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踏飞燕中看马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

2017-11-24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骏马雕塑艺术

李 越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从马踏飞燕中看马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

李 越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马的造型在古时候雕塑中一直是重要表现和开展的素材,由于马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和便利,尤其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另一方面在气质和精神上体现着国家的富强,也展现出了古代民族的伟大精神。汉代期间雕塑马的办法不像西方那种英雄主义的表示手法。“马踏飞燕”是当代艺术前辈们发挥丰富构想、高明的智慧,浪漫主义精神和特殊艺术技巧的结果,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价值连城。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别出心裁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运用铜铸工艺技术,都会使我们惊艳不已。

马;浪漫主义;特殊艺术;铜铸工艺

1 马踏飞燕中马的表现形式及手法

1.1 表现手法

马踏飞燕表现出我国古代传统艺术的卓越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只看中对象的“神”,而不是对象的“形”,直到能把雕塑所共同的节奏和动物的形体统一在一起为止,把人与动物之间内在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力以及特性表明的酣畅淋漓。[1](p18)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像飞行一下,显示出了它的速度,他的后足脚踩一只渺小的燕子,既有浪漫主义情调,又使铜奔马德重心稳定下来,使我国当代艺术界的奇葩。然而,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坛,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2](p23)如图1所示:

1.2 表现形式

古代的文人墨士,不管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很多热爱雕塑的人。爱它的原因,其中有两个:一是对于一种历史性的见证,也可以满足事先人们的精神上面的缺憾,和过后人们的保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二是体态美优雅,不偏不歪,很合人们的审美观。

几千年来,时代的变迁,中国朝代的兴衰更替,在中华文明的历时过程中,咱们历经了三个社会,步入了当初的文明社会,大步的跨进了21世纪。正是因为有了古代人们的远古智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明,是我们的老先辈们尾门打开了这扇文明的大门,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那些为咱们开创文化的先人们,那些不休辛勤耕耘的劳苦人民。再让我们回望历史,多运用先人们的卓越的创造能力,用先人的非凡技艺、是我们中国能够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马踏飞燕”是一件完满的古时候雕塑作品,已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帜.我们可能会从它的形象上盲目的认定为它就是一个奔马和一个飞燕的造型.学士们通过查找资料和研究其历史背景,显露出它是汉代崇龙文明的一种意味,也提示出它是汉代崇龙文明步入谐和稳定发展的体现.将它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帜,既表现出事业的龙马精神又表现了中国旅游文明的底蕴深沉,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激励作用。[3](p3)

2 汉代雕塑中以“马”为题材的研究

2.1马的造型

在汉代的雕塑艺术发展中,马是用来普遍表现的动物造型,马的造型在过后到达很高的评估,达到这么高荣誉的原因,和马在当时的地位和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的作用是紧密联系的。马的艺术发展多半体现在君王的爱马和马在军事上的重大运用。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中,许多好的作品都和马有着很大的关系。马是一种动物,由于马在军事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成为了人们的重要伙伴。伴随着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马慢慢的融入了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寄托着伟大艺术家们的人格追求,依附着艺术家的情感与意念,鞍马艺术慢慢的体现在了中国传统艺术中。马踏飞燕的身上充分表现了这些东西。

骏马我们都很熟悉运用在古代的战争、通讯和运输最快捷的工具,当时没有马的作用战争很难继续,那么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就是难上加难,所以汉代人对马的亲睐是远超出其余朝代的,并把马看成是民族伟大、国力强盛的象征。比如汉代的马踏匈奴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特点,战马形象体现的完美无瑕。[4](p12)

2.2马的表现手法

马踏飞燕抽象简直完美无缺,别具特色。小龙雀惊吓的转过头来看骏马,展现了骏马奔跑迅捷的雄姿。汉代雕塑在体现动物的详细外形时,并不是着重于动物的形体特征,而是在钻研和了解了动物的习性和动态从而抉择最能展示其生机和情态的特色进行夸大和变形之后而创作出来的。表现出我国古代传统艺术的卓越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只看中对象的“神”,而不是对象的“形”,直到能把雕塑所共同的节奏和动物的形体统一在一起为止,把人与动物之间内在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力以及特性表明的酣畅淋漓。艺术家们灵活的将一匹凌空飞跃、步伐矫健的天马表现得令人叫绝,体现出汉代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该作品不光想法奇妙,并且工艺非常精深绝伦;不仅着重在体现马的情态,而且它的造型非常真实。[5](p16)

