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滨水景观中的植配设计
——以成都市武侯区清水河公园为例

2017-11-24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清水河滨水公园

张 颖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滨水景观中的植配设计
——以成都市武侯区清水河公园为例

张 颖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进步,城市空气的污染,人们对环境的的绿化环境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植物的种植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于植物的种类,还有植物的配置,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地形和人们需求进行设计,针对空气的污染来配置植物的种类和形状,达到景为人用的目的。因此浅谈植物配置的设计,分别从植物的种和植物配植的形态进行分析,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景观植物配置的设计应该要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地形的限制、植物结构、地貌特点等等;降低改变结构的成本,了解附近居民的习惯,增加人性化的景观设施。结合废弃废水的污染,城市人口密集,生态环境恶化。为改善环境,对于景观植物配置需要有更深领域的改良。选择合理的比例尺度,给人营造平和、舒适的感觉。在雕塑小品处,保证每个出入口的景观植物有强烈的连续性。

1 滨水景观

滨水区一般是指同一海域、湖心岛、河流、河流等水域边缘附近的土地。水孕育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国家最有名的城市都有著名的河流和起伏.。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流产景观的区域。营造滨水城市景观,这就足以使自然流产、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综合运营成本,提升人与自然的可及性和亲近性,城市的自然开放空间,环境规制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形成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城市格局。

1.1植物的配置。(树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根据植物生态学和花园结构的要求显示其花园功能和欣赏特性。如(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等)。园林植物配置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的安排,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木的组合,平面和立面构成,颜色,季节性和花园情绪;另一种是园林植物和其他花园元素如岩石,建筑,花园路等配置彼此之间。

1.1.1植物的种类。滨水景观内现在有植物108种附属52科80属。当中乔木有48种,占44.44%;灌木43种,占39.81%;藤本6种,占4.18%;竹类3种,占2.78%。乔灌比为111:1,可见乔木种类的比重较大。其中大量的篱、整片地被植物都属于灌木类,例如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许多物种富含绿色植物在蔷薇科,桑科,柏树和木兰科,更丰富的显示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的奇怪特征。

大多数滨水景观在自然配置的花园植物主要接受孤植被和丛植配置的情况。碧湖洪水湖已经采用了更多的相思树和柳树种植在隔离的个别树木,作为树荫下的湖独立,也发挥了一定数量的艺术对成本的欣赏所必需的。

1.1.2植物的形态特性。操作植物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表达使用功能;注意植物细节创造一个花园的心情。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在植物景观的组成和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影响景观的特性和多样性。只有了解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才能理解植物发育的类型,发展高度的变化,分枝状态,冠状表面,可以操纵植物本身形成一个区分隐私密度的地方,景观空间的功能。在处理植物叶,花,果树枝,树皮,头发,脚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的注意时,不仅要处理景观空间的形状,不能忽视的作用,它表达的细节特征,使景观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掀起景观空气,表达心情空间。

1.1.3植物的配置手法。在花园空间中,无论是植物为主的景观,还是植物等景观元素与其主要场景,在选择植物物种时,确定的地点的安排和方法的数量应该被夸大主题,时间了解花园景观,提出景观的特点和风格。

对比和对比使用植物差异的形态特征,使用凸面,姿势,叶色,花色对比法,提示一定的艺术观念,对比植物景观的美丽。使用水平和垂直对比度,体尺寸比较法和颜色和阴影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力和各种植物的平衡造成差异。配置,有必要在植物或植物和其他环境之间协调的要素之间进行压力;同时考虑植物发育差异和季节季节变化,不产生不平衡状态。

深而韵律的节奏,有两种,一种是“严格的节奏”;另一种是“自由节奏”。梯子两侧和窄条的植物配置最有可能反映节奏感,注意垂直表面线和立体的空间变换,做到有颠簸,有起伏,造成节拍节奏,避免结构机械。

