话题。

图1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数量变化

(二)期刊分布

从所得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来看,职业教育领域的期刊是主体。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所分布的期刊共有359类,其中载文在2篇及以下的有307种不同期刊,占所有载文期刊数的85%以上。而载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有23种,共有文章402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46.10%。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10种,共载文320篇,占文献总数的36.70%。而载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中有核心期刊13中,共载文298篇,占全部文献的34.17%,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以及《职教通讯》。从中可以发现,由于研究人员的多样化,使得关于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在不同的期刊分布面较广,但还是以职教领域的期刊,尤其是四大核心期刊为主(详见表1)。

(三)论文作者及其区域分布

从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分布区域虽广但也集中于东部地区。以第一作者所在地区为依据,排除部分难以确认机构和大陆之外作者的文章,共得有效文献829篇。从图2的统计数据中可知,有关这一主体的文献作者地域分布比较广泛,跨越了28个省(市/自治区)。从具体省份分布来看,江苏、北京、浙江位居前三,合计占论文总数的28.35%,其中江苏省就占了97篇,也有少数省份无相关主题论文的发表,如西藏、青海、宁夏等。从地区分布上看,华东地区的论文数量比重最高,西北地区最少,依次是:华东地区(35.83%)>华北地区(21.47%)>华中地区(15.20%)>华南地区(9.77%)>东北地区(6.27%)=西南地区(6.27%)>西北地区(5.19%)。从中亦不难看出,职业教育的研究热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职业教育也就越完善,所培养的人才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亦然。因此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多出于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经济相对发展的省份。

表1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文献期刊分布

图2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文献的省际分布

(四)核心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核心作者是某一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同时也代表着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人文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作者群的引领。根据普赖斯所提出的计算公式N=0.749(nmax)1/2[3],经统计,个人发文量最高的为8篇,故N=2.12,采取向上取整,即N取3,即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由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2000-2016年对于职业教育特征研究,共有核心作者19名,仅占所有作者总数的2.64%,而核心作者的发文总量为67篇,占论文总数的7.69%,远低于50%(根据来普斯公式,在同一主题下,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一半或以上表明形成核心作者群),这说明,关于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有形成,其研究的成熟度还有待提升。从表2核心作者所在的单位来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1)部分开展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普通高校,如天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2)教育科研院所,如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少数高职院校,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代表。可见,当前对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理论者居多,实践者偏少。

表2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核心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五)关键词分析

1.高频关键词的确定。运用bicomb2.0软件,对所得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1 862个关键词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将出现频次大于或等于8的关键词确定为高频关键词,即认为有至少8篇及以上文献中都出现了这个关键词,才将其视为高频关键词。由此共筛选出高频关键词48个,占总关键词数目的2.58%,高频关键词的累计频次为1 449次,占总关键词的35.63%。而关于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在前10位的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特征”、“启示”、“本质属性”、“德国”、“高职教育”、“双元制”和“职业技术教育”(详见表3)。

2.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见表4)。在bicomb2.0中点击“矩阵”,选择关键字为“关键词”,频次阈值“≥8并且≤349”,生成关键词的词篇矩阵。然后,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22.0中,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类别,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归类,最终将48个高频关键词划分为4个大类:类别1包含14个关键词,主要是对德国、澳大利亚等典型国家职业教育特征的介绍;类别2有12个关键词,从职业性、应用型以及校企合作层面对职业教育特征概述;类别3含有11个关键词,主要是从职业教育体系(纵向层次、横向类别)上对职业教育特征的归纳;类别4也包含了11个关键词,是从职业教育内部结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发现,关于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角度多样,既有国际研究,又有国内介绍,既有外部体系视角,又有内部结构逻辑。

表3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频次≥8)

表4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3.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选择频次不小于8的高频关键词,然后计算任意两个关键词在所有文献中同时出现的次数,得到共现矩阵,然后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将其可视化,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图中关键词所在点的大小表示其出现频率的高低,同时,也代表其中心性的强弱,点越大与其联结的线段也越多,即它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越高。其中,与其他词共现率较高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非描述职业教育具体特征的词汇,而如“应用型”、“校企合作”等代表职业教育特征的词汇共现频次较低,可知当前对职业教育属性特征的研究还存在较大分歧,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由此也可以发现,图3所呈现的关系与表3所统计的关键词频相一致,即“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特征”等高频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频次也比较高,同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心热点。

图3 2000-2016年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

三、基本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00—2016年来有关“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四点结论。

1.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范围广泛,但以职教领域四大核心期刊为主。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立足远点,开拓创新,跳出职业教育的狭隘领地去研究职业教育,以期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升学术文献在更高级别刊物的分布比例。

2.文献作者的地域分布不均衡,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因而西部省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征也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当地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本地区职业教育概况的研究,进而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3.从核心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情况来看,关于职业教育特征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的成熟度有待提高。而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征乃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基,因而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仍需广大职教同仁的共同努力。另外,对职业教育特征的研究者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为增强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职业教育实践者的研究积极性也有待提升。

4.就高频关键词的分析结果来看,层次多样、角度多元,但同时,也表明目前学界对职业教育的特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故而在当前职业教育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征,统一认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在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者将本质、内涵、概念、属性和特征等逻辑学术语含混使用,有意无意地在它们之间画上等号,以至于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征等关系复杂化、模糊化,因而,今后需进一步提升其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只有如此,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崔雷,等.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8):70-75.

[2]汤建民,范笑仙.对高等教育研究三个基本问题的重新讨论——以词频计量和学科知识图谱方法为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5):19-22.

[3]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7-60.

韩应照,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吴长汉,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

G710

A

1674-7747(2017)25-0011-06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期刊文献特征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