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多元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的策略探讨
2017-12-20吴虹霏
吴虹霏
多元评价,多元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的策略探讨
吴虹霏
教育评价作为整体教育环节中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辅助作用,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学科都积极尝试多元化评价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体育教学是一门自由、开放的学科,基于学生差异性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体育测评数据来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塑造个性化的体育高材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在剖析当下初中体育评价教学现状的前提下,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四方面提出多元化评价教学的基本策略。
初中体育 多元化评价 现状 策略
随着评价教学的不断普及,关于多元化评价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体育教学评价也属于教育评价中的组成部分,深化改革体育评价成为初中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认真分析研究多元化评价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评价形式,还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稳步发展,迎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一、初中体育评价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个体差异性,注重成绩评价
初中体育新课标改革之前,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主要从体育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平时成绩三方面进行界定,学生日常体育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学生的评优和毕业等。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的根据学生们的成绩测评成绩来进行等级划分。这种单一化的成绩评价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别学生尽管努力锻炼仍然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学习积极性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忽视学生个性、品德等综合体育素养方面的评价
体育学习的目标主要包含认知、技能、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以及身体发展等几个方面,尤其是新课标改革之后,针对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国内初中体育教学中仅仅注重体育技能、身体发展目标方面的评价,严重忽略了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价内容,比如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严重缺失。
(三)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日常体育成绩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评价作为主体,虽然在个别性的校园活动或者参赛活动中,也会有校方领导或者体育专业人士介入体育活动的评价过程,但是参与性较少。这种居高临下的教师主体评价模式,容易导致教师在体育评价中的武断行为。而且评价语言简单单一,仅仅停留在“好”、“不错”等描绘性的词汇上,缺乏知识结构层面的评价内容。同时体育课堂中缺乏生生之间的互评形式。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策略
(一)评价方法多元化,满足科学教学需求
定量评价一直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惯用评价方法,主要以学生的个体体育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本学校的体育模式、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定性评价的方法,寻找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完美结合点。
比如表1中所示,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体育课堂评价标准,在评价办法中划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其中定量评价仍然以传统的专项体能测评作为评价内容,在定性评价方法中,又细分为“运动技能测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四方面的内容。针对“运动技能测评”的方法中也融合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模式,具体负责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性和课本大纲要求两种标准进行。而且还通过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三种方法综合评定一名学生的体育课程表现。这种的体育课堂评价方法更完善、科学化,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评价中单一性、片面化的弊端,给予学生一个公正化、人性化、弹性化的测评结果。
表1 中学生体育测评表
(二)评价标准多元化,凸显学生个体差异
评价标准如同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可参考的一把戒尺,科学、精准、全面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发现、认可每一个学生的体育闪光点。
比如表2中所示,初中体育课堂评价已经不局限于体育测评成绩的内容,除了基础的新授教材和复习教材评价标准占据总分值的55%之外,在评价标准表中,还分别从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绪、师生关系、心理负荷等几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体育分值”决定一切的时代,除了成绩测评标准之外,更看重中学生在心理、意志、精神等方面的体育锻炼成效。
表2 初中体育课堂评价标准表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基于新课改之后体育评价标准多元化的现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评价标准下的表现,教师可以丰富和充实评价内容,利用人性化的评价内容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课上经常会有很多学生调皮好动,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改变评价的内容,比如可以说“性格活跃很好,希望你可以将这份热情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这种中肯的评价内容不但提醒了该学生过于好动会影响他人,同时也从侧面鼓励了这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再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在体育锻炼项目上非常努力,但是每次成绩都不理想,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可以评价“你的动作非常标准,如果速度上能再快一点,就更好了!”这种评价内容选择肯定部分的激励方式鼓舞这名学生再接再厉。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体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指的是参与到具体的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对被评价者给出评价内容的团体或者个人。结合新课标中多元化评价模式,当下初中体育课堂评价中可以从师生评价、自我评价以及生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角度展开,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比如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课程的教学成效,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因为从学生的视界和角度出发,可以更贴近被评价学生的心理世界,能从学生的体育认知中发现被评价学生的不足和优势所在。同时学生之间的评价往往较为中肯,不会出现过于偏激或者打击性的评价语言,而且带有鼓励性的评价结尾还能给被评价者带来学习的勇气。再比如在一些课堂竞赛类体育测评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小组互评,因为涉及到小组集体荣誉,这种鞭策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三、结语
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可以形成有效的体育课堂激励体制,能充分调动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度,提高体育学习的成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体育教师,需要彻底改变陈旧的单一化评价模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融会贯通在一起,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途径,引导学生、家长、专家等各方人士从体育锻炼成绩、学习态度、体育精神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培养出多元化的体育人才。
[1]洪姣龙.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模式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4).
[2]崔伍.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3]刘亚萍,罗平.体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06).
[4]潘家礼,史海燕.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7).
杭州市西溪中学)
吴虹霏(1990-),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西溪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