2.3奇妙的动中之静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驰的骏马体态优雅,仰首甩尾,头悄然左侧,三足凌空,仅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很粗很壮正好展示出了它强大的力气,但咱们仔细观察他动作却很轻捷,导致于人们如同忘却了它只是经过一足就将全身分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龙雀似乎回头观望,惊艳于和骏马的不期而遇。不管其情态的掌握,或者是它的铸造工艺都不用说了,更令人惊叹的还有其创作构想象的绝妙之处。大家都晓得,制作一件外形好看的马并不是很难,如要你要把一个静物改成动物,这就很难了。但是我们当代的伟大艺术家们却能别出心裁,夸大地进行微妙地想象,让马的右后蹄踩上一只飞翔的微小燕子。奔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是十分完满并且匀称,姿势动感表现充足,同时也保持着准确的稳定性。雕塑的重心很明显经过了极端缜密的计算,把重心放在踩鸟的一足上。[6](p10)

3 马在现代雕塑中的传承与发展

马踏飞燕这一雕塑作品堪称我国艺术作品的精品,不管从它的造型还是表现手法、雕刻手法,都可以说是艺术家的典范,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

3.1造型

存在差别的艺术,尽管不是物质产品,是我们如今审美观的一种体现,但每种艺术本身都有自身的特点,这种自发的特点反映在它那仅有的艺术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上,雕塑就是一种和其余艺术形式有差别的造型艺术。

3.1.1选择合适的材料

由于所制造的雕塑利用有差别的材料,往往形成的成果也不同,外型的美感也会有区别。创作者抉择青铜来制作这个马的雕塑,更加能充分体现战马的英姿和洒脱。图2就可以看出来铜奔马的英姿与潇洒,并且带给我们的美感也是很好的,所以在材料上也有很大的学问,我们可以从这能够研究一下。

3.1.2线条的使用

马的全体造型中,线条始终保持以一种天然、流利的方式呈现,将战马的勇敢和战姿表现出来。图3我们也能看到,这匹马的尾巴和额鬃的线条天然、流利,将一匹马的英勇和雄姿表现得淋漓尽致,线条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3.1.3瞬间动势

一般状况雕塑对处于功夫流程中的活动来说,仅仅只能截断功夫之流,摄取它的某一刹那。中国雕塑完整的表现了生活于刹那的惊人才能。最为驰名的作品就是东汉《铜奔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马踏飞燕》。《马踏飞燕》不单表示了它的速度,并且也表现了动态。那匹马给人的感觉很轻盈,轻盈得让我们都感觉钢铁似乎都丧失了分量感。这件作品感动咱们的是它那绝妙的想象。如图3所示,这匹白马腾空乐器的一刹那,抓住了这一瞬间,不管从它的动态还是它的速度都表现很完美,并且看起来很轻捷,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每一瞬间,去表现事物的动态与速度,从而塑造得更加完美。

3.1.4造型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柔美矫健,昂首左侧,三足凌空,只要一足踩在小鸟身上。骏马高大的身躯显示了傲气,动作很轻便,都已经忘记了一足就把重量集中起来。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顶风飘扬,充满了自豪感;龙雀回头看,感觉好像已经预约好见面。不管其情态的掌握,或者是它的铸造工艺都不用说了,更令人惊叹的还有其创作构想象的绝妙之处。大家都晓得,制作一件外形好看的马并不是很难,如要你要把一个静物改成动物,这就不容易了。但是咱们的无名艺术家想得出来,大胆的想法,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腾空翱翔的燕子。

在行的人都理解,雕塑的造型,最基本和最关重要的是处置动静结合和重心的成果。骏马外形都很完美,姿势也摆得好,还有他的平衡感。作为具备立体感觉的圆雕作品能有这么好的结果,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别出心裁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运用铜铸工艺技术,都会使我们惊艳不已。中国当代匠师利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联结的艺术手法,以大胆想象,厉害的制作手法,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烘托马的速度,造型活跃,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奔马外型的每一部分都同样完美而匀称,姿态完美的动感,同时精确的平衡我们也能观察出来。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创造出这样完美的作品,正好体现出了作者们的高潮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我们无法比拟。从图4我看出来它的重心落在了右后蹄上,姿态动感都表现得很好,我们都学了物理,那么从力学上钻研马找到了重心的着落点,构成它的稳定性。这匹马的重心也是计算的很准确,现代的雕塑也是学习到这些才能有如此的发展,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种造型美感。[7](p3)

