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中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2017-11-24刘春艳徐国华
刘春艳 徐国华 郝 静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中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刘春艳 徐国华 郝 静
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人才质量,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我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物联网专业学生提升创新学习能力的几种对策。
创新学习 物联网 培养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创新意识缺乏与校园创新氛围不足等现状,如何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是所有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要致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而言,其行业本身具有知识更新快,对创新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基于此我们走访调研了石家庄地区及一些京津冀的物联网相关企业,对其技能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显示:物联网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后,对人才在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方面不再拘泥于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上,而是急需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在创新创造能力提升过程中的瓶颈
物联网专业由于在高职院校中稍晚一些,教师的学历及专业结构及专业基础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实践经验缺乏,同时没有拔尖老教师的帮带,专业内的领军人物寥寥无几。这将不利于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而新入职的专业的教师要么是科班出身直接进行教学,要么是由于学科的发展,由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转入本专业,因此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本的知识,而忽略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不足。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基础薄弱,传统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当今学生,要培养学生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要改革创新适应学生水平需要地课程体系。
三、高职物联网专业学生提升创新学习能力对策
(一)创新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式
我院物联网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企业项目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做到了三结合、四转化。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勤工俭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四转化即实现了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化,教师到研发人员的转化,课堂到生产车间的转化,项目到真实产品的转化。
(二)依托学院“智能家居”科研团队,提升教师团队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际教学项目
要想培养出物联网专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学校与企业联合对教师进行培养是实现教师创新创造能力提升行之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投入到企业和社会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中,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形成互惠互利。例如,我院“智能家居”科研团队对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转化、与企业的合作共赢,让专业教师在合作交流中掌握领会一些新技术和新理念。此外,学校应为专业教师创造争取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方面的比赛、培训或者讲座,同时激励高职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产研合作,从科研项目中培养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并且避免了高校中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充足,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将这些真实的项目用于教学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新兴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通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雨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师生可以线上交流,也可以线下互动,使整个教学全过程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实现了教学与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及时的沟通,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像单片机等电子类的设计课程在授课中先利用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仿真设计创新,再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以实施“英才教育”为抓手,通过参加各种相关比赛,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参加到比赛中,全面提升了师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在“互联网+”环境下,在这个“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途径的。作为物联网专业的教师更要不断地跟进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学院也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各种平台,如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技能比赛,逐渐地培养自己的创新学习能力。
[1]吴琴,吴昕芸.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
[2]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9~51.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在“互联网+”形势下创新创造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JRS-2017-304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