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四言诗的衰微
2017-11-24蔺芳菲
蔺芳菲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两汉四言诗的衰微
蔺芳菲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诗经》的出现确定了中国诗歌最初的体式为四言诗,虽然其中也有很多杂言诗,但是四言诗占据了大多数。四言诗发展到汉代逐渐走向僵化,由于经学的昌盛以及当时对《诗经》的解读,使得四言承担了伦理教化的功能,而抒发性情之作大多为五言诗,因此四言诗的地位逐渐衰弱。到魏晋时期五言诗大量创作,虽然也有曹操等人作四言诗使得四言诗有短暂的复兴,但是四言诗最终走向衰亡。四言诗的衰亡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四言诗受《诗经》“雅”“颂”的限制,二是汉代多音节字的增多使得诗的体式必须发生变化。
四言诗;衰微;原因
1 受《诗经》“雅”“颂”的限制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其中“雅”和“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雅”“颂”这两种诗体本来就属于中正和平之作,在孔子解《诗》后和汉代独尊儒术以及经学昌盛的影响下,雅颂之作更为趋于雅正。《论语·为政》篇中有:“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即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这种解诗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将《关雎》解为“后宫之德”,这种思想对诗歌尤其是以《诗经》为宗的四言诗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汉代经学昌盛,治经学成为人们步入仕途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必定会创作四言诗,但是这时的四言诗已经基本沦为政治的附庸,大部分为歌功颂德之作,抒情成分减少,文学价值很小。在孔子解《诗》和经学的双重影响下,四言的创作道路越来越狭窄,以至于最后消亡。
在古人看来,四言诗这种诗体的特征本来就应该是典雅的,胡应麟先生在《诗薮》中说“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①。并且在另一处列举了几篇四言诗后说“右诸语,或类古诗,或类乐府,或近文词,较之雅、颂则远,皆四言变体之工者”。②将“雅”“颂”当作了评价四言诗的标准之一,而“雅”“颂”的特征本来就是“雅颂闳奥淳深,庄严典则”③。因此,后世以“雅”“颂”作为四言诗的一个评判标准也使得四言诗很容易就走进了古奥、艰涩、难懂的狭窄道路。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后世的诗人为朝廷制礼作乐、祭祀宗庙时,所创作的四言诗一般都是缺少文学价值的。
和“雅”“颂”不同,《诗经》中“风”的部分并没有消亡,而是转化为其他诗歌体式保留了下来。《诗薮》中说:“国风、雅、颂,并列圣经。第风人所赋,多本室家、行旅、悲歌、聚散、感叹、忆赠之词,故其遗响,后世独传。”④国风不同于“雅”“颂”部分,它符合诗歌“诗缘情”的创作要求,对诗歌雍容的要求也比较低,所以能为一般人所创作,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所录的下层人们所做的诗几乎都是沿袭了《诗经》“风”的特点。但是风之所以没有作为四言诗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后来转化为了其他体制。《诗经》中风不同于雅颂的一个特点就是长短句较多,纯正的四言诗比较少,因此在后来也极易转化为其他诗歌体式。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离骚,风之衍也”⑤他认为《离骚》是从“风”中演化而来。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雅”“颂”因为受到自身特点及后世发展趋向的限制禁锢了自己发展,最后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而“风”虽然是缘情体物的,但是最后转化为了楚辞。这样看来,《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没能以四言诗的形式一直保留,四言诗的最后消亡也就无可厚非了。
2 语言结构的变化
在汉代以前,单音词比较多,一个字就能表达一个意思,加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句中的字有较深的内涵。而且同为一句诗,不论是四言还是五言,它都要表达一定的意思,因此在四言诗容量较小的情况下,每个字都要承担自己的作用。因此诗歌意蕴比较深广。但是汉代以后,单音词减少,多音词大量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用一个字就能表达的意思到了汉代就必须用两个字甚至更多的字。因此四言诗的形式就不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一句四言已经不太够用,为了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五言、七言也就应运而生了。正如钟嵘在《诗品》中所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⑥这里的“文约义广”意思就是说在比较短小的篇幅内表达较多的意思,“文繁意少”就是指文词繁多,语义较少。
除此之外,在多音词大量出现后,原来两字一顿的诗歌体式也随之改变。四言诗中句读格式一般为两字一读,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⑧等读起来比较有力但是过于呆板,读完以后没有一个比较平缓的音来给人留放松的余地,典重有余而变化不足。五言诗虽然只增加了一个字,但是比四言诗多了一个节拍,变为二一二、二二一或者二三,形式更为灵活,而且使人读起来更为舒服。七言诗更是如此,因此,四言诗被取代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说都是诗歌、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北京∶1982.
[2] 周振甫.诗经译注[M].中华书局: 北京,2014.
[3]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
[4] 钟嵘.诗品[M].中华书局:北京,2016.
[5] 王今晖.钟嵘四言诗论解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15(3).
[6] 马黎丽.略论四言诗的衰微[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3).
[7] 舒韶雄.四言诗的发展历程和衰落原因[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3).
注解:
①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4.
②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10.
③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3.
④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3.
⑤ 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3.
⑥ 钟嵘.诗品[M].中华书局:北京,2016:19.
⑦ 周振甫.诗经译注[M].中华书局: 北京,2014:1.
⑧ 周振甫.诗经译注[M].中华书局: 北京,2014:176.
蔺芳菲(1995-),女,汉,山西省吕梁市,职务无,研究生,青岛大学。
E22
:A
:1672-5832(2017)09-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