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与旅游文本英译
2017-11-24陈晓玲李文昕庞灵娜李晓洁王鑫雅
陈晓玲 李文昕 庞灵娜 李晓洁 王鑫雅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000)
交际翻译理论与旅游文本英译
陈晓玲 李文昕 庞灵娜 李晓洁 王鑫雅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000)
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紧密,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尽可能地传达旅游文本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本的翻译。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文本的信息表达、文化交流和审美价值三个特征以及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主要探究中国旅游文本的翻译问题,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功能,促进旅游文本翻译的更好更快发展。
交际翻译;旅游文本;翻译方法
1 交际翻译理论与旅游文本
不同文本的翻译要实现的目的和效果不一样,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本类型。纽马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分析,将严肃文学作品、官方通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归类于“表达型文本”;将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方面的报告、文件、备忘录、会议记录、报刊文章等纳入“信息型文本”;将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作品等一类体裁归于“呼唤型文本”(田华,2013)。
旅游文本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人们对景区的了解,激发游览的兴趣,并最终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旅游文本属于呼唤型文本,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公共宣传作品,更是因为旅游文本的目标群是读者,而呼唤型文本的核心也是读者,两者都比较重视信息传递的效果以及读者的反应,希望以此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进一步感受文本传达的内容,最终做出该有的反应和行动。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更多地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意识形态以及心理感受,用他们所熟悉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来获取译文预期的效果,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于1981年在其力作《翻译入门》中首次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杨艳群,2008)。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两个不同的翻译方法,而其中交际翻译注重读者对象,试图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时的反应类似(纽马克,2002)。交际翻译下的译文主要在于传达信息和促进交流,译文地道易懂,流畅自然,符合译入语的习惯,不会太过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表达,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2 旅游文本的交际性
旅游文本的交际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信息表达、文化交流和审美价值,我们将结合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旅游文本的翻译。
2.1信息表达。信息表达型的旅游文本大多属于说明文本类型,此类文本主要叙述事物,表达直观通俗,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只要不遗漏任何关键信息即可。例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面积264平房公里。(施友义、李相时,1993)。这是一段典型的说明性的旅游景介,在这段导游词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只要如实地传递信息即可:Wulingyuan Scenic Area is located in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The total area of Wulingyuan Scenic Area reached 264 square kilometers.
2.2文化交流。在中国很多旅游景点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有必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的软实力。比如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秦始皇”翻译为Qin Shihuang,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秦始皇”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一看便知,无需过多的解释,但对于不同文化的其他读者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需要我们补充一些信息来帮助他们理解。
2.3审美价值。自古以来,中文的写作一贯强调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语言表达常常注重情景结合,而旅游景介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四字句,以求达到诗意盎然的结果。交际翻译理论最注重的就是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时的反应类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尽量表现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3 旅游文本英译策略
近些年旅游文本的翻译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用词不当,表达不规范等等。因此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必须要注意翻译方法的运用,比如我们常用的释义、增译、类比等方法。
3.1释义。释义就是对原文进行字面的解释,将名称与其含义结合起来,便于读者理解,加深印象,比如海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天涯海角” Tianya-Haijiao (the end of the earth and the edge of the sea)音译与意译相结合,括号里的内容增加对原文字面的解释,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3.2增译。增译是旅游文本的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翻译技巧,通过增加一些字、词、句,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前提下,进一步地解释和引申,特别是与中国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增加背景知识,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例如:介绍云台山的景点茱萸峰时,我们可以增译其名字的由来,王维有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茱萸峰就来源于其中的一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
3.3类比。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当异国的读者接触到中国的文化,肯定会产生陌生感,甚至是不接受。为了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增添他们旅游的兴致,采用类比,可以将中文文本内容转化成外国游客熟悉的文化。例如,济公劫富济贫,深受贫苦人民爱戴。Ji 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朱年红,2014)将中国的济公与英国小说中的罗宾汉利用两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既向读者解释了济公这一人物形象,又拉近了中西文化的距离,增进亲切感。
4 结语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蕴藏在语言背后的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交际翻译理论以读者为中心,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效应,以实现文本的交际性为目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旅游文本的三大特点,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促进旅游文本翻译的发展以及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1] 杨群艳.交际翻译理论与中国菜名翻译[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08.
[2] 施友义、李相时.武陵源旅游画册[M].海风出版社,1993.
[3] 朱年红.交际翻译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J].语文学刊,2014.
[4] Newmark P.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机构,2002.
[5] 田华.纽马克文本功能分类与中餐菜单英译[J].百度文库,2013.
陈晓玲(1993-),女,汉族,江苏,无职务,研究生在读,华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口译。
G642
:A
:1672-5832(2017)09-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