空调和背景克服景观的单调,应该是树木,灌木,花卉,地面覆盖多层结构。不同颜色开花期的植物阶段配置,可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应该高于树的前景,种植密度应该大,最好的形式是绿色屏蔽,深色,或者有更大的颜色和色差的前景来增强对比度。

2 调研概况

2.1清水河公园简介。清水河公园是首个被誉为“芙蓉之乡”的主题公园,位于成都市城区区机械铸造桥街长寿村,毗邻环土路和第三环路,占地面积33万3300平方米。公园以银杏树为中心,以芙蓉为主题,内在历史渊源于前蜀皇帝王健。

园区由风景名胜区正门、银杏广场区、儿童娱乐健身区、湖风景区、森林氧吧五区构成。公园风格以现代园林为主,融入古典园林风格,古今结合,园内植被极为丰实,公园内还有数家大型的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点,服务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在成都郊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

2.2清水河公园植物配置设计

1.品种

(1)乔木

①落叶:国槐(刺槐、龙爪槐)梧桐、水杉、金钱松、柳树、槭树、无患子、三角枫、栾树、银杏、梅、杏、樱花(晚)、山楂、海棠

②常绿:龙柏(侧柏),香樟,广玉兰,深山含笑,罗汉松,枇杷,石楠

雪松,马尾松

(2)灌木

①常绿:法国冬青,龟甲冬青,桂花,含笑,大叶黄杨,女贞,小叶黄杨,构骨,十大功劳,山茶

②落叶:小叶女贞,小檗,珍珠梅,金钟花,连翘,蔷薇,月季,绣线菊,腊梅,木槿

(3)水生植物:荷花,睡莲,菖蒲,水浮莲,凤眼莲,槐叶苹

(4)地被类:三叶草,大吴风草,八角金盘,吉祥草,麦冬

(5)藤本:紫藤,常春油麻藤,凌霄,爬山虎,扶芳藤,五叶地锦,葎草,炮仗花,常春藤,络石,葡萄,木香。

(6)草本花卉:三色堇,虞美人,石竹,风信子,凤仙花,玉簪,一串红,鸡冠花,芍药,萱草,长春花,大丽花,菊花,万寿菊,雏菊,孔雀菊,波斯菊

2.植物配置

(1)园林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清水河公园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是根据主要和次要道路所配置的设计方法。覆盖植树,遮挡太阳辐射,为游客提供树荫和在路边的座位。同时形成相应高绿色垂直背景,间接公园丰富的植被树冠。整株植物配置灵活,营造出丰富的景观。以雪松,银杏,黄山栾树作为装饰,密度和白色的紫薇,木槿,海棠,红色浆果、红枫等花灌木和熊球相互匹配,如球形植物产生错落有秩,参差不齐的多变,丰富的植物层布局,形成依赖,一步一景的欣赏植物群落。

(2)广场相邻的绿色植物配置。广场的植物配置为主,简单,大方,活泼,如杜鹃,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等,形成直线或弧线,烘托气氛,银杏与芙蓉作为主要观景特色,形成一个整洁、伸展,连接的观景视角。

(3)建设和水景区、植物配置的沿河景观区。清水河公园的生态种植,根据植物生态习性、生长状况、天然植物如棉花、银杏优化,黄桦和景观树构树,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的阴影,同时让游客休息。使用低的落叶灌木,常绿球植物,如海棠、紫薇等丛植或分组,形状、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形式和观赏植物景观。构建块和水的背阴处,配置杜鹃花等红颜色灌木,如美人蕉,加上适度的范围的多彩,异彩的植物景观、自然景观、景观活力的影响。

(4)四季的花草。公园的花以春、夏、秋三个季节为主体,与适量的宿根品种,如月季、玉簪等。为了保证主要区域的大气效应,公园的主花配置、建筑、水等人在广场上相对集中。由于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应用时应考虑尽可能低的金叶女贞,红花檵木,六月雪,合理搭配模式,观赏层次丰富,弥补缺陷,使公园有限数量的植物和满足需要的观赏性和隔音、减少尘埃,色彩缤纷的本质,充分发挥作为花草的箔公园景观。