3.2表现手法

作品《马踏飞燕》,马尾梢绾作结,头上的璎珞飘拂。它三足腾空飞起,把重心放在右后足上。那只急速飞行的燕子正展翅翱翔,突然遭到骏马的蹄踏中脊背,不自觉得把头转过看马。与之相对应的,马不自觉得转投过去,四足飞起来,正驰骋于蓝天。作者以无比杰出的技法,把奔马与飞燕在这惊心的一刹那的举措,神情定格在此,而且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5我们看到一匹马叫他一个连环,也正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岂论其神采姿势的体现,或者是铸造工艺之高超均不用说了,更令人惊叹的还有其创作设想的绝妙。艺术家们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这个作品表现的活灵活现,这样一来,以环衬马,让齿环与奔马的速度引人注目,使奔马的动势凝结在一个静止的空间上,艺术家们灵活的将一匹凌空飞跃、步伐矫健的天马表现得令人叫绝。

3.3雕刻手法

马踏飞燕的雕刻手法虽然有争议然而有两种说法,一为雕砂模铸造,就是在两块砂模上雕刻出两个面后合在一起在浇筑铜液,比及冷却后打磨掉两片砂模留下的接缝处的痕迹。二为失蜡法铸造,先用白蜡雕刻出成品的样子,放入湿砂成型模,而后浇筑铜液,因为铜液温度很高重量大,注入的时分直接把石蜡消融流出模体。以动物现象为主题造型的雕塑作品,坚实有力度,在根本写实的基础上又有夸大变形的要素,铸造工艺技术精深。马和燕的面部情绪活跃,十分写实,已经具备了雕塑艺术的属性,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对自然环境的了解,独特的格调,在雕塑史都是不常见的。汉武帝时代,国家富强,工艺技术水平明显增强。这一期间的雕塑艺术风格也正是表现了事先的雄厚魄力,石雕采纳庞大的石块,就其天然外型进行艺术加工,灵敏的利用圆雕、浮雕、线刻的表现手法,使之服从于雕塑的整体外型。也正是这种雕刻手法的传播,我们现在的雕塑作品成千上万,我们应继续发扬这种雕刻技法。[9](p7)

观察这个作品,无论它代表的是旗开得胜还是凌空飞跃,它的这种精神不就是一马当先的典型吗?现代很多雕塑也是再用这几种雕刻方法,所以不管我们时代如何发展,都脱离不了我们先辈们的雕刻技艺。[8](p7)

4 结语

从《马踏飞燕》看到汉代雕琢中的马的形象,充分体现马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位置,人们对马的亲睐。马在中国古代深受喜欢,无论是帝王将士还是文人艺术家,都对马这个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的动物情有独钟,帝王将士爱马,马不仅仅是他们叱诧疆场的坐骑,更是某种精神的意味。马的英姿英风更是文人墨士所向往所喜欢。“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智慧,浪漫主义的精神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结果,在雕塑艺术中是无价之宝。中国古代匠师利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联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美的想象,娴熟的工匠艺术,把奔马和飞鸟微妙地联结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烘托奔马的神速,外型生动,构思微妙,将奔马的奔流不羁之势与平实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所具备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

通过这次对马踏飞燕的了解,我真是受益匪浅,它上面的东西真的给我们后人无限遐想,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种古老的传统,对我的雕塑也是上了一课,先辈们的技艺真是让人敬佩不已,总算是从中学到了很多。

[1] 揭秘历史马踏飞燕为何被塑造得如此巧妙[N].中国甘肃网,2015.

[2]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赏析[C].中国有色网,2015.

[3] 马年鉴赏马文物[N].安阳晚报电子版安阳网,2015.

[4] 中国旅游杂志《马踏飞燕》[C].中国甘肃网,2015.

[5] 马踏飞燕的传说及历史[C].搜狐网,2015.

[6]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C].中国兰州网,2015.

[7] 作者:admin 雕塑“马踏飞燕”的造型美研究[C],2015.

[8] 马踏飞燕[C].搜狐网,2015.

[9] 《人民日报海外版》[N],2003.

李越(1993-),男,汉,山西省晋中市,本科,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研究生一年级。

J301

:A

:1672-5832(2017)09-0117-02

猜你喜欢

骏马雕塑艺术
巨型雕塑
奇书骏马佳山水
我的破烂雕塑
眼前看得见骏马,心中装得下草原
骏马丢了之后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Beitaisi/贝肽斯 LM203(LM203 小骏马)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