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显性负功能”及解决路径分析
2017-11-24姜明君
姜明君
教育的“显性负功能”及解决路径分析
姜明君
教育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系统的存在和循环。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教育能够对人的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意义。但是,大多情况下,教育功能的理想状态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的现实状态。本文从两个维度入手,对教育的“显性负功能”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路径。
教育 显性负功能 路径
一、教育的“显性负功能”成为研究挑战
谈到教育的社会功能,我们都希望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这些是仅从一个理想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实际情况下,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对于教育的实际功能的探究必须全面,这就要涉及两个基本维度:
一个维度是“功能状态”,即教育所产生功能的现实状态与其理想状态是否一致,若一致,是“正功能”;若不一致,是“负功能”。另一个维度是“功能预料”,即教育者是否预料到教育的实际功能。若一致,称之为“显功能”;反之,则是“隐功能”。将“功能状态”维度与“功能预料”维度进行组合,教育的实际功能则被分成显性正功能、隐形正功能、隐形负功能、显性负功能四种。
在“显性正功能”中,教育产生了教育者预料之中正功能。在日常学校教学管理中,不论是对于一线的教师还是管理岗来说,这种“显性正功能”是最希望出现的。
在“隐性正功能”中,教育产生了教育者预料之外的正功能。不能否定的是, “隐性正功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经常成为“显性正功能”的一种附产品,因为当教育产生“显性正功能”时,会伴随一些“隐性正功能”。
在“隐性负功能”中,教育产生了教育者预料之外的负功能。“隐性负功能”的危害之处在于,它存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并在教育者的预料之外对 “显性正功能”产生消极影响。
在“显性负功能”中,教育产生了教育者预料之中的负功能。换言之,教育者已经预料到起负功能,但出于各种原因,教育者仍然进行此教育,教育最终便正如所料产生了负功能。
实际上,强调教育存在负功能,尤其是强调教育存在“显性负功能”,旨在告诉教育者要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像所希冀的那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
二、教育的“显性负功能”的解决路径
(一)端正教育者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中起指导性作用的意识与观念。错误的教育思想会对教育者的实践活动产生误导。正是因为错误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者才产生与应尽责任相违背的行为,导致教育的负功能。因此,对于教育单位与教育者而言,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认识到教育负功能的存在,并采取及时的纠偏措施。同时,还要为教育负功能的发生做好思想预防工作。
(二)改革教育体制
不可否认,任何教育体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很多阻碍教育功能的理想状态向实际状态转化之处,甚至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除了对教育进行整体规划,还要实现学校与社会需要的无缝接轨;另外,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充分调动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推动教育民主化。
(三)优化教育实践环境
教育功能最终落脚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上。当然,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实践环境从而控制消除负功能。这就需要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为被教育者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外在大环境,在促进教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解决“显性负功能”。
(四)积极弥补教育负功能
为实现控制消除教育负功能的目的,需要弥补教育功能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这就需要采取诸如“教育会诊”等活动,及时弥补有产生负功能倾向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可对教育负功能进行预测并采取超前的预防补救措施,将负向倾向扼杀在“摇篮中”。
(五)加大对教育负功能的研究投入
在今后关于教育负功能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增强国内教育负功能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及研究队伍建设,加大国内对于教育负功能研究的投入,尤其是进一步重视关于教育显性负功能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国内实际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关于教育负功能研究的经验。除此之外,对于教育负功能的研究最终还是要在解决教育活动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落实到教育实践上来,并通过实践的经验教训来检验、修正、完善教育功能的实际状态,形成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于教育负功能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1]吴康宁.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审视[J].教育研究,2016(8):4~12.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4~70.
[3]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4]郝文武.教育负功能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15~17.
[5]蒋凯.试论教育的负功能[J].江西教育科研,1994(1):9~11.
[6]王娟,李运庆.我国教育负功能研究十五年[J].南通大学学报,2007(1):17~20.
[7]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8]吴康宁.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J].教育研究,199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姜明君(1992-),女,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