(5)景观树的配置。植物群落景观树在公园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提高公园植物享受的效果。配置关键缓坡周边地区,一个大草坪中央地带。小雪松,银杏,榕树,樟树,楝树等削弱了空旷的广场,添加了升值性,植物群落效果比较理想。

3.设计理念。清水河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的居民和游客,是以人为基本而建设的出发点的公园。宽阔的草坪上,斑驳的树和合理的路线,舒适的服务设施,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水河公园的建设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时期,社会和文化元素和生活习俗,增强亲和力,开放性和可访问性的绿色空间,提高开放空间的利用程度,改善和人文空间的质量,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公园空间。

3 现状评价

3.1优点

1.人性化设计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在清水河公园中,许多的植物配置、公共设施实现了以人为本,具有有一定的人性化考虑,使得游客更加舒适地在景区进行游玩休憩。

2.植物配置的多样化。滨水景观的第一属性是其自然性,所以植物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在植物配置的选择中,清水河公园采用了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植物进行配置,对环境进行了美化,丰富了游客的视野。

3.2缺点

1.忽视生态性的内涵。生态,即尊重自然。自然性是滨水景观的第一属性,滨水景观建设的核心与内涵也包含其中。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游憩的场所不仅是滨水景观建设的重要目的,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系统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亦是十分重大的任务。清水河公园不分析其生态适宜性,用一些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也没有大量地通过栽植乡土树种形成具有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

2.本土特色的建设不明显。我们国家的环境,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趋向是不同的,而这些地方特色差异也应该反映在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模仿、借鉴甚至复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它将失去其地方特色,时间的流逝会出现没有特点,成千上万的花园场景。滨水景观建设应结合人工景观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和亲和力。

3.3建议

1.建立合理的营建理念。人工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整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人与自然的亲密和集成,是滨水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概念。在对城市、环境的调节中,自然开放空间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健康、合理而完美的城市格局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应该使用废弃的土地在市区和郊区,与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的自然植被的结构和过程,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以,在滨水景观建设中,建立一个合理的营建理念,是尤为重要的环节。

2.天人合一的追求。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日趋上升,人们对自然的返璞愿望越发强烈。滨水景观是繁忙的都市人亲近自然的感觉。如何重建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们建设滨水城市景观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相结合,达到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最高点,是最值得去努力的目标。城市滨水景观,因此,应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指导人们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天地之间的和谐精神家园。

3.生态观念的充分运用。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更好地突出生态设计。给予我们最好启示的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太阳能、风能都可以很好运用到滨水景观当中,以这样的自然能量来实现滨水景观内动力系统的自给自足。我们可以建立蓄水池,以这种方式来对雨、雪进行存储利用。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中,可以充分利用园区湿地系统,利用蓄水池中的非常规水对园林植物进行滋养。这种方式能够对水资源起到节约和保护的作用,以此实现园区内的水循环。另外,清水河公园园区内的落叶及可分解的垃圾,甚至是公厕内产生的粪便都可以转化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生态建设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可以充分享受到“绿色”能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效益和效益,为人们提供最好的休息区域,促进景观的发展。植物就像一张纸,通过仔细的思考,提高建设和配置,作画。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公园布局配置选择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在植物配置设计,因地制宜,投资,由于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利用相应的装饰特点及其效果。只有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主题和意境的景观更突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经验!

[1] 王春沐.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J].山东林业科技,2010

[2] 王浙吉.浅析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J].中华民居,2013.

[3] 薛聪贤.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汪新娥.植物配置造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 梁宏.企业导报[D].2015

张颖(1989.10-),女,汉族,重庆,助教,硕士研究生,四川工商学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S6

:A

:1672-5832(2017)09-0283-02

猜你喜欢

清水河滨水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清水河边
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在公园里玩
陆西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储层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